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迁徙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源索流——廖姓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廖崇希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廖氏 源流考证 迁徙 宗派 堂号

    廖文禄衞经历认为太原郡,八男廖文明为通政司,九男廖文峯为提刑郞认为淸河郡,产业赀物立之于碑,江西云都、石城、宁都俱有大石牌坊为纪。廖文兴(二世祖)官参政大夫,因宋元之乱迁徙闽汀等处,故葬祭未详。廖实藩(三世祖)廖文兴之子,自汀州移居延平府顺昌县合阳市,后复迁上杭,此为闽粤所称始祖也。廖昌字衍及(四世祖),廖实藩之长子,其孙廖化为骠骑将军,廖化之孙廖初仕魏为参军,子廖障迁金陵,为南京始祖,晋咸宁以武功封左衙晋国大将军,其孙廖从宪,迁居浙江处州府松阳县顺义鄕

  • 文章客家祖先何時始自中原南遷?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4期  作者:涂澄淸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客家祖先 迁徙 历史考证

    壹 引言顷接康君自日本来信说:「我们的敎授中嶋岭雄[1]最近发表谈话:『以长远的眼光看,马克斯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都不行,终究在中国人的社会中,综合汉民族的通性而仅存的思想也只有孙文先生的三民主义了。[2],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之乱,也就是客家人的革命。所谓客家人,原来是居住于中原的一个种族,南下到华南,并慢慢扩大其势力,原本是具有特殊语言及文化的优良民族。洪秀全、孙文,还有今日的邓小平,台湾的李登辉先生生,甚至新加坡的李光耀总理,都有客家的血统

  • 文章清代广东沿海大迁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方印朝 出版时间:1979-06-30
    关键字: 迁徙经过 迁徙原因 后世影响 遗迹 广东沿海居民

    民贫者,行乞街市露宿衢道,往往饿死。门有死者,则署县经历李肇丰。(按:代行知县职务之经历吏)藉究死因,连逮保甲邻佑,贻累多人,合城人卧不安枕。俟六月,知县龙之纯抵任,即具详界外海田,俟收稻毕方迁徙,民始得苏」(见新会县志。)「顺治十八年五月,平南敬亲王,奉旨同总督李栖凤,自番禺至新会、新安(按:即现宝安)以及惠潮抵分水岭还辕。」(见尙可喜事实册)迁徙之事,要出动到亲王和总督,可见事态之严重。道光广东通志边防云:「我朝定鼎,差内阁大臣苏纳海、鼇拜,议定沿海建

  • 文章南雄珠璣巷掌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卓其昌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珠玑巷 历史掌故 民族迁徙

    新种梅花岭路香,古松夹道午阴凉。旧车小歇珠玑巷,六百年前认故鄕。番禺谢照山孝廉句粤省广州府辖各属世家大族,多谓其祖先系在南宋时由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是以很多人都认为珠玑巷是他们的故鄕,上录番禺谢孝廉诗句即为明证。对此种有关我国民族迁移历史之传说,兴宁罗香林敎授曾于民廿一年间亲赴各该处考访,撰有「珠玑巷移民事迹」一文;惜余生也晚,罗敎授之大作迄未拜读。迨抗战期间避地曲江,始就近至南雄转珠玑巷一逛,藉悉传说始末。当时该处父老所述故事殊堪玩味;事隔卅载,印象

  • 文章客家入墾臺灣南部地區考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9期  作者:連文希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客家人迁徙 台湾南部 开拓垦殖 历史考证

    壹、前言關於臺灣地區的開發史事,可追溯到明季天啓、崇禎年間(西元一六二四年至一六四四年)的顏思齊、鄭芝龍以及荷蘭人、西班牙人對於臺灣南北部的墾殖和經營;但觀其拓墾的地域,僅限於今臺南市和臺北縣的淡水曁基隆市附近一帶,範圍甚爲狹小。到明永曆年間(十五年至三十七年,西元一六六一年至一六八三年)的明鄭時代,鄭氏曾大事實施兵屯制度,奬勵軍民墾荒耕種;其所開墾的區域,雖較前爲大,但因限於人力(據近世人口專家的硏究估計,當時全臺漢人人口約爲十二萬人),仍然集中於今臺...

  • 文章廣東五華客家源流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江達材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客家源流 分布地区 迁徙过程

    五华居民绝大部分为"客家人","客"即与"主"相对而言。"客家"先民,世居中原湖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一带,是古代汉族的一支。上代多为仕宦之家,书香门第。后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逐渐南徙,定居南方各省,因多住山区,与外界极少往来,保留了较多的古代汉族风俗和语言,因而自成一"家"。今全国汉族八大方言之一操"客家方言"的民系称为"客家人"。"客家人"的先民由中原一带向南迁徙,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次是西晋末东晋初"永嘉之乱",他们因避乱而南迁,多数系弃官携眷南逃

  • 文章客家的泥土 灑在全世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黃淑玲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客家人 恳亲大会 客家乡情 历史迁徙

    第十三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十一月九日在新加坡揭幕時,南洋客屬總會會長曾良材領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屬代表,走到一張放在地板上的世界地圖旁邊,打開手中的玻璃罐。這些從客家鄉親們居住地帶來的黃色沙土,灑落在地圖上,象徵天下客家人鄉情的集合。一千四百多位來自二十多國的客屬代表參加了這場開幕式。這次懇親會有一系列的活動,主題為「客家人:從過客到公民」的展覽,在新加坡的國家博物館一直要展覽到明年三月九日,展場有五百多件客家珍貴文物。星國新聞及藝術部長兼衛生部部長楊榮文說...

  • 文章不忘本的客家人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5期  作者:林中靑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客家人 迁徙 海外华人 崇正总会 客语

    客家人」实在就是从中原辗转迁徙的一支逃难人家。所谓「客」,就是客户,到了新遵的地方,便成为「客居之人」。他们由中原的「主人」沦为他鄕的「客族」,其中眞有说不尽的辛酸,也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所谓「时时作客时时客,处处无家处处家」。客家人在国家的动乱中,时常集体逃亡,不断流徙,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拓荒精神,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中原礼俗(如天足),而且在我们的语音里面,保存著许多中原古音。其实,汉民族由中原向南迁移,到达闽、赣、湖、广的,早已于当地早期

  • 文章客家人在宋末已來到柔佛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李木生 李木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民族迁徙 柔佛州 宋代文化

    拜讀令金客於十月十二日在中國報「家在柔佛」所寫「不要與歷史開玩笑」一文,我有話說,我認為鄞江同僑義總墳;為何用遂改名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宋朝的「鄞江」而不用「汀江」;在檳城有廣東汀江會館已有兩百多年歷史也採用「汀江」,為何不用「鄞江」?尚此總墳的客家人和宋朝完全無關;他們是隨明朝鄭和下西洋才到來;當時「鄞江」改為「汀江」也有三百六十多年了;也許那些人還記得宋代的江名;但已過了一個朝代元朝有何意義?紀念乎?反明復宋嗎?是不可能破解在令金「鄞江」總墳之謎的。然...

  • 文章淸初廣東五縣遷海始末略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 康熙年间 广东五县 迁徙内地 沿海居民

    淸康熙年间,广东番禺、顺德、新会、东筦、香山五县沿海的居民曾奉严令迁徙内地不能稍踰跬步,违令者死。于是五县滨海人家流离失所,委居捐产酿成莫大损失。其中有一宅而半毁的一户而中断的,注以深沟,使分内外。不能稍有违逾。或有贫穷无依的人家,一时未能遵令迁徙而遭诛戮,盗贼因而蠭起,闾里秩序大乱可谓迄无宁日。但此种史实,在淸廷酷政下,不见记载,祗于稗史及省志邑乘中略有记录。香港文化协进会曾于民国卅年间展览广东文物,出版「广东文物」专刋,中有李应荣先生撰有「广州五县迁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