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轿子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轎伕行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何宇白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轿子 四川 滑竿 轿夫

    名词,但在秦汉之后,轿也,肩舆也,甚至轿子也,便见诸典籍,层出不穷。从汉武帝时的会稽太守严助坐起轿子上山过岭之外,东晋时的豪门望族,谢万、王献之等均有坐肩舆的「记录」;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那会儿,逼着「周恭帝乘轿子出居天淸寺」;大文豪苏东坡亦曾有「肩舆任所适,遇胜輙留连」的坐轿雅兴。降至元明淸,轿子便分为官轿与普通小轿,前者气派堂皇,有八人抬的、四人抬的等分别,全凭官阶定大小。就是装璜、颜色,以及距离地面的高低,也有显明的规定。照例,官越大抬的人

  • 文章舊時餘杭對外的交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6期  作者:陳爕堂 出版时间:1989-06-10
    关键字: 余杭 交通 余武路 轿子 驴子 汽车

    我是余杭人,而且住在鄕下,到县城有五里路,要进城就得走路,行程约得一个小时,记得从县城的西门有一条公路,可以直通武康,名叫余武路,但是到我们的鸟窠湾车子是不停的,所以祗好走路,谈到余杭县境的交通,倒有:轿子 是一种四方型,前面有帘子,其余三面围着黑色木框,不过左右二边及后面,倒是有一个窗户,人坐在里面,可以四面张望。这种轿子,设有轿行,要轿子必须要到轿行去叫。父亲到鄕下去,总是坐着轿子去的,有时我们也搭着坐,因为是小孩吗,轿夫倒是不计较的,从城里到我们鄕

  • 文章(漫譚故人)韜盧主人外傳(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4期  作者:施惠舊作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韬庐主人 城隍会 轿子 豪绅

    坐着四个人抬的轿子,披着红绸子,揷了金花,鸣锣击鼓地游街,轿子后面两个人抬一支大茅竹,竹杆上蟠了一挂其长足以从城门口放到韬庐的鞭炮,一路劈劈拍拍地通过。那时候我觉得这一套比年年看的「城隍会」还精采得多。「党军」带给人门安居乐业,韬庐主人经过了这一遭,嘴巴上经常挂着「受命于天!」的豪语,就我记忆所及,有一段时期,鞱庐的景况是非常兴盛热閙的。然而「党军」并没有赐给他太久的好景,这是他后来以咒骂「党军」为谈该资料的原因。北伐的「党军」带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 文章宁波的轿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4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宁波 轿子 官轿 菩萨轿 概述

    我国自汉朝以来,早有轿子,用肩抬行,本刻肩舆,具有二千多年历史,宁波形形色色各种轿,更比别处为多。官轿——为民国前封建时代所有,大小官员自备的轿子,一般雇用轿伕,按阶级分为前后两名,以及前两后一,通常县令等官,仅有前后各一;大官所用轿身,围罩上多下少红绿呢,又名绿呢大轿;所谓「八抬轿」,淸朝王爷,才有资格可坐,轿伕所抬为前四后四的工字杠,仅用单手搭杠,急步快行。民国以来,本系历史陈迹,久已不见,但在十五年一月间,北洋系的浙江督军卢香亭,在北伐军节节胜利时

  • 文章当年坐轿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河南风俗 抬轿子 趣事回忆

    三月裡臺視播映豫劇「香囊記」,這是名伶王海玲,不久前在美國上演的傑作,劇中有抬橋子一齣,甚爲出色。看過螢幕上徒手精彩動作後,引起我一段往事,在此詳述一番:民國廿一年冬季,我父因伯父私售鴉片,連累受辱,父一病不起,遺下寡母孤兒。次年夏,我讀國校一年級時,叔父任校長,大概看我不差,就把他同學馬校長的女兒,介紹給我訂婚。有天放學回家,母親說:「明天給你訂婚了,去到院子,在那二人抬的食盒内,於斗米(我家吃黃黍,這是白米),斗麵上,各挖一杓。」至今我還不知那是何意...

  • 文章(——寫我故鄉之十一)——轎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5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6-06-01
    关键字: 轿班 抬轿子 轿夫 交通工具 宁波话

    神妙的宁波闲话老来尙未返鄕而仍怀鄕,然而对故土底记忆与体会随着年龄,却愈来愈淡薄了!唯一挂在身上的祇剩宁波话而已,有时想从鄕音中,抓些「话柄」,转而为文,不亦苦中作乐吗?诺!「轿班」就是其中一例。轿班就是轿夫,大江南北很少有地方将轿夫称为轿班的,可是这就是鄕先贤们在口头禅中显出「学问」来了,因为任何交通工具的操作均可「独夫」为之,唯有抬轿子起码得两人以上,否则如何抬得?而「班」字就画龙点睛地运用得出神入化了。最原始的交通工具轿子可说是除了步行以外最原始

  • 文章故鄉的交通(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期  作者:槐靑  出版时间:1972-03-15
    关键字: 交通 轿子 藤轿 红灯花轿 故乡

    4、轿:轿子是一种最早的城市交通工具,制作器材,除一块座板是木质外,其他架、杠等等都是竹子,四周围以黑布,轿顶亦以黑色油布制成,故又称黑布小轿。城中的轿行都以坊厢(民初城中的街坊仍沿淸制,以坊厢划分如中右、东左、西右等)为据点,各坊厢有各坊厢的轿行。要雇轿出门,就得跑去附近行中叫。轿夫一般地是两个人,如遇长途、急行、或大胖子,亦有「三档头」的,就是三个人一路轮替抬行,抬轿人的步伐,亦需相当训练,前后两人在步调上必须一致,否则不能平稳前进,在平静的街道上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