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趣事共返回7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過午不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陈寔 陈纪 逸闻趣事

    後漢陳寔,字仲弓,潁川許(今河南省許昌縣)人,因曾作太丘長,世稱陳太丘。生於和帝永元十六年,逝於靈帝中平四年(西元一〇四年至一八七年),享壽八十四歲。寔嘗和一位朋友約定在某日正午同去一地,屆時已過正午,友人失信沒來,因另有他約,就先走了。走後多時,朋友才到。當時寔子元方,年才七歲,正在門前玩耍。友問:「令尊在不?」答:「等了很久,您還不來,因有他約,已先走了。」友發怒說:「眞不是人哪!和人有約,不等先去。」元方說:「先生和家嚴的約會是正午,屆時不至,是爲...

  • 文章新新世說(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白羽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民间奇谈 乡间趣事 苏轼

    拾肆 東坡年譜謂其「過海州,歎高麗館壯麗,作一絕」。按該詩詩題爲:「元豐七年有詔京東淮南築高麗亭館,密海二州騷然,有逃亡者。明年軾過之,歎其壯麗,留一絕云」。所謂「高麗館」,乃專為接待高麗貢使賓館;想以彼時高麗使者赴宋京,多取道海州等地之故。該館址應在海州附近,蘇詩首句,卽稱「簷楹飛舞垣牆外」,可知當日規模。但其遺址,今日已不可考矣。拾伍 陸放翁謂「海州猫爲天下第一」,有詩句云:「朐山在何許,此族最知名」。猫之能,應爲善於捉鼠;不知時至今日,海州之猫,尙能...

  • 文章南昌城鄕聞見瑣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羅時實 出版时间:1969-04-02
    关键字: 南昌 往事回忆 轶闻趣事

    名捕與强盜臬台上述諸人皆余所素識,在台鄕長也多能言之。茲再述舊日聞諸圜橋師(熊家璧南昌名孝廉)有關新建名捕王某故事,也足資談助。王任新建捕快有年,胆大心細,爲歷任知縣所依重。某年江南協餉在吳城近處被刼,解款官兵且有死傷,大吏震怒,追緝逾年尙無踪影。照例南新兩縣捕快應受羈押,新建知縣應摘去頂帶。王某稟吿上司,不惜受刑入獄,但無補於事,干願以家眷交官爲質,出省察訪,獲有線索再行稟吿,又數月卒從關外得到確息,呈准層峯,派一都司率王捕攜回公文,出關洽捕。抵埠遞送...

  • 文章河南人物趣事漫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文榮子 出版时间:1977-04-25
    关键字: 河南 人物 趣事 徐炳昶

    一、徐炳昶不刷牙有道理徐炳昶字旭生,唐河人,法國留學,爲中國之名史學家,對上古史及史前史有獨到硏究,歷任敎授,系主任,院長、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及國民參政員等職。身材魁梧,方面大耳,額廣顴高,口潤眼大,相貌奇嶷。在重慶中央訓練團黨政高級班,講『中國民族發展史』,常提及「北京人」,所以學員於課後暗中以『北京人』稱之。民國三十四年春,在重慶參加國民參政會會議,與參政員張金鑑住於同一招待所,且同房間。次晨,二人同在一盥漱室洗臉,徐未刷牙,對張曰:『我忘記帶牙刷...

  • 文章返乡趣事—我的红色茄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期  作者:小丁  出版时间:1991-08-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红色茄克 回乡趣事

    三月廿六日我隨同七位鄕長搭機赴大陸,返鄕探親、掃墓、訪友並隨興至各地作懷舊之遊。三月的天氣,我們在臺北市出發時是攝氏廿二度,大多數人只穿一件襯衣,飛機抵達上海已是下午八點多鐘,上海的氣温只有攝氏六度,頓時覺得寒冷起來,我穿上羊毛背心,西裝上衣,還覺得冷,幸好我帶了一件紅色的羽絨茄克,正好禦寒。前兩次返鄕,因行程匆促,我僅去了北京、杭州、蘇州、南京等地,這次返鄕因時間充裕準備去黃山一遊,觀賞嚮往已久的黃山風光。行前聽說黃山是華東第一高峯,常年雲霧繚繞,山上...

  • 文章童年的回憶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7期  作者:程雪峰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儿时回忆 童年趣事 养羊与小牛的趣事 失去小牛的感伤

    程雪峰 鄢陵縣高中三(4)珍貴的童年離我而去,過去的一切,只能成爲一種美好的記憶,留在我的心中。失去的東西才知道它的珍貴,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便憶起了那逝去的如夢如烟的歲月。每當夜闌人靜,獨坐窗前,或夜半時分突然驚醒,隔窗而望,明月中天,清光如水,月影闌珊,這時,我的懷舊之情便洶湧咆哮,一股潮水在我心胸湧起,一起湧到眼中,透過朦朧的淚眼,透過朦朧的月光,我看到了北國,看到了天山脚下那片生育我的故土。在過去日子裡發生的事情,如一幅幅特寫鏡頭,重映于腦海中。...

  • 文章川陜道上瑣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鄭子敏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逸闻趣事 川陕道 风土人情

    今年春節,與同縣(留壩)同鄕團聚,朱君作得一手好菜,炒洋芋絲、粉蒸肉、臘肉炒豆豉,醋溜白菜。早點是雞蛋糟,這些貨眞價實的家鄕味,都是我最喜歡吃的,記得民國三十六年,我要離開家鄕時,白髮蒼蒼的外祖母,就爲我作了那幾道菜,她一面夾菜給我,一面說:『孩子,多吃點,出了門就不容易吃到家鄕味了。』這已是三十多年以前的事了。如今又吃到這幾樣家鄕味,家鄕的情景,白髮慈顏的外祖母,依稀仍在眼前。同鄕們都比我長幾歲,他們的口音仍是道道地地的留壩土話,可是我都不會說了,甚至...

  • 文章于右任的「幽默」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于右任 幽默趣事 书法作品

    黨國元老于右任,從小練習毛筆字,始終不輟。其書法雄奇,中外馳名。到了晚年,成爲大書法家之後,仍將書齋命名爲「老學齋」,表示要「活到老,學到老」,此種學習精神,實在令人敬佩。由於于右任擅長書法,有一次,某名流請他吃飯,在酒足飯飽後,請他賜墨寶,他欣然答應,當場揮毫。可能因有點酒醉,竟寫了「不可隨處小便」六個字,主人看了啼笑皆非,但又礙於情面不便點破。次日,等于右任酒醒後,該名流拿那六個字給他看。他看了看,想了想,拿把剪刀把那六個字剪下來,重新排列爲「小處不...

  • 文章往事點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故乡习俗 查夜 洋烟 乡间趣事

    閒話洋煙現在通稱的紙煙—或是香煙,在我們老家—海屬幾縣,連同淮、揚、裡下河及淮河流域,叫著洋煙,大約是因爲洋人製造,加上洋字做識別的緣故。北方人叫煙捲,到是名副其實,江南人叫香煙,頗有文皺皺的派頭,我們這一輩的人,叫慣了洋煙,如果乍乍改口,還有些蹩蹩扭扭呢!江南人叫一支煙,北方人叫一棵,長江中游叫一條,我們叫一根,這也是各地方口語。起初財政機關征收這種税,叫做捲菸税,現在用的是什麽名稱,就不知道,祇是煙盒子有香煙兩個字,究竟捲菸,香煙那個是法定名詞?姑且...

  • 文章祭公王趣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黃基正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公王 趣事 历史故事 祭典仪式

    廣東多矮山,客家人住的地方山頂上多有山寨。山寨周圍掘有戰壕,內部是一片平地種植樹木,可供多人休息。在寨上和村子的水口都有公王神位,設在大樹大石之旁,這是客家地方特有的神祇。公王又稱三山國王,相傳原是古代守護地方的將軍,死後奉之為神,每年定期舉行祭典,由村中或山寨附近的居民大家湊份子出錢做基金,借給人家生息,每年輪流一人做頭收取利息,置辦牲儀祭品前往祭拜。祭拜完畢後就在附近砌爐灶烹調祭品,大家席地而坐聚餐。餐畢結算收支帳目,把剩餘的錢交給下年度做頭的人合併...

共70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