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越窑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情采风)越窑青瓷成追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1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青瓷 秘色瓷 宁波 工艺 传承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杯。——唐·陆龟蒙《秘色器》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唐·徐夤《贡余秘色茶盏》以上分别是晚唐诗人陆龟蒙、徐夤观赏秘色器后留下的优美诗篇,诗人以「千峰翠色」、「捩翠融青」、「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嫩荷涵露」、「竹叶初发」等词汇,形容越窑青瓷的晶莹与优美。两诗写的都是越窑青瓷中

  • 文章窰遗址上林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5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遗址 上林湖 青瓷 越国

    九秋风露窰开,夺得山峰翠色来。这是唐朝著名诗人陆龟豪在《秘色器》诗中对窰产品釉色之美的赞颂。窰靑瓷的主要产区,在宁波的慈谿、余姚、奉化、鄞县一带,至今已发现的「古窰遗址」有上百处之多,但最著名的要算慈谿的上林湖古窰遗址。古时候,宁波一带属国,地称地,窰称窰。上林湖一带有丰富的高龄土矿,早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了制陶手工业。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能制造原始的靑瓷。到了东汉晚期,已能烧制比较成熟的瓷器,是我国最早烧造靑瓷器

  • 文章昔日瓷都——明州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0期  作者:黄天元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宁波 瓷器 青瓷 瓷器之路

    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对外交流和贸易中和丝绸一样占有重要地位,在全世界享有盛誉。提起「瓷都」,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江西景德鎭。然而,眞正的瓷器故鄕却在宁波。宁波是我国最早陶瓷业的发源地,是中国靑瓷器的中心,故有「瓷都」之称。众所周知,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靑铜器文化,为古代族的物质文化遗存。所谓几何印纹陶是指在印纹硬陶器和一部份泥质陶器表面拍印形状各异的几何图案,学术界认为大量烧用几何印纹陶器和原始瓷器是古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标志。宁绍

  • 文章宁波将举办「越窑青瓷与玉成紫砂研讨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撰写论文、随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0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宁波 青瓷 玉成紫砂 研讨会 征稿

    ◆「浙甯玉成越窑是中国古代青瓷的杰出代表,其渊源可上溯到夏商周时期地原始青瓷的生产,唐代成为鼎盛时期。唐代州余姚今宁波慈溪上林湖一带,留有历代120多处越窑遗址,是古代最大的越窑基地。陆羽《茶经》赞美越窑青瓷类玉类冰,为天下第一;1987年法门寺出土上林湖一带越窑烧制的秘色瓷,风华绝代,举世震惊,印证了陆羽的论断。当代慈溪上陶艺研究所、慈溪市越窑青瓷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传承越窑青瓷工艺,并已取得显著成绩。◆慈溪上陶艺研究所研制的越窑茶盏

  • 文章施珍传承越窑青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1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青瓷 施珍 生平事迹 上林随想

    二〇一二年,笔者写了一篇《期盼越窑青瓷再创辉煌》,对曾经辉煌一时的越窑青瓷作了追忆,对唐代越窑青瓷主产区、今日慈溪上林湖周边为数不多的瓷业企业作了概述,认为无论企业数量与产品品质,都与古代不能同日而语。二〇一三年三月,笔者慕名寻访位于上林湖东侧白洋村的慈溪上陶艺研究所。研究所依山傍水,建筑古色古香,白墙黑瓦,映衬在青山绿水之分外醒目。所长施珍美丽清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宁波市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前几年笔者在上林湖看到一家规模较大

  • 文章上林湖青瓷遗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5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1997-12-10
    关键字: 上林湖 青瓷 史料 历史沿革

    九秋风露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约八八一年),以诗词赞美越窑青瓷,千古乐道,一直被后人所传颂。上林湖是著名的青瓷的主要产区,它位于浙东慈谿市浒山鎭东南约十五公里处,三北群山主峰—东栲栳山的北麓、上林湖水库东南边隅角,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环湖约二十余公里的边沿上,有古址一二〇余处,有些址场群,还分布在附近岙湖、杜湖和白洋湖一带,是一个以上林湖群,为中心的群落遗址区,方圆几十公里。因其地在古代时属

  • 文章《煙雨青瓷》劇情介紹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9期  出版时间:2011-08-10
    关键字: 青瓷 烟雨青瓷 剧情 瓷文化

    越窑青瓷以秘色瓷为盛,晚唐时为皇家贡品,昭示「臣庶不得用也」本剧是第一部以越窑青瓷为文化背景的原创大戏,从故事到人物、从样式到主题,都体现出创作者的匠心独运和别样追求。它力图通过几个虚构的人物和一个虚构的故事,追溯那段和青瓷有关的璀璨文明,挖掘出各色人物在面对诱惑时呈现出的不同人性考验,给擅长表现男欢女爱、儿女情长为传统的剧注入更多的人文内涵。剧本内容是说:京都女子柳含烟,其父因瓷招灾入狱。为救父,含烟孤身南下,千里跋涉,来到越窑湖畔,苦寻秘色瓷未果

  • 文章(乡情采风)李唐瓷人间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5期  作者:竺秉君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青瓷 母亲瓷 《荈赋》 诗赋 《咏鸡缸杯》

    越窑青瓷是中国古代青瓷的杰出代表,被称为「母亲瓷」,唐代州余姚今宁波慈溪上林湖一带,留有历代120多处越窑遗址,是古代最大的越窑基地。在越窑青瓷诗赋中,可以发现诸多宁波元素。本文以年代为序,梳理了晋代至清代的多位名家对越窑青瓷的诗赋赞美,供同好鉴赏。其中以盛唐最为丰富,最具代表性。杜育《荈赋》开先河最早将瓷写入诗赋的,是西晋文学家杜育。他在《荈赋》中写到:「器择陶拣,出自东瓯;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其中「器择陶

  • 文章亮點紛呈的寧波茶文化之最(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1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海上茶路 刘峻周 禅茶文化 秘色瓷 遗址

    海上禅·茶·乐」茶会。上林湖与玉成一九八七年,陕西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了十三件首次发现的奇特瓷器,其形状规整,造型精美,晶莹凝润。釉色有湖绿、青绿、青灰、青黄和淡黄,其中两件为银棱金银平脱鸟纹瓷碗。另有碗五件、盘四件、碟二件。据同时出土的地宫《物帐碑》记载:「真身到内后,相次赐到物一百二十件。……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格……。」经专家考证,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浙东越窑秘色瓷。这是迄今所见唯一能与实物相互印证的有关「秘色」瓷器

  • 文章寧波勝遊十二章(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8期  作者:毛翼虎 范學文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宁波 河姆渡古文化遗址 上林湖遗址 遗址发现 出土瓷器

    二、河姆文化溯远古 上林址记春秋朋友们!宁波的文化源远流长,当您们游览伊始,请先花上一天工夫,去考察河姆渡的古文化遗址和上林湖古窖窖址。这样,您们就会对宁波的悠久文化历史有所了解。从宁波市区向西,乘汽车行约二十公里,可达余姚市罗江鄕的河姆渡村。它的南面是连绵逶迤的四明山,西南是姚江,有一个渡头,在宋代时,这里称为黄婆渡,在渡头凉亭内,尙存有碑石。河姆渡遗址就在渡口一带。一九七三年六月,这个没没无闻的小渡口发生了一件破天荒的大新闻。当地农民在挖翻水站时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