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赤壁之战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河分鼎峙,氣象發江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1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4-11-10
    关键字: 三国 孙权 赤壁之战

    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见《三国志·孙权传》)不久他受曹操表擧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接着孙权南下制服今日浙、闽、皖、赣各地的山越部族,又西征黄祖,平定江夏(郡治在今湖北鄂城),统治范围终于向西达到长江中游。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孙权军联合刘备军,大破新进位为丞相的曹操军。(赤壁在今湖北武昌县西的赤矶山。)建安十六年,孙权将其政治中心从京口(今江苏鎭江)迁移到棱陵(即晋之秣陵,今之南京市)。次年,改棱陵名为建业

  • 文章張飛以寡敵衆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7期  作者:方剛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张飞 三国志 历史 赤壁之战

    提起張飛,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兩件事是長阪之役以二十騎擋住曹操百萬兵,和攻打巴郡,義釋巴郡太守嚴顏。張飛與劉備同鄕,都是涿郡人(河北涿縣),但兩人不同村,劉備故居樓桑村,位於涿縣縣城西南十五里,張飛的故居則在縣城東北數里,地方志還說,張飛出生的地方是在縣城西北一里多的姚莊,遺址尙存,人稱「張飛店」。三國誌說,張飛與關公年輕時卽追隨劉備,關公比張飛多了好幾歲,由此推算,當建安廿四年關公遇害時年六十歲,張飛可能是五十五歲左右。建安十三年七月(西元二零八年),曹操...

  • 文章諸葛亮的第一次外交任務——柴桑會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徐富昌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诸葛亮 历史外交 赤壁之战 柴桑会谈

    赤壁之战的序幕就此展开了。

  • 文章(參、綿江詩苑)沁園春·赤壁賦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衍珊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曹军 周郎 东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苏东坡

    浩浩江漢,舳艫千里,漫天旗鼓。看疊壘清笳,南北豪傑,鷹擊長空,連江箭弩。東風乍起,烈燄騰空,傾俄間,灰飛檣櫓。曹軍百萬,狼奔豕突儘成俘虜。天慳周郎東風,端的是,天下無荆楚。訴説興亡,銅雀台荒,白帝城中魏中柳。世事俘沉,嘉魚赤壁,衰草斜陽,幾番風雨。漢水碧,江流長鳴咽,星落江渚。話說東漢傳至漢靈帝因內政不修,軍閥割據,民不聊生,西涼剌史董卓,擁兵自重,目無君上,廢靈帝立陳留王劉協爲獻帝,殺宦官屠何太后,曹操舉義師聯合地方最大軍閥袁紹共同討伐董卓,於「洛陽一...

  • 文章試論劉基傳奇的創作難點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4期  作者:留葆祺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刘基 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 管仲 赤壁之战

    国大权。所以,史书无法为这种同床异梦的君臣关系涂脂抹粉,文学艺术更不能凭想像虚构去抬高刘基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权力,因而,无法塑造足以与管、葛争辉的艺术形象。四、与演义家笔墨有关 《三国演义》最精彩的部份是大段《赤壁之战》的描写,出神人化的诸葛亮形象,也是通过这一战役中的精彩表现确立起来的。我们不妨作这样的设想,如果把这场战略决战抽掉,那么《三国演义》还有多少看头和价值,而诸葛亮的光彩也将大大消褪,甚至可以说黯然失色。那么,罗贯中为什么把《赤壁之战》的故事和人物写得这般

  • 文章周瑜新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11期  作者:玉麟 出版时间:1998-11-10
    关键字: 周瑜 《三国演义》 《三国志》 赤壁之战 诠释

    为东吴三军统帅,更得吴主孙权之全力支持。使得他的志业如日中天,轻裘重甲,虎帐论兵。赤壁之战,他是东吴百万生灵祸福之所系,全军上下的灵魂。当时诸葛亮只不过是刘备派过江来促使吴国同意冒险与强曹作战,便求取在二大之夹缝中能有一生存空间的「说客」而已。在当时而言,地、位上不能论比;角色的重要上,更难作衡量了。尽管在往后的岁月中,诸葛亮曾以其事功,做到蜀汉的丞相,执掌帅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在身后之声望,亦远胜于公瑾多多。一千七百八十八年之前,(公元二〇八年

  • 文章武漢形勝面面觀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刁抱石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古今武汉 亡国纪念会 孙章论武汉 赤壁之战 武昌黄鹤楼 中心必争

    此。周瑜、刘备大破曹操军于此。乙、在黄冈城外,名赤鼻矶,苏东坡游之,有前后赤壁赋。文特借此以抒其慨。丙、在今武昌县东南七十里,又名赤矶,亦名赤圻。吴师道「赤壁图」,与前诗题同体异,诗云:「沈沙折怒涛秋,残垒苍苍战斗收。风火千年消伯(伯与覇同)气,江山一幅挂淸愁。丈夫不学曹孟德,生子当如孙仲谋。机会难逢形胜在,狂歌吊古漫悠悠。」评者曰:「是何意态雄且杰!」有武汉形胜在,诗乃雄且杰矣。下面,从文这方面来看武汉。「赤壁之战」一文,是资治通鉴精华,即举此文。举证前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