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财主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末文财主吴少陵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62期  作者:李仁娟 出版时间:2014-02-28
    关键字: 清朝 “文财主 吴少陵 当铺 钱庄

    清晚期,定海城乡出了两个文、武财主,文的为城中开「阜泰」当店的吴少陵。当店以拨打算盘赚钱,靠的是文化和智慧,所以邑民称吴少陵是「文财主」。盐仓小耳朵靠力气种田发家成为大地主,人们称他为「武财主」。阜泰当店亦称老当店,创始人为吴少陵的父亲石香公。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石香公常去慈溪老家,路过宁波时,就顺便捎带来过了当期的廉价衣物,在南珍桥下设摊出售,颇受欢迎,多次贩卖后,盈利丰厚。约于鸦片战争后,石香公自开当店,起名「阜源」。阜源由小而大,有了相当资本积累后

  • 文章湖州的社會風俗雜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7期  作者:沈繩一 出版时间:1974-07-30
    关键字: 湖州 风俗 杂记 财主

    像翰仪这样有钱人,对读书人的濡沬,求之现在是很少见,难得。民廿四年,锦藻病逝,年七十有三。翰仪在抗战前后,仍居上海,田园地产则逐渐卖光,大陆沦陷后,善书被抢,吴兴的嘉业藏书楼早圯,已成田园一片,遗址无寻。悲夫!吴兴藏书楼,有名于海内者,尙有归安陆氏之皕宋楼,惜早把大部份书卖给日本岩奇氏的静嘉堂文库。·湖州的财主·吴兴财主,在明史一百十三卷马皇后传:「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马皇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

  • 文章爲富不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凌玉峰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尊师重道 财主 寻找教师 穷秀才 笑话

    现在社会上,到处谈论尊师重敎的好处。不禁使我想起小时候,听过一则有趣的故事,现概述如下:从前,有个爱财如命的财主,不识多字,怕受人欺。于是决心请位敎师,让子女读书,也好巴个一官半职,好支门立户。又一想,请敎师要花钱,还要供吃、供喝,眞有点舍不得。心想,我一定要找个不讲究吃喝、不要钱的老师。因此,就到处托亲拜友,找啊,找啊,一年一年过去了,就是找不到。眼看儿女快成人了,眞是心急如焚。消息传开后,一天,忽然有个穷秀才登门拜访。他主动问财主:「听说府上想聘敎师

  • 文章(追怀乡贤)鄂尔多斯首富财主杭二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5期  作者:劉懋功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鄂尔多斯 成吉思汗祭典大会 首富财主

    曾经占地半个杭锦旗,鄂尔多斯的最大财主杭二(候黄)是神木人,年轻时离开神木老家来到鄂尔多斯的杭锦旗给王爷家当小工,打柴、喂猪、喂马、进而给长工们做饭。由于他勤快、灵敏,又有礼貌,深得主人的赏识。之后淸末,民初杭锦旗放垦,他就一跃成为杭锦旗王爷的放垦代理人(二地主)向从陕北移来杭锦旗的汉人放租土地。他放地的收租是秋天糜子收割后在地里以糜佪子(捆子)总数的三七分成,即十个糜捆子他分三个,七个留给土地承租者。由于初放垦地、土地肥沃,加之风调雨顺,每年秋季他家

  • 文章猴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王志堅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猴嘴山 神话故事 凿磨人 财主

    花果山西北角有个猴嘴鎭,猴嘴鎭附近有座猴嘴山,猴嘴山的山头上有块裂开的大石头,石头模样活像一只坐着的猴子。这石猴张著嘴巴,有头有身,就是没有手。他的手哪里去了呢?很久以前,猴嘴山下有座石花县城,城里住着不少财主,他们都是些刻薄的人。有一天,城里来了个凿磨的人,被一家姓张的财主喊进屋去。财主指著磨坊里的一盘大石磨说:「你能在三天以内凿好它,我照算工钱,要是过了天数,那我就分文不付,怎样?」凿磨人讲:「行。」凿磨人坐在磨盘上,一手掌錾,一手挥锤,一刻也不停

  • 文章从俗语「财主无三代」谈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蔣振農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财主无三代 清官不到头 学者观点

    我们家鄕有两句俗话:「财主无三代淸官不到头」,颇富哲理。先谈第二句「淸官不到头」,既称淸廉之官,多不重金钱,不贪赃,不求田问舍,除薄俸维持简单生活外,也必疏于交际,缺乏人缘。这种官儿最易开罪同僚,诬谤交加,被排挤以挫以去,当然不会一帆风顺而久安于位。或则迫于形势,先廉后贪,由淸转浊致不能淸官到底。次谈第一句「财主无三代」,类多好逸恶劳,藉父祖之余荫,骄奢不法,嫖赌逍遥,抽鸦片吸老海,不理家务,不务正业,好吃懒做而不事生产,上代所遗留的血汗钱或造孽钱再多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忆旧(十二)纪芙蓉圩种田大财主朱黄梅故事一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期  作者:柱中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芳茂山 芙蓉圩 朱黄梅 财主 婚事

    朝朝黄小麦,夜夜碧波靑』此本鄕中一句比喩快速之谚语,但此一谚语之出处,却为明朝中叶我芙蓉圩朱家荡土财主朱黄梅时所发生,按朱家荡在徐白荡之西岸,人口约八百余人,有九条村巷,整齐划一,颇为壮观,全村自南至北几及一华里,村民多朱姓,均朱黄梅后人,村中心之大墙门及钟楼,据说即是当年朱黄梅所居之老宅,共有儿子九人,分居九巷,朱家荡四周之农田二千余亩,均属朱氏所有,由于朱黄梅财多势大,故其交往者,亦皆殷商巨贾,官吏闻人,俨然以庄主自居,家中拥有护院敎师、家庭敎师

  • 文章寧波民間故事(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4期  作者:鄔艮生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宁波俗语 物力维艰 财主杨苗 富甲一方 糟蹋粮食 下场凄凉

    六、大财主杨苗的败落家鄕有句俗话:「严嵩势道也要倒;杨苗家私也要败」。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当权得势的时候。权大势大,为所欲为。看风驶舵会拍马屁的人很多。你想吃什么?就有人替你从远处运来。你想玩什么?就有人替你安排或弄来给你。即使你没有想要什么?锦上添花的人多,低声下气地侍候你。替你出点子,逗你高兴讨你欢喜。他们为的是什么?对你这样好。你有想过吗。他们当然有企图与目的。他们利用你的权势,不择手段去达到他们的希望,满足他们的欲望。被害人定会将那笔帐

  • 文章海州景唱詞(搜集整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姜威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护城河 城垛子 财主 白虎山 沙板桥 石棚山 家乡小调 歌词

    锣鼓一敲便开口,表表当年古海州。海州城墙高又厚,护城河里能行舟;城垜子三千三百六十三个半,六个城门雄赳赳。城里沈郭殷杨谢,五家财主把威抖,瓦屋楼台千百座,大门皆对南山头。南山头传说有只仙人船,仙人驾船云中游;山下倒有八大景,景景皆把行人留。白虎山根圆林寺,苍松翠柏钻云头;庙门口两棵白棵树,孙膑老祖拴过牛。东门外有座孔望山,孔子观海有来由;孔望山上石刻多,样样石刻记春秋。西门外有座沙板桥,沙板桥直通洪门口;洪门果园好茂盛,担担鲜果酿美酒。南门外有口双龙井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