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豫北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豫北俚语(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憲章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豫北 俚语 方言

    中原文献」就是河南人的家谱,「河南省地图」,就是河南人的财产,「故鄕俚语」,就是河南人的祖先所遗传下来的文化根,河南人走遍天下,最后落叶归根,仍是满嘴河南话,这种故鄕俚语的优点,就是河南人不忘本的铜墙铁壁,谁也更改不了。复因河南省幅员广大,受了山川的阻隔,所以又形成了各鎭市不同的方言俚语,所谓「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笔者仅将豫北俚语,提供一点资料,今后盼望同鄕们能将各县市的方言俚语刋登于「中原文献」之上,这种方言俚语的交流是很重的。○摔劳盆——父母

  • 文章豫北儿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5期  作者:楊一峯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豫北 儿歌 寓意

    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俺在老娘(註一)家過一冬。老娘看見怪喜歡。舅母看見瞅(註二)兩眼。舅母舅母你別瞅,豌豆開花俺就走。山上有石頭,河裏有泥鰍,娘底兄弟俺底舅!註一:世俗稱外祖母爲「老娘。註二:「睦」義爲「看」,俗以不高興的「看」爲「睦」按未三句寓意絕佳,乃是說山上自然有石頭,河裹自然有泥鰍,以喩娘底兄弟自然是舅。舅母之「瞅」胡爲乎?小菠菜小菠菜,就地黃。三生四歲(註一)離了娘。後娘進門三年整,生個弟弟比俺強:他吃稠,俺吃湯。端起碗,想親娘,想起親娘淚...

  • 文章豫北儿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6期  作者:楊一峯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豫北 儿歌 字音

    張果老「門外是誰呀?」「張果老呀。」「你怎麽(註一)不進來呢?」「怕狗咬呀。」「我給你趕趕吧?」「那自然(註二)是好呀!」「你拿的啥呀?」「老乾棗呀。」「你怎麽不吃呢?」「沒牙咬呀。」「我給你煮煮吧?」「那自然是好呀!」「你攧的啥呀?」「老皮襖呀。」「你怎麽不穿呢?」「怕虱子咬呀。」「我給你捉捉(註三)吧?「那自然是好呀!」註一 「怎麽」二字合音,讀如「雜」。註二 「自然」二字合音,讀如「敢」。註三 「捉」讀如「歹」。按:「助人爲快樂之本」,不但對方快樂,...

  • 文章读「豫北俚语」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豫北 俚语 方言 读音

    连续在「中原文献」拜读过文斌(宪章)兄几篇「豫北俚语」大作,每次读来不但亲切,有若重拾童年岁月之感,而且有些居然读后须经长久思索,始能想起原来就曾不知说过多少遍,如今才又「恍然大悟」——竟然都是些六七十年前的「老鄕亲」。中原,尽人皆知,系指「河南」而言,它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悠久光荣的历史,境内名胜古蹟,不可胜书。惜当年由于交通闭塞,欲在河南全境一游,迨为不可能之事,即使豫北三府——彰德、卫辉、怀庆,也有困难。这也或许是造成语言上大同小异的原因

  • 文章豫北农村俚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豫北 农村 俚歌 乡思

    阅中原文献三卷十一期,刊载吾鄕老前辈杨一峯先生豫北儿歌数则,读之不仅倍感亲切,而且趣味无穷,更勾起无限鄕思。因忆及在家鄕时,农村对于节令,农作、气候等各种俚歌,谨就记忆所及,录数则于后,以就敎于吾鄕诸先进:一谷雨麦挑旗,(注一)立夏麦穗齐。小满见三新,(注二)芒种见麦楂(注三)。注一:麦挑旗,麦出穗前最后的一片叶子。叶子特短而宽,若挑旗然。注二:三新,小满节令至,则大蒜、大麦、菜子三种均届成熟之期,故曰三新。注三:麦楂,(楂字恐有误)即小麦收割后,麦杆

  • 文章豫北婚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6期  作者:令公 出版时间:1974-06-25
    关键字: 豫北 婚俗 媒人 订婚 结婚

    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我国,这两句俗谚,实在是一个眞实的写照。就拿家鄕——豫北来说吧,在这旧社会的鄕间,婚丧嫁娶,非常的繁琐而隆重,同时也非常的有趣。豫北鄕间的嫁娶,都要用四个人抬的大红轿,但花轿并不是每家都有,而是富有的人家用来出租的。讲究的要用八个人抬,称之为「八抬轿」。新郞不叫新郞,叫新女壻:新娘不叫新娘,叫新媳妇。「媳妇」一词本来是公婆对儿媳妇的称呼,但北方对新娘却一槪呼新媳妇。一般人称「结婚」为「娶媳妇」,娘家那边则

  • 文章家乡味豫北的小麦捻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7期  作者:甄彦文 出版时间:1976-07-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豫北 小麦捻饌

    来到中部山上,无意中,我看到两块半成熟的小麦田。当我一眼望见久违的小麦田时。我仿佛遇见久别的亲人似的感到分外的亲切!睹物生情中,我情不自禁的,抚摸着可爱的小麦穗儿,把玩之际,我又想起幼年在故鄕,吃小麦「捻馔」的往事。我的故鄕,豫北一带,每年仲春的三月底至四月中旬,是一年中「靑黄不接」之时。也是农村中最困苦之际,这时农人,不管穷富人家,都要到自己半成熟的小麦田里,拔一大捆小麦穰子囘来,做餐味美而可口的捻馔吃吃,富家是赏其新鲜,穷家是来充饥果腹。捻馔的做法

  • 文章月是故鄕明——故乡豫北中秋节追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豫北 中秋节 风俗

    时序如流,转眼又届中秋佳节。中秋是一个最令人感怀的季节,也是更引发人思鄕的情感。尤其我鄕豫北一年一度的中秋月,我感到极圆而倍明的,何以故?一方面可能出之于主观的情感,另方面,因为豫北平原。一到秋季,雨量稀少,气候干燥,雾少而云薄,所谓「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故天气特淸而月倍为明朗。所以古人有:「月何秋而不淸,秋何月而不明」而杜甫的:「雾从今夜白,月是故鄕明」和「十二度圆皆好看,就中圆极是中秋」这些令人绝倒的佳句,证之于故鄕中秋月的情景,实在深获我心

  • 文章豫北儿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楊一峯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豫北 儿歌 民间文学

    不好管打倒[2],女婿不好俺不要。」[1] 爬角疑应「盘髺,旧时处女年稍长,则梳髺脑后,复垂髫矣。[2] 打倒即退还原物。

  • 文章河南鄕長——郜子擧將軍(績上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7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8-04-03
    关键字: 豫北战役 温孟战役 济源战役 回忆恩师

    老师」。三、豫北战役:民国廿七年春,日寇蓆卷华北地区太行山之东,敌将土肥原师团所辖各联队,分驻我孟县,温县,济源,沿平汉及道淸铁路,沁阳各地,构筑坚固堡垒与防御工事,并运用新式的飞机、大砲、坦克车,以恶龙卷风之势,企图继续向我军进攻,当时郜老师在我国军的将领中,是位誉满中外的常胜将军,仍荣膺九十一军军长,辖有一六六、四十五等三个师的兵力,以窳劣的武器,来抵抗持有现代化武器的日寇,郜老师仍然是以在黄埔军校当队长时的精神,领导官兵打仗不怕死,执干戈以衞杜稷,实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