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豫剧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梆子——豫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豫剧 乐器 豫剧派别 豫剧演员

    的(2/4)「中板」节拍。常用以表现人物自述、对话、吟景、抒情。⒊流水板 包括慢流水、快流水、流水垜板、醒梦曲等。乃一板一眼(1/4)的快节拍。词句比较灵活,常用以表现敍事、对话、争论等。⒋飞敍 包括大栽板、小栽板(类似平剧的导板——倒板)、滚白、起擡子等。都是比较自由的散板,常用于表现激愤或悲痛的情感。乙、豫剧派别一、豫东梆子 乃由「太平调」、「高调」、「坠子」等土产歌、谣所蜕变而成,亦称「祥符调」或「开封调」。发音高亢;曲调经常活动的音城多在(5—2)之间

  • 文章豫剧在保持传统中更美化传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1-03-25
    关键字: 豫剧 美化传统 豫剧队

    国军文艺活动中心自三月十日晚起上演豫剧,由海军陆战队豫剧队演出,为期一周。如果说,豫剧队想要与各国剧队一争短长,也许有人认为是「言重」了,但这一档豫剧的选戏,却选了好几出在国剧中也同样有的戏码,当然有使观众们作个比较的信心。十日的花木兰,同样是要由旦角反串小生,并有开打场面,唱作具重。十一日的莲花庵,是豫剧中传统的招牌戏之一。据说当年好些老太太们,就在台下同洒同情泪。十二日的洛阳桥,是以元朝末年为背景,描述一位民族义士的恋情。十三日的五凤岭,以唐朝

  • 文章有关豫剧的笑料和趣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畢照道人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豫剧 故事 笑料 趣谈

    不知是河南人给河南人自己开玩笑,还是外省人给我们河南人开玩笑,故意编造了一些不通之词,无谓和可笑的故事与笑料,说这就是豫剧的特色。其实,那些编造,根本不是事实,不过若是把那些词句和故事,当作笑话看,亦颇为好玩。笑话就是笑话,故事就是故事,决不可认眞耶!玆将这可笑的词句和趣谈,擧列数则,以为茶余饭后的谈助,并使读者解頣发笑,增益健康。一 不通之词⒈拉马来至潼关,不知来到什么地方,待我下马一观,上写三个大字,啊哈!原来是潼关。⒉前走着俺尧舜君一个,后跟

  • 文章也谈豫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昭美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豫剧 演出 《杨金花》 飞马豫剧队

    日前读到贵刋四、五期杨却俗先生「谈豫剧」和陈纪滢先生「豫剧展望」后,不禁心中有戚戚然之感;缘以个人虽非河南籍,但对豫剧则有特别爱好。过去在大陆上只见过「河南坠子」,也听说过有「河南呕」,以为前者不过是在「说」故事(固然也有二人对唱的),后者则传闻粗俗不堪。惟来到台湾看到「河南梆子」(豫剧)后,觉得非仅未较国剧逊色;反而因词句流畅,表演逼眞,更驾乎国剧之上。谈及此点,或有人不表同意,因为目前我们所看到、听到之国剧,已似乎是「庙堂」文学,动作力求文静,词句

  • 文章就我所知谈豫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2期  作者:狄震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豫剧 张岫云 豫剧改良 樊粹庭 常香玉

    关于河南梆子戯,又称豫剧,在中原文献问世后,各位方家发表过不少高论。张若鉴,杨琏,王立忠三位都是内行人,金鉴老师能唱穆桂英挂帅,对花枪,红娘等剧全本,更是内行中之内行。我生也鲁钝,不谙音乐,又不懂戯曲,但对河南梆子特别喜爱听、看和欣赏。抗战前在开封捧过陈素眞,堪称「捧狗团」中一名小卒。抗战期间由四川囘豫,每过宝鸡,则必听常香玉的西厢记与木兰从军,那时老同学樊粹庭(郁)在西安正组科班狮吼豫剧团。要看够听够才离开。民国三十四年素眞住重庆南岸黄角桠,我因职务调

  • 文章战时西安豫剧梨园漫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王根炎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豫剧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虽说是陈年旧事,烙的还眞深。对日抗战爆发后,各地人士都涌向后方,以免受到日寇的茶毒凌辱。西安在这个时候,各地方戏的活动,比以前便更加蓬勃了。从二十七、八年开始,豫剧名伶相继组班在西安演出,河南梆子也受到大众普遍的欢迎与爱好,可以说河南梆子在西安,比河南还要河南,为啥呢?就是河南老鄕,谁能在一个地方,看到那麽多的豫剧名角呢。汤兰香所领的一个班子,上演于南大街座东向西的银销会馆(银楼业公会会馆),在这个会馆的南边,有一座建筑宏伟坚实的「便民质」(公办当舖

  • 文章豫剧——河南梆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剧院 演员

    一 抗战前开封的三大戏院二 豫剧的扩张凡是河南人足迹所到之处,都有豫剧的音向,演员们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可以说不遗余力,无远弗届。西至陜甘靑的西安、宝鸡、平凉、兰州、天水、汉中、西宁等地,西北至长城边缘的宁夏,通过大戈壁(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而直达天山脚下的廸化,东北至韩国的巨济岛;南至安徽及京沪与越南富国岛,越北的蒙阳营区;东至台澎金马,演员们走遍了万水千山,倍切辛劳,传播中原文化、任重道远、九转功成,终能誉满中外。而致我中原文化,昂首濶步

  • 文章豫剧考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豫剧公演特刊  作者:汪季蘭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豫剧流传 剧种区别 戏剧考略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古时候,分天下为九州,豫即为其中之一州。河南地方戯剧的历史久远,种类也多,目前尙能流传的河南戯,有梆子、曲子、坠子等。目前流传仅三数种至于其它河南的地方戯,如越调、二架絃、四架絃、花鼓戯等,虽然有人懂得欣赏,但都已经失传了。河南同鄕会理事长杨蔚指出,根据民国二十年出版,由君辂所著的「豫剧考略」中所说,河南梆子戯的历史,开始有确实佐证的是在元代的至正年间。杨理事长说,河南地方戯的种类不少,但都有它们各自独立的系统

  • 文章豫剧提供剧本的兪大纲教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豫剧公演特刊  作者:逸民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俞大纲 剧本创作 豫剧发展

    戯剧的兴衰,原因固多,剧本的良窳,实乃决定性的因素。豫剧近年来的进步,剧本的改良,效果至为明显。豫剧一向以俚俗、重复、不通而为人所诟病。来台后,豫剧工作者率多业余性质,素质较高,早即注意及此,故剧本方面,从旧本的修改,到新本的创作,为数已不在少,使豫剧逐渐走向雅俗共赏。然独犹未能满足豫剧工作者求新,求变之心,而寄望于文学界、音乐界、戯剧界的专家学者之润饰,以求其气质之变化,使豫剧更趋于大众化、艺术化。此一愿望,由于国内著名戯剧学家兪大纲敎授提供其名

  • 文章豫剧史话」读后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8期  作者:劉峙同 出版时间:1998-04-03
    关键字: 孔子 张若鉴 王海玲 豫剧

    同鄕马永涛君,赠我「豫剧史话」一巨册,读之甚感兴趣。该书作者张若鉴先生,现已逝世;实际完成编印者,是马君。民国二十五年,我在郑州读书时,常香玉、陈素眞等豫剧名角,正在发皇时期,非常迷人。抗日战争时,豫剧之在西安,其声光几乎掩盖了平剧。现在大陆地区,据说有专业豫剧团,多达一百多个。在台湾,陆海空军均有过豫剧队。其所以能兴盛如此历久不衰者,必有其眞实价値在。我对于豫剧,只会欣赏,觉得音韵铿锵,感人肺腑。尤其王海玲之表演,唯妙唯肖,出神入化,使人叹为观止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