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谢世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情报导)郝耀魁同乡谢世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0期  作者:許琨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同乡谢世 悼念乡贤 丧讯讣闻

    郝耀魁先生薩縣人,生於民國九年五月六日,於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廿五日病逝台北。先生於民國三十七年四月間在綏遠省歸綏市參加青年軍二〇八師服務,於卅九年來台,退伍後經營商業有成。於民國八十五年九月廿五日病逝如訃聞。

  • 文章(乡情报导)程茂同乡谢世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0期  作者:陳敬禮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同乡谢世 悼念乡贤 荣民总医院

    程茂 綏遠省薩縣人出生於民國十七年一月十五日,於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二十日,因多發性漿細胞瘤,病逝於榮民總醫院,現住中和市(台北)建成路三一九巷三弄八之二號三樓

  • 文章叶落归根蒋贵麟先生在常州谢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4期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蒋贵麟 常州 谢世 叶落归根 探亲

    保险公司担任科长、秘书等工作,并兼任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敎授等职。退休后,以个人力量广为搜集整理出版康有为先生著作已达三十余册,堪称康氏著作整理出版最有力者。去岁六月,先生回大陆故鄕探亲,终因心肺衰竭,于今年(八十二)二月二日(农历正月十一日),在常州市谢世,享寿八十有八。在台一子一女,匍匐返鄕奔丧,业于二月十四日上午八时在常州市殡仪馆举行祭奠仪式后,与其夫人合葬,可谓叶落归根。其子女为悼念亡父,谨定于三月十四上午八时至十一时,假台北市忠孝东路一段善导寺诵经并做终七

  • 文章忆台港八桂谢世诗人(三)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台港八桂 谢世诗人 遗作 生平事迹

    本刊第六八、六九兩期曾先後憶述鄧家彥、李品仙、張任民、徐啟明、陳壽民、謝康、張森、盧世標、鄭湘疇、李振英十位鄕賢詩人,本期續憶述梁伯秋、杜定芳、黃新硎、農稔祥、劉陶福、彭雲程、徐雲鶴、馬拔萃八位鄕賢詩人。十一、梁伯秋先生 一八九五—一九九四 遺作——守株園吟稿及散見於廣西文獻梁先生伯秋公鬱林人,於民國八十年「自述」中曾有一段記載:「民國十七年承陽朔縣篆時,値軍興,對於治安、借糧、徵伕,募兵諸要務,盡力負責;惟感交通不便,妨礙施政,毅然籌款,將全邑各鄕電訊系...

  • 文章忆台港八桂谢世诗人(四)续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追思 谢世诗人 诗词 寻访经历

    本刊第六八、六九、七〇期曾先后忆述十八位已谢世鄕贤诗人,台北之邓家彦、李品仙、张任民、徐启明、陈寿民、谢康、张森、卢世标、郑湘畴、李振英、梁伯秋、杜定芳、黄新硎、农稔祥、刘陶福,香港之彭云程、徐云鹤、马拔萃诸先生,有的是长官,有的是长者,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好友,生前都有来往;惟以以下三位鄕贤诗人:郁林文雁门,贵县陈邦益,桂林廖小文诸先生与笔者素昧生平;但从其遗作中,从鄕人谈话中,仍得知其行谊一二。因就记忆所得,及对其遗作印象深刻者,分别简介,供读者欣赏

  • 文章忆台港八桂谢世诗人(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台港八桂 谢世诗人 人物事迹 诗词遗作

    忆台港八桂谢世诗人」一文,写完诗人陈寿民先生后,开始阅读郑湘畴先生诗集「海天楼诗稿」,竟发现梁炳坤鄕长所说的「苍苍一古榕」诗,就是湘畴先生「海天楼诗稿」内「榕荫小憇」,也即是本文篇首所录的五古,并没有引用曹子建的诗句。炳坤鄕长所记诵的是前八句,全诗尙有后八句。从炳坤鄕长所说湘畴先生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所写「任彼蛇蝎齧」,「二三啄木鸟」,指的当然就是非议和责难郑前县长的参议员;而湘畴先生当然以「何畏霜与雪」,「焉能损毫末」以自况了。湘畴先生素有平南才子之誉

  • 文章張行周先生,寧波鄕親懷念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5期  作者:何一江 出版时间:2010-06-10
    关键字: 张行周 谢世讣告 惠泽乡里 台北市宁波同乡会参访团 宁波乡情书画展

    看到《宁波同乡》刊登的张行周先生谢世讣告,宁波乡亲们奔相走告,深感惋惜。先生的故乡之情、为宁波同乡会事业呕心沥血之品、热衷于甬台交流交往之心,再次被宁波乡亲所称颂。张行周先生情系宁波,热爱家乡。一九四九年他去台湾,别家四十载,深受思乡之苦,一句「但愿此生还能一履家乡故土,重温童年旧梦,则死也无憾了」,足见其悠悠赤子心,绵绵故乡情。两岸开放探亲后,先生于一九八八年十月,第一次返乡探亲,睽违四十年的亲人能在彼此垂老之年晤面重叙,祖国壮丽河山历历在目,先生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