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歌艺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詩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葉祖灝  出版时间:1978-01-25
    关键字: 诗歌艺术 人物回忆 个人感怀

    壹、題宋子芳代表書畫集古郡虞城宋子芳,工書善畫却深藏。丹靑點染山川美,紙筆淋漓翰墨香。涵泳優游神韻現,溫柔敦厚丰姿揚。長春精舍春長在,文苑藝林話故鄕。註:宋代表現居台北北投長春路,刻印曰「長春精舍」。貳、戊午年新春書懷其一天寒歲暮雨緜緜,送去蛇年迎馬年。有志未酬人漸老,一番囘憶一徒然。其二鉛槧生涯年復年,老當益壯窮彌堅。著書施敎償吾願,不忮不求恬澹然。其三拙著遷延已二年,挑燈午夜寫餘篇。休云傳世名山業,蠡測管窺說大千。其四國民大會瞬重開,黍列議壇愧不才。...

  • 文章王禄松与诗歌艺术推广教育(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9卷 第1期  作者:王會均 出版时间:2011-01-31
    关键字: 王禄松 诗歌艺术 教育

    提要本篇系从史学(传记)理念,暨图书馆学(文献)角度,就国际著名诗人、画家:王禄松与诗歌艺术推广教育为主题,作系统化分析,暨综合性研究,以供海内外诗歌艺术界先进贤达参考。于文中所讨论要点,亦就是本篇探究主旨。其重要内容,计分:行谊、著作、诗歌辅导、画艺技教四大部分。依年次排列,采内容与体裁兼顾原则,俾构成完整性脉络体系。本文具有「传记」(年表)属性,兼备「书目」特质。就文献价值言之,是乃从事王禄松研究者,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殊具诗画艺术研究

  • 文章古書玄奧研讀五經須由淺入深才能漸入佳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研读五经 诗歌艺术 古典文学史 诗经 由浅入深

    我国的诗歌艺术传统深邃,源远流长,一部文学史就是诗歌的发展史,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五经),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诗集之一,足以夸耀是世界的名著,其内容的丰富以及艺术形成的完美,古今中外,赞赏不绝。一、诗经诗经所列十五国,包括周、召、王、幽、卫、郑、齐、魏、唐、秦、陈、桧、曹等,位于中国北部黄河流域地区,几千年前的诗总集三百零五篇,作者多已佚名,诗分风、雅、颂三种,风有一百六十篇,雅有小雅、大雅共一百零五篇,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四十篇。传说周代有采诗官,十五

  • 文章姚燮與姚門弟子等後起詩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7期  作者:趙杏根 出版时间:2006-06-10
    关键字: 姚燮 姚门弟子 浙东后起诗人 红犀馆 诗歌艺术技巧

    草兼送北上》等,妥帖自然,词采艳发,《乍浦刘烈女词》等,古朴深沉,已不见拟古痕迹而能自织精妙。姚门弟子和张培基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诗歌艺术上都走姚燮的路子。他们很注重艺术技巧训练,宗法汉魏唐人,并通过模拟汉魏诗或唐诗,来努力把握诗歌的艺术技巧,进而达到自创新貌的目的。姚燮还通过作序言等向诗坛和社会推荐后起诗人,并为他们所作诗歌的流传做了许多工作。如张培基《问己斋诗集》,慈溪秦丰歧《珍琴馆寄生草》,叶元坊《意云楼诗》,鎭海胡迈《凌伯遗草》,姚燮都作有序

  • 文章冰河下的暖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7期  作者:牧野·童心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辛郁 现代诗歌艺术 创世纪诗社 返乡探亲 思乡之情

    银行的职员。一九四八年,辛郁十五岁,那年六月,他成为国军的一员。两年后辛郁随着国家军部队辗转到达台湾。辛郁的长兄,宓世棪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弟弟在台湾,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五十年代是台湾最动荡的时代。然而,动荡的空气中却涌动着现代诗歌艺术的清新潜流。一九五四年十月,由著名诗人张默、洛夫、痖弦发起的「创世纪诗社」正式成立,这个由台湾军队中的一些爱好诗词的军官组成的诗歌组织,与著名的现代诗社、蓝星诗社鼎足而立,共同揭开了台湾现代诗歌发展的辉煌历史。辛郁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