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教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丘瓊山有功於吾粤詩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卓浩然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丘濬 广东诗教 事迹贡献 诗评

    番禺陳顒菴先生著「讀嶺南人詩絕句」一書,遠溯吾粤詩人以漢楊孚爲首,下逮民國平生交遊諸友,咸有所論列,網羅二千多家,總得絕句二千六百餘首,誠爲吾粤詩界亘古以來得未曾有之鉅著也。該書開宗明義第一章詠楊孚詩云:海風漸漸掃南氛,八代焉能不闕文。嶺表詩源議郞首,有人說過漫重申。註:楊孚字孝元,南海人。屈翁山云:廣東之詩,始於楊孚。梁崇一云:漢和帝時,南海楊孚爲南裔異物贊,詩餘也。讀此可知陳先生是根據屈梁兩先賢的話,主張嶺南詩人以楊孚爲首。但以余觀之,楊孚南裔異物贊...

  • 文章古今詩風析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劉林華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古诗 今诗 诗风赏析 诗教

    功于人心世道者,则历久而弥新。爰就浅见所及,加以析论,以就正于高雅君子。二、诗敎之义孔子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又谓:「不学诗,无以言。」即此而言诗教之义有二:前者言诗:可以感发人之意志,为爱好向上之追求。可以考见政事得失,知兴利除弊之所由。可以激扬群体精神,获和乐互助之益。可以纾解人间嫌怨,得仁心恕道之正。兼具修己安人、匡时济世之教化功用。后者意谓:人类表达意见、沟通情感,最直接而有用之工具,厥为语言,欲善用此一工具,须从诗学中,习得

  • 文章當代詩人角色的定位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林咏榮 出版时间:1994-09-01
    关键字: 当代诗人 歌谣 诗教 王大任

    类的和平。(2)诗与乐配合—乐足以增进和谐,消除猜忌,尤其诗与乐配合,使诗易于琅琅成诵,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样人人得「依于仁,游于艺」,在日常生活之中,沉潜于仁义,不知不觉间发挥教学的功能,提高国民的气质,既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亦使诗增加兴趣,便于学习,对于推广诗教与诗运,应该是有积极贡献的。这就是诗的功用,也就是当代诗人角色的定位,质之在座诸公,未知以为然否?

  • 文章孔子的幽默(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3期  作者:于真 出版时间:2016-02-10
    关键字: 孔子 诗经 幽默感 诗教 卫国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富幽默感;最妙的是他编「诗经」,不声不响地把各种性质不同的诗篇,汇集在一起,让读者自己去揣摩、体会,并灵活地去运用。形成了流传二千五百年的「诗教」。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国风占了一半。而在国风一百六十篇中,卫诗(包括邶、鄘、卫共三十九篇)将占四分之一。因为卫国,是孔子侨居之地;当他离开鲁国的时候,以在卫国居住的时间最久。而卫国在当时,交通便利,文物鼎盛;孔子在卫国,得到了不少新见识,尤其是在诗歌音乐方面。孔子说:「吾自卫

  • 文章(名人、名店的故事)王陽明先生軼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8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3-03-01
    关键字: 简介 生平事迹 诗教 立志 阳明山

    东南……「诗教」薪火传我国自古即是一个注意诗歌的国家,四大发明古国惟我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前后相续,薪尽火传。这与我国几千年来注意诗教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诗教」堪称我国传统教育一朵奇葩,在建立民族文化信仰中享有独特地位……因而历代教育家都热衷诗教。王阳明在《阳明书院》里就积极推行它。「每日轮值一班歌诗,其余静听,每五日各班唱于本学,每逢朔望则合唱于书院。」有一次,他给儿子王正宪写过这样一首诗:汝自冬春来,颇解学文义。吾心岂不喜,顾此枝叶事。如树不植根,暂荣

  • 文章哀思三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林永榮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哀思 王云祚 教化 诗教 中兴诗歌研究社

    甚多,一生以教化后生与改善社会为宗旨,故其在立法院工作,不虚应故事,不为钱财所惑,一直均任教育委员,多兼召集委员或程序委员。行有余力,复在各大学尤其国立政治大学及私立文化大学兼课,身体力行,作育多才。咏荣五年前曾有事赴韩国,常与韩国留华学生接触,其中出有云祚兄栽培者不乏其人,皆乐道云祚兄的循循善诱。二、革命实践,推展诗敎云祚兄推行诗教,尤着心力。先是咏荣奉召阳明山庄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二十三期受训,后又奉召参加党政军联合作战研究班第二期,而云祚兄在第一期受训,可以说是

  • 文章詩六首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2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新春新气象 弘扬诗教 退休感怀 家乡风貌

    诗骨屈子离骚千世颂,放翁诗骨万年香。起衰振弊宏文敎,激浊扬淸唤国光。新春新气象靑帝光临感物华,溪山满眼绿无涯。共欣万象更新日,紫气东来兆岁嘉。弘扬诗教宏宣诗意振纲常,冶古融今翰墨香。大汉声威扬圣哲,中华道统颂贤良。承先启后光屈宋,继往开来耀晋唐。隆替斯文吾辈责,腾蛟起凤挽颓荒。秋思平生岂愿好闲游,羁客天涯为自由。井院梧桐飘两叶,园篱丛菊傲三秋。往年离国情何似,今日怀鄕思米休。苍狗白云多变幻,年年隔海望神州。退休抒怀光阴逝去逐波流,届退休时便退休。案牍生涯

  • 文章嶺南詩話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66期  作者:王萬福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岭南诗话 陈白沙 诗教 白沙论诗 诗词研究

    前年撰「嶺南詩話」,至白沙詩敎㈠因文獻編務牽人而停筆,主編盧偉林先生,一再催促續稿,白沙詩敎盡見於白沙論詩如:「詩之工,詩之衰也。率吾情盎出之,無適不可,有意乎人之贊毁,則子虛長揚,餘巧夸富,媚人耳目,若非優然,非詩敎也。」又說:「詩貴平易、洞達、自然、含蓄不露,不用意裝綴……爲工,欲學古人詩,先理會古人性情,是如何有此性情,方有此聲口,只看程明道邵康節詩,眞天生過厚和樂,一種好性情也。(見認眞子詩集序,批答張廷實詩箋。)又說:「晉魏以來古詩變近體,拘聲...

  • 文章响应《宏扬诗教与文化复兴》底建议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劉敏行 出版时间:1970-04-02
    关键字: 文化复兴 读后感 中华文化 宏扬诗教 团结诗人

    一、楔子在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一卷第八期拜读过吾赣诗词大家,谊兼师友的卢元骏先生大作:「宏扬诗教与文化复兴」鸿文,深佩作者的热忱和卓见,最近再读斯篇,反复思维,又勾起了我钦仰不置和激起了我响应此一卓越建议底思潮。特借本刊园地,略抒管见,一以介绍于同鄕先辈同好之前,共同欣赏,一以引起热烈的共鸣,庶几卢君底热忱与苦心,就不致白费了。二、评介与响应综览「宏扬诗教与文化复兴」一文,其全篇主旨,在说明诗的功用,「对振兴一个阶段的风俗与政治,具有最大的决定性。」盖「诗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