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三百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诗三百首为无锡进士孙诛选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6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无锡 唐诗三百首 清代 孙洙

    清代选辑「唐诗三百首」集者,自署蘅塘退士,而不详其姓氏;余播迁来台后,庚申年间,于旧书肆中,购得斯集,首页刊载朱自清之指导大概,附有编辑者题辞: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取其易于成诵,流传不废;但其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之千家,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 文章诗三百首编者孙洙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5期  作者:張華  出版时间:1992-09-20
    关键字: 孙洙 无锡 唐诗三百首 功勋

    孙洙(1711—1778)清文学家,字临西,号蘅塘,无锡人。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上元县学教谕,乾隆二十八年,以蘅塘退士名辑行《唐诗三百首》,这是部流传颇广的唐选集,它的优点:选范围广泛,具有代表性,比较浅显,易于诵读,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成为千古绝唱。其编辑宗旨,可在蘅塘退士原序中略知端倪,现录原序文于后:『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中脍炙人口

  • 文章说古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0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古诗 六义 诗体 作诗 三百

    自序尝读永乐大典,玩索作之法,而探作之源。虽管中窥豹,所见不多,然一得之愚,犹胜未读。愿以所知,供诸同好,以资谈助。诗三百篇,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秦汉之歌,三变而为五言七言乐府。辞虽不同,而音节亦异。至唐,律之体成,而大行于世。乐府自汉至唐,变而为词,至宋而词益昌盛。元曲则出于词,而别具风格。盖时代嬗变,体未有不变者。以今人而作新,实为未可厚非。惟何者可谓新,如何而作新,则另有说焉。本音律之文,而为性灵之作。李太白才气高迈,故其多是

  • 文章拾趣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5期  作者:艾華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唐诗 初唐四杰 李白 《唐诗三百首》

    鼠年新春,春雨绵绵,重读唐,忽发奇想,众多人中,究竟何省占多数,人的寿命如何?于是将「唐诗三百首」和「千家」二书中,唐代人统计如下:河北涿县—卢照隣(637-680)、贾岛(779-843)临城—李峤(644-713)沧县—高适(702-765)河间—刘长卿(709-780)永年—司空曙(720-790)清河—张祜(?-853)赵县—李嘉祐(748中进士)河北一带—高蟾(876中进士)北京—高騈(821-887)河南洛阳—张说(667-730

  • 文章書話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培適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书店 唐诗三百首 书店 军旅 阅读

    我在民国三十九年随军来台,虽然在大陆拥有几千册成套的书籍,可是一旦步上征尘,这些书籍的命运也就陷入不可知的劫运中了。来台驻防在苗栗,那时心情异常忧伤,有一天进入一家书店中,看到那些书册,大部来自上海市,忽然在书架上看到一册上海广益书局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这册唐的出版时日尙是民国初年的旧品,看了看倍感亲切,因为我在大陆的家中也有这么一册唐,今天遇到了这册唐,有点儿似曾相识之感,花了很少的价钱,把它买了。今天这册唐已显得破旧不堪,但是我面对故友

  • 文章私塾夜课诵唐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9期  作者:杜敬民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私塾夜课 唐诗三百首 抗日战争 思乡之情

    流露。由我之体验,适度之体罚,确可收敛心神,有集中精方之效果,中午习大小字,次集中讲四书后,即再朗诵温旧书,晚课时先授古文,九时左近放学前,最后诵唐,要用腔调,摇头晃脑,记得当时学得第一首唐,即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之句,并以此二十字请人写好帖本,用纸蒙上,再逐字描绘,以练习用笔诀窍,单调紧张的一天课程,除㧱出恭牌外出上大号稍觉轻松外,只对夜课诵唐,最觉有趣味,因之对唐诗三百首,自幼即印象深刻,觉得句句幽美。私塾中这套教学方式,是中国教书老夫子

  • 文章诗三百首的编选人鄕先辈孙洙贡献伟大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8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唐诗三百首 孙洙 无锡 无锡县志

    编者按:在我的书架上,亦有唐诗三百首一本,但已破旧,封面封底均已散佚,故不知为那家书局出版,惟在首页则印有编选人蘅塘退士的原始题辞,兹照录如下:「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随手摭拾,工拙莫辨,且止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废,较千家不远胜邪!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乾隆

  • 文章诗三百首中的湖北籍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唐诗三百首 湖北籍诗人 生平简述

    引言湖北处全中国心脏地区,不仅有汉水及扬子江两条大河交叉其间,而且湖泊遍布鄂中,山脉横亘西北南三面,形成天然屛障,山林川泽之利,自古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尤其洞庭湖与云梦泽区域内,向称鱼米之鄕,以此之故,毓秀钟灵,历代圣哲与法家拂士以及骚人墨客,代有人出,兹仅就唐诗三百首中之湖北籍作者而言,即可窥见当时文风,实以荆襄为最盛,文化之繁衍,由西北而东南。翻开唐诗三百首,按图索骥,査考其作者籍贯,把湖北人逐一摘录,作为文献之参考资料,亦为先贤之部份史实。兹

  • 文章诗三百首晋籍作者补正兼柬田象奎先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方聞 出版时间:1977-07-01
    关键字: 唐诗三百首 作者修正 诗词 田象奎

    山西文献第九期载拙稿「唐诗三百首晋籍作者」一文,承高小同学田象奎先生函吿,应增列卢纶、裴廸。当在洛杉矶草此稿时,所带唐诗三百首本注卢河内人。河内为今河南省黄河以北怀庆府等地,故未敢列入。玆査载籍,卢为蒲人,字允言,大历中与司空曙、钱起等齐名,列十才子中,选三首。或「内」字系「中」字之误,因「河中」为蒲州府等地也。至裴廸为王维道友,居终南,多唱和,关中人。或系河东裴族而久居关中者。是则唐诗三百首作者八十一人,吾晋占十一人矣。特此补正,并以志谢。

  • 文章《唐诗三百首》一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唐诗三百首》 史料考证 读书札记 孙洙

    为淸代无锡进士孙洙选辑淸代选辑「唐诗三百首」集者,自署蘅塘退士,而不知其姓名;余逃难来台后,于庚戌年间,曾在旧书肆购得斯集,首页刊有朱自淸之指导大概,附以编辑者题词: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取其易于成诵,流传不废,但其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之千家,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