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论衡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充和他的论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2期  作者:梁榮茂  出版时间:1978-12-06
    关键字: 王充 论衡 思想评述

    视书而自觉,故直露其文,集以俗言。」(自纪篇)他恨那些夤缘钻营之小人,所以著书痛训他们。后又见人君行政不得其要,于是「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自纪篇)两书今均已失传。充所处的时代,正是符瑞、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迷信盛行的时代,而他个人又是一个具有科学求眞精神的人,把那些迷信看在眼里,实在难过极了。他说:「伤伪书俗文,多不诚实,故为论衡之书。」(自纪篇)「后归鄕里,屛居敎授,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实

  • 文章浙江古代學術的曙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傅斐然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浙江古代学术 越绝书 吴氏春秋 论衡 国学

    浙江地灵人杰,自越国以后的两千五百多年来,英才辈出,目不暇给。其中文官武将,代代相续,直至现代,史不绝书。而从汉代以后,会稽郡更以「文物之邦」著称于世,文学、史学、哲学,以至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文化巨匠不断涌现,各领一代风骚。虽然较之邹鲁、关中和中原,起步稍晚,但竟后来居上,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流派,其间羣星璀灿,前后辉映,影响深远。首先在史学和哲学两方面,会稽郡都有袁康、吴平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和王充的《论衡》,都是东汉时代的重要著作

  • 文章熊十力對中國文化之衡論(下)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熊十力 中国文化论衡 清代学术思想 戴震

    「淸代漢學家,每以空虛薄宋學,其實程朱陸王諸大師,探造化之微,究天人之故,其思想深邃,其生活充實,庶幾宗廟百官之美富,空虛云乎哉?或曰:宋學短於致用,故不免虛之譏耳。答曰:漢學之所考覈者,果如何事?其空虛不又甚乎?雖宋學未識先聖之全體大用,而於本原處,要自有所認識,未可薄也」。(讀經示要)「漢學僅爲治經之工具(此等工具,爲宋學家必須留意,不待言)。宋學纔是一種學術(卽是哲學),實乃宗經而特有創發,二者不容混視,何須深論。若謂一人爲學,於漢宋宜雙修兼備。此...

  • 文章「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序(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76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4-06-20
    关键字: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康有为 章炳麟 胡适 书序

    編者按:錢氏曾著「中國學術通義」一書,就經史子集四部,求其融會貫通,現又撰此編,就當前各項新學術,分門別類,加以硏討。此其自序,大致對康有爲、章太炎、胡適之輩,認爲旁礴不純,頗致不滿,而惜梁任公,王靜安二人之不壽。

  • 文章熊十力對中國歷史文化之衡論(中)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2期  作者:李霜青  出版时间:1977-01-10
    关键字: 熊十力 中国历史文化之论衡 宋元明清学术思想之发展

    ㈤宋代宋代開國,規模最小。熊十力先生評論宋代說:「宋代,只北宋百餘年間稱治世,而土宇淪於胡人,不能復舊。宋太祖寬仁,兢兢業業,不敢有恣肆。但因鑒於五代之禍切於防弊而武事不修,謹於守成,而開擴不足。北宋君臣,皆無雄才大略,周程諸儒,講學未久,而大命已傾,此未可以急效責之也。南宋則趙構昏庸而私,開基太壞。孟子云:雖與之天下,不可一朝居,此其時矣。幸而二程門下後學,或參朝列,與權奸力抗,或在野講學,日以義理浸漬人心,朱子、張欽夫、呂伯恭,尤爲聖學與國命所寄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