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79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西厢」中的普救寺(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3期  作者:胡漢君  出版时间:1988-05-20
    关键字: 《西厢记》 普救寺 《会真 崔莺莺

    供香客借宿的东西厢房。元微之(七七九—八三一年,即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卒于唐文宗太和五年)的「会眞」传奇,就以普救寺作为布景。元微之为河南省河内人,与永济只一黄河之隔,他又任过同州(今山西大荔)刺使,永济(蒲州)为他的辖区之一,因之普救寺的厢房很可能曾作过他的下榻处,至于那道矮墙是否眞的跳过,自毋需认眞。普救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可说历尽沧桑,这座说或已成为废墟的普救寺,经过唐、宋、元三个朝代,及经过信徒们的捐献维修,一直保养得很好,它的第一次

  • 文章馬驌小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馬驌 传记

    马骕,字宛斯,济南邹平人。生于明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卒于淸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顺治十六年进士,曾任安徽灵壁县知县。著有「绎史」一百六十卷,每卷一篇。是书分为五部分,一曰太古,二曰三代,三曰春秋,四曰战国,五曰外录(天官、地志、名物、制度等),于其后经学家之主要工作如校勘、辨伪、辑逸,均有创获,影响淸代考订学至大。

  • 文章汪喬靑先生傳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9期  作者:姚嘉符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汪乔青 传记

    汪喬靑先生,原名汪翹靑,別號汪翼雲、汪北亭,榜名汪鴻,譜名汪家松,湖北省蘄水縣(今浠水縣)楊舖鄕人,生於淸道光十三年(公元一八三二年)癸巳正月十四日寅時,卒於民國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癸丑陰曆十月十一日午時,享年八十一歲。一八三二—一九一三喬靑先生幼年從其舅父孫文軒先生唸書,十歲時隨其父汪澹新先生(別號汪水如)外館游學,曾就學於黃州,熟讀四書五經、資治通鑑、科舉文選,二十歲應縣學童試,淸咸豐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廿五歲,補弟子員(秀才),同治三年(公元一...

  • 文章恭祭黄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42期  作者:汪大華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黄帝 祭祖 游记

    之浩荡奔腾景象!二十二日,转赴另一古都汴梁开封。开封为笔者出生地,先严汪公光尧,于役军中,早年供职于此地,家母生我,三岁始离此回返故鄕湖北,六十五年复始得旧地重游,感触特深,我吿诉地陪小姐,我是开封人,彼姝初不置信,经我出示国民身份证「出生地」一栏,她始坦然不疑。可惜儿时忆浅鲜,无从考察故居旧址,祇能随同大伙儿进行一般的参访活动。我们曾参观包公祠,证实铁面无私的包拯,并非是戏台上的黑脸大汉模样,竟然是一介清秀白面书生。登临宋太祖登基临朝的「龙庭」,眺望

  • 文章張積鍾傳(補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1979-03-20
    关键字: 法医 传记

    拙作「黄县抗战戡乱史」鄕贤事略附㈠内,张积锴事略误为「张积钟」,(原载文献二卷一期),经同鄕指正后,当于二卷二期(一〇一页)更正之;并即积极蒐求积钟之资料,而免遗珠。经两年之努力,终承丁芸初先生之助,得以辗转求得。兹补述于左,并向丁君之热心桑梓敬致谢意焉。

  • 文章编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编后记

    △本刋在大家令人感动的支持下,已步入第三个年头。我们热切期望读者继续订阅,作者继续赐稿,以使此一有意义的鄕省文献继续下去。本社决在大家的支持、指敎下力求改进,使其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美好。△下(七)月七日是决定我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爆发四十周年纪念日。旧仇固不宜常念,历史的敎训则必须牢心头。本刋文章本来就有许多是述抗日战争史事的,本期特刋出李毓万先生等所撰与鄕省有关的三篇,以纪念这一重要的日子。△本刋自下期起辟「山东敎育家专栏」,首期将刋出对山东

  • 文章漫游散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旅游 欧洲 游记

    的地方,差不多全到了。外岛如澎湖、兰屿、绿岛,以及台湾以外的金门、马祖、东引等,皆去过,并且金门澎湖去过多次。自民国六十年以后,渐向外发展,第一次到日本,第二次到美国,囘程中又重游日本,第三次到东南亚,第四次是去(六十五)年六月下旬到九月下旬,到中东及欧洲各国。从欧洲囘来后,有几位朋友催著写游,又有一个杂志社好几次向我要游稿子,都未敢承诺,其原因有三:第一个旅游期间,没有详细的录,又以老迈健忘,没录的事物,一转眼就忘了,资料太欠缺;第二,多年不写长篇

  • 文章追隨國父革命死難的幾位鄕先烈小傳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革命 先烈 传记

    李明扬介绍入李协和军以营长参护法之役两广平名团长驻广西恭城县栗木鎭为明扬训练新兵与陆荣廷旧部激战众寡不敌死焉年三十振黄与臧在新伏龙今予祀本籍忠烈祠勒石铭功给卹金而振夏不与憾事也王亚同字壮飞王港人猛勇迈众毕业江北陆军速成学校只身走广东见孙总理畅谈革命事总理伟之奉命剿匪陷绝地三日夜不得寝食呕血死革命军统一以家无人未请得优卹议者怜之江雨涵字敬谦本城人文生民国二年与史不汚相识同事革命宁垣密谋独立雨涵率同志往淮安布置时不汚在南京组织党事与通书落巡逻者手雨涵遂毙于淸江年

  • 文章鄕賢阮元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3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2-01-16
    关键字: 阮元 传记

    阮元字芸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卒於道二十九年,他眞是一個有福氣的人,所謂有福氣,是指年紀大,官高爵顯而且生在太平盛世,他眞是如此,活八十多歲,做了封疆大吏,他死後第二年(道光三十年),洪秀全即在金田起義,天下即不能太平,揚州就淪陷三次,倘他仍在人世,難免也要逃難。他是甘泉人,住在公道橋,他在應縣試時,因需有原出生縣保證,證明其籍貫,只以廩生向他勒索,)乃冒儀徵籍,結果竟然入學,便成了儀徵人。在院考發榜後,新錄取之秀才,皆要到學差面前叩謝(舊日取中者尙要作陪...

  • 文章编辑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编后记

    □本刋自創刋至本期出版,爲時恰好一年。在這一年當中,承蒙各界鄕賢厚愛,或贊助印刷費,或惠賜鴻文,或捐贈珍貴書刋圖片資料,或指導編輯方針,……隆情盛意,至爲感人。□本刋爲吾魯同鄕共同的一份刋物,園地公開,絕無成見。各界鄕賢紛紛賜稿,不勝感佩!惟因篇幅有限,刋登容有先後之別,諸請鑒諒!□高壽八十餘歲之顧黃健華女士,在美聞知本刋創刋,尙未見到刋物,亦不知本社地址,卽慨將其兒女孝敬的點心費,託其在臺親友滙轉本社,作補助印刷費之用,其愛護桑梓之情,令人敬佩!□本刋...

共7928条记录 1/79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