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观音茶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除夕遊杏花林記

    来源期刊:《黔靈報導》 第23期  作者:姚禮榮 出版时间:1999-07-26
    关键字: 除夕 杏花 张乃妙 观音

    再往前走,就有条分叉路,一边可通往樟山寺,一边就可走到迺妙庐,乃至到天恩宫、银河洞等地方。所谓迺妙庐,系一纪念馆,是张姓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始祖张迺妙先生,早年从福建移植铁观音茶到这山区来种植而兴建的,木栅地区观光园的形成,即溯源于此。多年前我们与寇培深老师,和至友邵达人夫妇等人,常到这山区爬山,因而认识了迺妙先生的后人张新兴君一家,并经常在他们家煮聊天。他们一家虽系农,却非常好客和健谈,谈得兴起,他会沏一壶最好的上等来招待你,我们曾在他家喝过一次

  • 文章我想亲近你——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6期  作者:劉姣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茶叶交易 茶的饮用 铁观音

    我有幸来到有着浓郁铁观音气息的福建安溪,这也许就是缘份吧!看来我和很有缘。在安溪境内每到季,随处都可闻到铁观音做青时散发的特有气。尤其是安溪县的感德镇,是目前铁观音茶最著名的叶生产和贸易重镇,每到收季节,这里就聚集了大量的人气,经常直到夜里十点多,狭窄的村道上仍然如白天一样塞满了各式各样的车辆,从车牌的号码中显示出这些车来自北京、山东、广东、浙江,以及福建省的福州、厦门、龙岩、漳州等地;还有众多的摩托车和小货车拥挤在其中。此时的小镇已经没有

  • 文章雁山五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9期  作者:黄信樵 出版时间:1993-09-10
    关键字: 雁荡山 云雾茶 观音竹 金星草

    长河版近日刊出欧阳勉先生庐山的「三石一」一文后,读罢立即引起我对家鄕浙南雁荡山的「五珍」怀念,五珍中也有云雾。擧凡风景名胜的高山之上,特产之叶都有其特异之处,犹如台湾之冻顶乌龙。要问雁荡山的「五珍」是那些?即便是产于该山的五种稀少而特别珍贵的动植物也。有食用、飮用、药用,以及纯为观赏用的。分别名称为云雾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鸟、香鱼等是。前三者为植物,后二者为动物,都是珍奇的不得了的胜地特产,他地绝无。首先谈「云雾」:此比杭州龙井还好,更

  • 文章茗品再咏七絕七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2期  作者:高鋅  出版时间:2015-07-25
    关键字: 茗品 龙井茶 碧螺春 毛峰 铁观音

    晴窗静啜狮峰龙井,悠然神往心情又起。年前曾调寄《望江南·咏》抒怀,兹以「十名」蕴涵趣加分咏。十大名品形神槪貌冠盖群芬四绝称,献身绿野不骄矜;弘扬率领文化,此是茗坛第一名。(引首 龙井特咏)状类碗钉扁滑平,甘醇亮丽碧清明;似兰馥郁沁心脾,齿颊留芬驰美名。(西湖龙井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系我国十大名之首,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太湖特产碧螺春,纤细卷茸隐翠银;浓郁甘醇文雅蕴,緜长回味耐生津。(洞庭碧螺春 本品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洞庭山碧螺峰故名

  • 文章雁山五珍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雁山茶 观音竹 金星草 山乐官 香鱼

    雁荡不仅以山水奇秀而闻名,还以珍稀物产而著称。自古犹以雁山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香鱼等著名,素有『雁山五珍』之誉。『五珍』之名,始于明代。明朝乐清进士朱谏纂的《雁山志》中已有记载。冯时可《雨航杂录》:『雁山五珍,谓雁山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香鱼是也。』清代乾隆年间编的《广雁荡山志》及道光年间编的《雨航杂录》关于『雁荡五珍』的记载。并被旧《辞源》、《辞海》有关条目引用。清人劳大舆编的《瓯江逸志》中将『雁山』改为『龙湫』。雁山,一说雁茗,旗

  • 文章玉乳泉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41-42  出版时间:1974-06-15
    关键字: 玉乳泉 观音山水 煎茶水记 南零泉 吴淞江水

    我邑城北三里观音山,有广福寺,为邑中名胜,山麓玉乳泉,泉水淸洌,唐进士陆泽张又新郎中,煎水记云:故刑部侍郎刘公讳伯刍,于又新丈人行也。为学精博,颇有风鉴,称较水之与宜者,凡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苏州虎丘泉水第三丹阳观音山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按右记七泉,南零水即后世所称之鎭江中玲泉,丹阳观音山水,即淸高宗改名之玉乳泉,吴淞江水即后之上海静安寺前之第六泉。

  • 文章心嚮往 齋謎語(五四)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9期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杜负翁 碧螺春茶社 观音诞辰 拱宸门 上元节

    版权所有 扬州孔庆镕遗稿 不许转载 受业杜召棠珍藏碧萝春社,居扬州敎场之中心,行人往来如织。余尝制一小漆牌,悬挂于该社门首,每日用粉笔书谜数条,以饷同志。一日有「唐府兵五千人」,射古美「李师师」,适某营兵士经过其处,见此谜,向余诘问:「一师共有几许人」?余曰:「二千五百人」。伊曰:「是何编制」?余曰:「我等受孔圣心传,军新制,则非所知也」。曾记同社孙笃山,有「士会卒」,射常言「秀才遇见兵」。余另制一谜面曰:「生车对面」,亦射此言。当日之情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