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观海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中小唱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5期  作者:夏蓉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克难坡 观海 自然 气候

    被这异样的气氛迷住了。静,是我唯一的感受,大自然正在倾吐那无声的叹喟,我心也正低低的诉说著一个故事,虽然不成文,但我愿与山与树,与花与草共同分享其中的欢乐和辛酸。当天色已暗,我才抬起脚步,走向归程。这一天,我得到了最丰盛的礼赞—我心的充实。另有一个晚上,当我从图书馆出来,不知不觉竟信步走到了观海亭,夜晚的这里,没有白天的喧扰,更减少了熙来攘往的人羣,我凭栏远眺,淡水河正无声无息的流着,偶而有几叶小舟漂荡在上面,更远处还有一座灯塔在那儿眨着它的眼睛,河岸

  • 文章普陀山观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浙江名胜 普陀山 观海 舟山

    海天佛国」,普陀山不仅寺、庵、亭、楼、阁等古建筑林立,古树名木参天,名胜古蹟众多,而且四面环海,是人们观海的佳处,如在普陀山观海,那海天一色的美景定会使你感到陶醉。今年暑期的一天,我来了观海的雅兴,冒着夏日酷暑,登上普陀山最高处的佛顶山,来到西天景区的风洞咀、百步沙,从不同角度细细观察了那里的大海。我站在佛顶山最高处的天灯景点远眺莲花洋上,宽阔的海面平滑如镜、海水碧蓝,一艘艘驶向深海的渔船成为海平面上精致点缀的美景。在佛顶山上观海,还能见到普陀山

  • 文章韬光庵观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2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7-12-06
    关键字: 韬光庵 观海 灵隐寺 诗词 游记

    得名,实始于此。人们在庵中临栏凭眺,湖山悬嵌槛外,障昼排空。庵后小轩数楹,山窗涧户,明净无尘;而泉涓石罅,汇为深池,泉水冷冷,夏日来游,溽暑几乎全消。庵后绿竹猗猗,游人攀援而上,全湖湛然在目。南北二山环抱,波光滉漾迷茫,使人神思飘逸,钱江洪波缥缥缈,浪纹可数,江尽即海,空濛际天,诸峯秀色,迫在眉睫之间,世称韬光观海,确实不虚。绝顶处有石楼方丈,正对沧海。相传唐初的骆宾王(浙江义乌人)与卢照邻、王勃、杨炯,有初唐四杰之称。宾王初为御史,上疏请立庐陵王为帝,触

  • 文章丁已臘赴厦訪友望海有感

    来源期刊:《連聲》 第1期  作者:羅誠純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赴夏访友 观海感怀 春莺归燕 思亲念旧

    臘盡來尋高士躅,春來喜見羣鶯飛;待歸海燕天涯近,何日投懷心事微?【註】:作者前大田縣長,年將八十,仍陷大陸。右詩近由旅港同鄕輾轉寄送佩光鄕長。字裏行間,流露思親念舊之情,甚爲感人。

  • 文章蘭秀山懷古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9期  作者:張堅 出版时间:1998-06-30
    关键字: 兰秀山 《送冯判官之昌国》 苏东坡 《佛顶观海

    即今《白华山人诗集》也。晚工书画,目不甚明睐,每吮毫濡墨,再四踟蹰,既落笔后,如飘急雨之骤,满纸有兎落鹘起之势。」今天,我们还可以在舟山博物馆见到厉志的画;而他的诗,此处引一首五律,以见其一斑——《佛顶观海》:羣峰欲东尽,杰阁自孤蹲。俯瞰沧波涌,中当白日翻。平生信飘泊,此水见根源。囘首大千界,芸芸徒尔繁。好多文人都会在诗篇中流露出禅意来。近读台湾学者南怀瑾的《历史与文化》,他引用了两句诗——「英雄到老皆礼佛,宿将还山不言兵」,很引人思索。流浪文人厉志也是很

  • 文章遊墾丁公園、偶成、花明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9期  作者:王德箴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游园 垦丁公园 观海 玄武湖

    游垦丁公园王德箴参天古木碧云遮,银洞石亭曲径斜;观海楼硕无限恨,怒涛隔岸是吾家。偶成前人少小多忧患,勤劳无已时;舞鸡惊梦早,倚剑惜眠迟;福慧人称羨,辛酸我自知;浮生如是耳,何必苦沉思。花明前人花明如雾柳如烟,玄武湖边系画船;怕问桥头旧月色,朱颜可是十年前。

  • 文章“开往前进中的永恒”世界的生命列车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羅門 出版时间:2013-09-30
    关键字: 翠玉婚诗展 诗化 观海 《诗国》

    当着学生掉泪,也有多位名诗人作家读此诗落泪;由此诗,也可证明诗是有感动人类心灵的伟大与永恒的力量的;评论界也认为此诗能进入历史,于是我诚挚用书法写此诗,赠给台南大学博物馆典藏。二、世界最好的长诗之一【观海】此首长100多行附诗文数百字的长诗,刻在海南甲级观光区也是刻在地球海边的巨石上,经查证此诗是刻在地球巨石上最长的一首诗,因此可视为诗世界的〈金氏纪录〉;曾引起大书法家王仁钧教授也以书法写此长诗送给我,并说对此诗至为感佩;再就是现代抽象大画家张永村更由【观海

  • 文章他從容自在,我却悲傷異常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丁肇中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丁观海 追思悼文 家庭教育 科学启蒙

    民国六十五年七月,山东日照县的丁肇中博士,以高票当选中央硏究院第十一届院士,成为当时该院最年轻的一位院士。同年十月,丁博士又以发现了新质子「J」而荣获一九七六年诺贝尔物理奖。他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世人皆知;但他早年的成长过程,一般读者可能比较陌生。本年二月十九日,丁博士的父亲丁观海敎授(在台大土木工程学系退休)不幸病逝,他在返台奔丧期间,写下这篇悼念文字,忆及他的家庭敎育,特别着墨于父亲对他走向科学硏究之路的启蒙与影响,父子情深,跃然纸上。原文系以英文

  • 文章周于仁與臺灣文獻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3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71-03-01
    关键字: 周于仁 澎湖志略 澎湖通判 十六韵 观海 《台湾文献》

    继以吟咏,海若情形,不啻接于目,非仅悉于耳,而向所读台湾表文,今犹记忆者,一一脗合,因以大豁于心,不禁拍案称快。爰付之梓,以与天下之未得观海者共览焉。惜作记者姓氏不传,不得与此书共垂不朽,亦歉也!时雍正十年壬子嘉平二十有二日,知将乐县事,蜀安岳周于仁仙山甫书于凝香堂。」按渡海舆记,实为「裨海纪游」一书中的一篇,作者姓氏里居,后人考之綦详。今有近人方豪合校足本,对此书撰者版本等,都有精密的硏究。流行的有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的线装本、台湾银行经济硏究室的再印本

  • 文章登大金山古戍观海有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2期  作者:竺桂良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大金山 石浦港 观海感悟 金鸡山 檀头山

    赤足,故又称踝蹄女。高低曲折一城圆,枕畔细听催眠涛。若问蓬瀛如何到?海上的士来相招(21)。(21)海上的士,石浦港中之小型快船,接客沿港观光,或摆渡,限载八人。(却酬)②登大金山古戍观海有感。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