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补充史料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木柵區耆老座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7期  作者:周森惠 出版时间:1985-07-30
    关键字: 木栅区 老年座谈会 补充史料

    十七位年逾七旬的木栅区耆老,六月二十五日上午在台北市文献委员会擧办的寻根座谈会中,畅谈木栅的古往今来,有助充实台北市的文献史料。木栅区耆老座谈会在木栅区公所擧行,由民政局长兼文献会主任委员王月镜主持,立法委员高忠信、市议员郁慕明、张元成、木栅区长曹重识、里长及五十余位耆老应邀参加。王月镜说,台北市的六个郊区于五十七年改制后划入,文献资料较为有限,去年景美、南港、内湖三区陆续擧办耆老座谈会后,文献会收集的资料相当丰富,希望地方耆老能藉著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

  • 文章附錄:王晉蕃先生記劉桂堂事略遺稿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0-06-20
    关键字: 刘桂堂 史料补充 人物生平

    劉桂堂(黑七)山東費縣人氏。少孤,事母孝。民國以來,沂蒙山區,土匪蠭起,閭閻不安。劉糾合義士李常綱、井得泉、夏興德等人以自衞。參加者日衆,多係土匪之流。其母恐其恃衆爲亂,遂吿誡曰:「汝爲國家効力則可,若背叛國家,爲害地方,連累老母死無葬身之地,則非爲人子者所爲。」後雖被情勢所迫,流爲巨匪,竄擾冀、察、豫、魯、蘇各省,但始終不忘母訓,俟機反正。曾一度任北伐軍先遣軍軍長。二十七年春,由關外竄回山東膠東一帶,魯蘇戰區總司令于學忠,及山東主席沈鴻烈,號召劉氏反正...

  • 文章「臨沂古蹟點滴」讀後補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王仲章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临沂古迹点滴》 读后感 史料补充

    「山東文獻」第一卷第三期,載有路協普先生「臨沂古蹟點滴」大作一篇,文中云:「城北門外有豎立相聯石碑三座,右座雕勒晋右軍王羲之之故里,中座雕勒漢丞相諸葛武侯之故里,左座雕勒晋孝子王祥之故里。」這三座石碑,筆者讀益新街小學時,每逢假日回家,往來於此地,確實記得在城北門外,右墻脚下,豎有諸葛武侯之故里的矮小石碑一座,但左右二碑,因那時年小,就不曾記得有這樁事了。按晋書列傳第三卷,王祥是漢諫議大夫,王吉之後也。王吉卽是他的曾祖父,祖父王仁爲靑州刺史,父王融,公府...

  • 文章讀「再談六一運動」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六一运动 史料补充 历史修正

    本刋第九期(六十九年七月号)中,有韦永成先生「再谈六一运动」一文,读后甚感有史料价値。惟早年「天南王」陈济棠图谋异动时,确曾有扶乩之事。而乩语中原有两语,一为「蒋倒人去」,一为「机不可失」。因前者对先总统蒋公有「不敬」之处,若干人自不愿提及,仅留下「机不可失」一语,此系党国某要人亲吿笔者,当非揑造。后因飞行员黄君驾机北上投诚,余汉谋又通电拥护中央,自是两广局势直趋急下,而和平解决。事后若干人皆悉「机不可失」者,并非事机不可失去,而系飞机不能走失之意。又因

  • 文章欣讀「山東文獻」記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山东文献》 读后有感 史料补充 读者来鸿 纠谬

    出版承赐赠一册时,拜读之余,更为赞佩。虽不愿自诩为「后来居上」,但确与众不同,而资料丰富,编排新颖,自能使人刮目相看也。在拜读后,愿就所知稍加补充,不敢称为更正,用作关心鄕贤史料之参考:㈠褚承志先生大著「近代山东省级敎育行政槪述」中(三十二页)提及「高中理科部主任朱遹孝」,此君系长山人,抗战前,任山东省立第十中学(益都)校长,同文三十六页提及山东省敎育厅长李泰华为邱县人,据个人记忆似为泰安人,不知确否?㈡韩兆岐先生之「民政厅服务纪实」中,在四十八页提到人事处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