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衣着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3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陕西 食物 衣着

    更当别论了。二、衣之部份吃饭穿衣人生大事,在前文中谈过了吃饭,继之耳介绍些穿衣情况,陜省南北幅度较专,诸凡民情风俗,大底依地理之特性分为三大段落,印:陕北、关中道、与陜南。在此三大部分中,如民之衣着型貎与所取货料上,均有因地而异的不同感?让我们还是自北向南,先从陕北说起。陕北地处高原,地货生态,雨量气候,均有较大之差别,并受农作物及森林资源缺乏之影响,而不能与陜南普逼习尙纺织作比论,但陕北之纺织技术则超乎陜省其他各地甚多,试观楡林所出之毛毯及纯手工编结之地

  • 文章故鄉習俗雜憶之三——平居生活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79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衣着 旗袍 士农工商 民国

    壹、民初的衣着从淸代到民国是两个绝然不同的时代交替,有异于以往的改朝换代,不但是政体的变更,也是社会的转型,但移风易俗,不能一蹴可几,所以其中有个缓冲期,民国成立以迄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民国十六年)是个缓冲时代,以后逐年在无形中迈向新潮流的时代。表达新旧社会型态如何不同,最容易的莫过于观察一个人的衣着衣着是个人的外表,是人的个性可以看见的一面,如他喜欢古老的衣服,表示观念守旧,如果他仪容整洁,表示他很注重礼仪。我们知道民国以前是满州人统制的「大淸帝国

  • 文章杜月笙的趣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萬墨林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饮食简朴 衣着服饰 坐飞机 南京算命 飞机夜航

    不高。上海人所谓「着」,是即为国语之谓「穿」。所谓着是威风,也就是说一个人衣着华丽讲究,自然而然会增添他的气派,而在『人要衣装,马要鞍装。』的现实社会中发生威风作用。民元前后,杜月笙先生的衣着是一顶鸭舌帽,一套短褂裤。不久以后便换上了一袭长衫,一袭长衫自此成为杜先生的制服,充其量亦不过在遇有典礼大场面时,加上一件马褂。据笔者所知,他在若干有中国官员在场的外交场合,偶或也穿一二次西装。比如说抗战以前蒋廷黻在上海招待苏联大使,杜月笙先生便愁眉苦脸的穿上西服去躬与

  • 文章萬年皮鞋與貂皮大衣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丘秀芷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衣着服饰 日常生活

    而且不为别的,只为了光着脚被鐡钉刺一个小洞,就得破伤风病亡,眞可怕。从此,我不再光着脚了。除非下田里头做事或下溪里捉鱼摸蚬(放假日,我和姊弟都要帮忙做田里的事)。由于童年、少年都没穿过花衣服,因此成年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不敢穿花衣服,更别说大红大绿的了。选衣着总是素淡的颜色,唸大专时都如此。一直到走出校门,到中部一所中学敎书,我仍然不敢穿色彩太鲜丽的衣裳,鞋子也总是选式样最保守的低跟鞋。这时,我国的经济开始起飞,一般人家生活都渐渐宽裕起来,我的学生们在校

  • 文章乡村衣着与女红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1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乡村衣着 女红 针线簸簸 镂空花针筒 顶针子

    鄕村衣着与女红,形色不一,分述如次:冠:一般人头上包白帕子,白帕子分三尺,五尺;用五尺者,社会地位较高,如码头上当家管事之流。白帕最忘被人取去,争吵之际若被对方取去帕子,是为奇耻大辱,可能因此动武或吃讲茶。瓜皮帽,是读书人所戴,塾童所戴,大爷们所戴。顶子有本色,有红、有蓝、有白;蓝白色为有服者用。受过新式敎育者常戴博士帽,以示新异。祖父辈人,带毛线帽,冬天可以拉齐颈子,面部开洞。鸭嘴帽以场上人戴用较多,假哥们尤喜欢戴,把鸭嘴翘上天而且歪往一边。妇女已嫁者

  • 文章 (论述)竹篱笆内的多元文化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8期  作者:趙夢蘭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衣着 旗袍领 西装头 方言 面食

    个人居住台湾竹篱笆眷村多年,对于竹篱笆眷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现在竹篱笆眷村早已拆除,但回忆中总是些眷村事物。由于竹篱笆眷村人来自大陆各地,各种地方风俗文化述之不尽,仅就所及略述一些糢糊记忆:衣着打扮民国三七、八(一九四八、九)年来台的军民们都是青春壮年,来自大陆各省地区,有着各种民俗文化背景,而大陆地域广阔人民众多,来台一旦聚集一处(分住台省各地约三百多个眷村)在眷村内,不说话,仅看衣着打扮就可分辨出来自南方或北方地区。眷村男士们都是军职,军装制服比较

  • 文章热河人的生活习惯(一衣着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2期  作者:劉仲平 出版时间:1969-06-30
    关键字: 生活习惯 热河人 衣着习惯 得勒 鞋袜

    故生活习惯上,常与温带或接近热带之人们,多有不同。本文拟去其大同,而描述本省人生活习惯上与各地相异之处,特从热河人的衣着、飮食、居住、行动、育幼、娱乐、语言、信仰、年节、交游、集会、技艺、合作、交易、传授、东伙、家族,赌傅、宗族、忌讳等二十项,分别略述之如后。一、热河人的衣着㈠穿着是亮家当热河人称衣着为穿戴,是包括着衣服、鞋袜、束带、帽子、佩戴、首饰、发型等而言,因为地方上尘土多,讲求衣着整洁,更得包括掸刷一项。热河人喜欢穿,认为穿得好,就等于把自己的财富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四十九)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8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7-08-10
    关键字: 衣着 木屐 稻米 粽子 果品 农产品

    光復後,我們在到台灣時,穿著的西裝、長袍馬褂。婦女則各式的旗袍。本省受了習染,男人和女人亦多受影響,加以改變。有關鞋著,上面曾說過省民無論家居外出,兩脚多是拖着一雙木屐。我們入境問俗,亦被同化穿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木屐,也很有趣味。我們對住的、穿的固然是與大陸上的大有差異,雖然大家都在力求適應,但是處處意味著都成爲「他鄕之客」了。台灣土地肥沃,米稻一年兩熟,每日三餐,皆爲米飯。所以在食的方面都能適應。台灣因爲農產豐富,在水稻收穫時,更用米製成粉條或米粉粿。稻...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四十八)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7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7-06-10
    关键字: 异乡 日式房屋 飞机 榻榻米 衣着

    除日式房屋外,本省的平地屋式,则多从闽粤,由于地震台风甚多,所以屋多平低,但建筑极为坚固。屋脊之上、或立木偶、作骑马弯刀状,传可压煞。巷口每有石立,刻「石敢当」三字,意在辟邪,大陆亦恒见之。渐渐地改变,将日式的房舍逐渐淘汰。从水泥钢骨的建筑开始后,高楼大厦纷纷建造,近年来已将过去的市容完全更易。关于衣的方面:本省气候,热多于寒,尤以南部为然。所以各节衣着,多能从简。毛衣一袭即可过冬。服装式样,随时更易。昔日男子,短衣过膝。日据时代,和服输入本省,但民间多不

  • 文章故鄉過去的衣與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李玉璽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故乡衣着 交通路线 交通工具 相关概述

    壹)故乡之衣故鄕——昔阳在过去的衣着,十九是棉制品,其他绸缎、丝绒、毛呢等,虽然也有,但数量极少。而本地既不产棉花,又没有纺织机关,所用的棉花棉布,都是商人从河北省的赞皇获鹿运来的。原来的布疋都是白色,人民买了之后,根据自家的用途、需要、与喜好,送到染坊,染成各种不同的颜色。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染成灰色,再深一点就是蓝色,更深一点就是家鄕所称的靑色。也有商人染了各色布疋,卖现成的。至于棉花的用途,部分是做棉衣裤和棉被中夹的絮头。部分是妇女用来捻成棉线,作为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