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行船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橋之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9期  作者:駱駝橋人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宁波 河流 行船 技术

    的人氏好像比我们甬人行船的技术要高明,所以你要做掌船老大,必须要说上几句绍兴话。有两艘船,由相对方向摇橹而来,两船同时摇近石桥,此石桥孔道只能容两艘此型木船挨身而过,等到两船老大的视线同时发现对方时,船距已近,因此两位摇橹老大同时大喊:「勿好哉!勿好哉!要掽哉!要掽哉!扳牢!扳牢!」。因为时间不容,已经太晚发觉,结果还是掽撞。虽不严重,终也有所损坏。因此,两位老大又同时说出:「好哉!好哉!那末好哉!掽坏哉!掽坏哉!」莞尔之处,是在两船未撞之前,两位老大都喊着

  • 文章黄河壶口旱地行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石全正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黄河壶口 旱地行船 历史回顾 经济发展

    瀑布下游七郎窝,装货继续下行,人们将这一笨拙方法美名曰「旱地行船」从而解决「旅客含愁望渺然」解决了船只通过壶口的问题,但每日流经壶口的船只最多时达数十只以上,每拖一船和货需劳力四、五十个,牲畜十数头,往往因为抢运而发生斗殴,或滞运影响下行。清代唐熙年间,经过协商由壶口山麓的中市、上市、南村、留村。南原、故县等六村,组织了一个「六股头」搬运组织。这个六股头名称有两个意思,一层是:由六村各选出股头,负责安排本股村的搬运活动、收益分配、催交「甲总粮」(税收)。另一

  • 文章見義勇爲的新加坡楊人月鄉先賢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41期  出版时间:2003-02-28
    关键字: 三山季刊 杨人月 行船 济美行 汇兑庄

    新加坡福州会馆《三山季刊》31回,记会馆前主席杨人月文章,最后“望往后知悉者能提供更详尽的资料……能为会馆先贤作完整的史料记录”。本刊正好在编组“抗倭”篇幅,记起-“杨人月先生在日寇侵入新加坡前,杨人月在丹戎巴葛附近(今日的寅杰游泳池)兴建了一个防空壕,让该区居民及同乡躲避日寇的轰炸”。也是“抗倭”事迹。至于,杨先生一九一一年随其父亲由福州南来新加坡……杨人月在进行“行船馆”的生意外,同时开设汇兑庄,也在香港、上海、福州开设汇兑庄。福州汇兑庄设在南台坞尾

  • 文章碼頭文化對九江民俗的影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8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5-02-15
    关键字: 船舶制造业 行船礼仪 码头号子 特色餐饮 西俗东渐 北俗南传 各种禁忌 追逐末利 侈靡享乐 反封建反传统色彩

    风浪的摔打;二是讲究美观,注重修饰,把船打扮得漂漂亮亮;三是祈求平安和富裕,特别重、“吉利”两字,处处体现礼仪和排场,并呈现出码头人特有的造船信仰。行船之始的起锚、拔篷或摇橹,旧时都有行话相伴,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行船礼仪。因现今的机帆船或轮船,一是电动化操作,二是基本上不挂风帆,但这些老习俗仍让从事航运业的人们信奉著。除了行船之始的礼仪外,其实在行船途中还有许多礼仪程式。如船在江(河)上航行,当两船相遇时,一般是大船让小船,顺风航让逆风航,同时逆风船,橹前船礼让橹后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