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蛐蛐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述家鄕童年的玩意——關于動物部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童趣 儿时回忆 蛐蛐 斗鸡 玩具

    童年爲人生的黃金時代。在此時期,兒童充分表現出好玩的天性。所玩的種類繁多,因時代與地區之不同,而玩意也有別。茲將本人至今記憶猶新的家鄕一些動物方面的玩意,追述如後:一、螞蟻大戰螞蟻是一種聚族而居的小動物,富於合群性,戰鬥性;大槪有黑色與黃色二種,有嚴密的組織,統一的指揮,大的爲王,發現食物,或遇有敵人侵犯,便馬上報告蟻王,蟻王便率衆奄勇應戰,或合力搬運食物,都是浩浩蕩蕩,萬衆一心,前仆後繼,死尸累累。兒童卽利用螞蟻此種特性,故意堆置食物,尋找黑黃兩種螞蟻...

  • 文章蛐蛐

    来源期刊:《浦東》 第55期  作者:秋聲 出版时间:1989-01-15
    关键字: 蟋蟀 蛐蛐 虫谜 市场交易 喂养方法

    據來自上海報導,近來上海掀起一股玩蟋蟀之風,且有越吹越盛之勢。據說在上海一千多萬人口中,目前有一百萬名「蟲迷」。而上海市內玩蟋蟀也有兩處「聖地」:一處是江陰路著名的花鳥蟲魚集市;數百公尺長的一條窄路上,擺滿了各種蟋蟀、泥盆、鬚草,選購者和看熱鬧者人頭鑽動;蟲聲、叫賣聲和討價還價聲,譜成了一曲喧鬧的交響樂。另一處是新闢不久的瀏河路蟋蟀市場;這條長僅二百公尺的路段,攤檔達二、三百個,每日的人口流動量超過兩萬。據非正式統計,上海蟋蟀市場每天至少有十幾萬隻蟋蟀投...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66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3-12-10
    关键字: 蛐蛐 身体称呼 扬州方言 孩童称呼

    己、虫豸方面(续)十、蛐蛐——(读屈屈)最后提出的虫儿,就是蟋蟀。它是人们最珍爱的昆虫,不独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时多提起它,许多高官富绅也多喜爱它,饲养它。它的形状不使人生厌,褐的颜色,光泽的身体,有纹的翅,八字左右分开的尾,一对细长摇摆的触须,全身整齐匀称。善跳、善鸣,而且又善斗,这是它的特有技能,也是人们饲养它的主要原因。人们爱英雄,它是虫类的斗士;人们爱赌博,它是决定胜负的工具。谈到饲养蟋蟀,瓦盆、食碟、茜草、过笼、……各种玩意,争奇斗胜,不胜列举

  • 文章蛐蛐儿、蝈蝈儿、三叫驴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王野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蛐蛐儿 蝈蝈儿 三叫驴 蟋蟀 螽斯

    蕴含着无限的思鄕情意,以及那忘不掉的国恨家仇。于是过去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便涌上心头。记得在私塾读书时,一入伏天,学房(私学舘)便开始放伏(暑)假,这是儿童们最高兴的季节。有时邀三五同伴,去荒郊野甸玩耍,或到小河沟旁捉鱼虾、签蛤蟆(靑蛙),高梁地裹打乌米(高梁黑穗病,可食),菜园、豆地边抓扁担钩(一名蟿螽、一名螇蜥)、靑头愣(蚱蜢,蝗虫的一种)、刀螂(螳螂亦作螳蜋)。儿童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叫的昆虫,特别是蛐蛐儿、蝈蝈儿和三叫驴。蛐蛐儿:即是蟋蟀。古今注:「莎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