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虎方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俗源流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族人 地方风俗 文化 民间传说 歌谣谚语

    殷代甲骨文中有「」和「」两个字,前字为。按当时文字运用规律,凡字右加「□」或「邑」的皆为国。因此,「」为虎方说明中华大地上曾有虎方国。《左传》中把虎方又称为为「夷」。从古代把天下分为中原、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五之民」的情形看,虎方夷是东夷人的一支,或者说是东夷人中有一个以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这支东夷人中族的居住地域,经史学界多年考证,认为在今苏鲁交界处具体地说,居住在莒族、郯族之南,淮杨二府滨海地区的淮夷之北。由此可见,这个地点

  • 文章(劇談)寧波的京班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1968-04-01
    关键字: 宁波 京戏班 地方曲艺 南派武生王

    在宁波登台演唱,时间较久,卖座较佳的伶人,先后有王辰、金少山、李万春、张如庭、陈鹤峯,以至厉彦芝领导之厉家班。仍就记忆所及,约略述之:先说王辰,王辰在北方初无藉藉名。到上海鬻艺,仅能在第二轮戏院登台,惟其艺事确有独到之处,故虽在闸北更新舞台,连唱数月,吸引不少观众。惟以当时习尙,已在第二轮露脸者,无法立即改入第一轮戏院演唱,乃由宁波天然舞台——其时台址在右营巷。邀请献艺。王辰除豢养猴子一只外,别无嗜好,专心艺事,近乎书(戏)呆。不菸不酒,不食大荤

  • 文章宁波的端午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期  作者:子匡 出版时间:1968-06-01
    关键字: 宁波 端午 地方风俗 端午老虎 民俗

    时间过得眞快,转眼又到端午节了。我年年端阳,常要一温三十年前在浙江宁波搜集「端午老」的旧梦。今年还是丢不掉这一颗童心。宁波端午老,是彩色的版画,祇流播在宁波的民间,必须在端阳之前些日子,方才有人来印刷出卖,平时不容易买到。端午那天,宁波家家户户,差不多都买这民俗版画,有的祇给孩子们嬉玩;有的把牠张贴起来,那含有辟邪迎祥的意思。端午老,画面有一百多种,每种不相同,却离不开孩子和老,大体可以分成一一孩;一二孩;一三孩,一四孩;二一孩;二

  • 文章淺談墜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馬濤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山东梆子 地方戏曲

    坠子遍及整个中原黄河流域的北方,平常大家惯叫河南坠子,经考证河南坠子确为一般坠中的鼻祖,以后又有所谓「山东坠子」要皆大同小异。吾鄕民间的坠子,多叫「玉坠」(并非道情),有点土儿土气的,当然没有京坠气派,尤其土话连篇,然唱唸俱佳,迎合俚俗,多能吸引观众,情不自禁的使人阵阵入迷。例如开场词:「说的是那道诗书,表的是那门文词?俺说的是墙上画马不能骑,骆驼拉磨赶不上驴!又言的是高高山上一幢碑,有个老头他姓崔,他大儿名叫崔腿粗、他二儿又叫崔粗腿,人家都说崔腿粗

  • 文章鄉土滋味

    来源期刊:《浦東》 第49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87-07-15
    关键字: 早餐 地方小吃 笋干 八宝饭 老虎灶

    化,被目为最富滋养的冬令食补。烧饼、油条、豆浆起家于中和鄕萤桥,一度成为当地享名特产,而后扩及全市,每多仍以来自中和为号召,今已进入观光饭店,博得国际人士欣赏,誉为美味中国牛奶、吐司、亦不多让。笋干腊鼓声催,岁聿(农历)云暮喝过腊八粥,就是此间地特色尾牙宴,这一餐鸡头相对有炒鱿鱼危机晚餐并不好受,和我们大陆当年新正初四夜晚接财神不被呼名叩头的失业际遇相等,同样的甘苦滋味,接下「送灶」,把「福德正神」灶家老爷送上天庭,祈求祂上天言好事,等述职返任「下界

  • 文章山郊游追记(附七律二首)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20期  作者:郭宇虹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龙虎山 母亲节 游记 同乡 地方文献

    丙寅孟夏母亲节,邀理事长杨先生及天摩,静宇,若水,砚香,石如,登云,孑民,楚璜,克晋,树益,慕唐,云衢,敬全,天民诸鄕长同游台北市龙山野餐,惜有公私事繁,未能参与,亦美中不足。人生难得淸闲,何况踏靑郊游,因思雪泥当留鸿爪,泥慕唐撰「龙山游记」以纪其盛,文章淸新,婉秀,曲丽,佳构也,已在宿迁季刊十九期刊登,克晋鄕长附注云:「其他诗文另行汇集下期刊登」。此乃艺文活动之一端,仅游记一篇,不足以尽 诸公文釆风流,宇虹适忝司此游之事,不揣谫陋,勉拟二律,藉抛砖

  • 文章门焗蟹饼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34期  作者:文/馮靜 陳曉燕 圖/李宗澤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虎门焗蟹饼 地方美食 食俗专家 招牌菜 制作方法

    前世」:家常惹味菜度过七月的休渔期,八月的门海鲜愈加肥美,包括当地出名的焗蟹饼也到了正当吃的时候。据东莞食俗专家张铁文介绍,当地渔民将盛产的膏蟹、肉蟹打捞起来,取当时有限的食材如陈皮、鱼肉、生粉等混合在一起焗制。因当时蟹多、鱼多,反倒鸡蛋和猪肉成了「奢侈品」,所以当时家庭制作的蟹饼与当今以「味」论道的门焗蟹饼有着质的区别。家常焗蟹饼既好「送饭」,又十分惹味。据饮食大家蔡澜介绍,焗蟹饼吃得差不多了,还可以用勺子把钵内粘底、微焦的薄薄一层蟹饼刮下来

  • 文章年的历史故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63期  作者:林石梧  出版时间:1998-03-01
    关键字: 虎年 历史故事 商高宗武丁攻克鬼方 春秋时诸侯会盟之始 清顺治帝崩康熙帝即位

    为百兽之王,是权力与威望之象征。背熊腰,喻身体之魁梧强健。生龙活,喻无限之生机活力。如添翼,喻借力使力之强劲。啸生风,喻豪杰之奋发有为,龙腾跃,喻勇士之意志昂扬。降龙伏,喻战胜强大之势力。以上成语,皆言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坚强活力勇敢进取成功之精神。愿国人虎虎有生气,共策两岸和平统一,民族复兴之大计。民国八十七年,岁次戊寅,属。特将三代以后发生之历史大事简述如次:一、夏寒浞弑相自立为帝西元前二一一九年(壬寅)寒浞是夏代有穷国君后羿的宠臣

  • 文章浙东各县的地行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凤扬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地方行业 临海人卖灯心草 乐淸人卖糖 永康人打小铁 绍兴戏 金华火腿出东阳 游人卖小猪 仙居人卖虎骨膏和东洋参 黄岩人卖草帽 绍兴师爷

    兪家的店号叫「龙东酱园」,经营酱、酒两样生意,养有母猪二百余只,分号遍及杭州、金华、兰谿、仙居各地,所以又有「龙游小猪出东鄕,东鄕小猪出兪家」之谚。仙居人卖骨膏和东洋参——仙居位于括苍、天台两山之间,是一个多崇山峻岭的地,老经常出没其间,但是仙居人卖的骨膏是假的,其实祇是牛骨膏而已。他们都头戴毡帽或海帽(带耳罩的黑绒帽),担头上一头是骨标本(其实是小水牛骨),一头是骨膏和东洋参,他们扬言仙居出产老,家里兄弟众多,皆以打为业,买者若不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