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蕲春县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的魚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1期  作者:張過 出版时间:1984-04-10
    关键字: 蕲春县 故乡

    「江流曲似九廻腸。」故鄕蘄春,縣城雖然貼近長江,那裡的江流,沒有九廻腸那麼曲折,但也不像「千里江陵一日還」般的水流急迅輕快,因爲長江的形勢,出了三峽,直到湖北東部入安徽省境,除了田家鎭,再看不到甚麼奇巖險隘,水流一直平緩,可以航行各種式樣的木船。到達蘄春,江形雖然也是曲曲折折的,因爲水平面寬廣,兩岸距離有四、五公里,從南岸到達北岸,木船渡江來往一趟,常需航行一個上午,江面九廻,流速並不怎麼迅急。走出縣城南門,步抵江沿,一塊巨石,方圓數十丈,橫磊江心,形成...

  • 文章蘄春楊氏重修家譜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蕲春县 杨氏宗谱

    木有根、根深則枝繁葉茂;水有源,源遠則川大流長。氏有譜,國有史,其理與木根水源同,氏譜敍述宗支繁衍,旨在激發後代子孫,啓孝敬之思,繼志承烈、光宗耀祖;國史記載隆替分合,砥勵全體同胞,秉忠貞之志,犧牲奉獻,衞國安邦。氏譜乃國史之基石,國史乃氏譜之大成,兩者一體兩面,密不可分。我弘農郡楊氏,在地緣上,追溯到中原地區的河南、山西,乃至陝西、山東一帶;在血緣上,則出自姬周、聖君文王的後裔,當然更是中華民國共同始祖,軒轅黃帝的嫡傳。周宣王之子尙父杼公,受封楊侯(唐...

  • 文章高氏九修宗譜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7期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高氏宗谱 蕲春县

    夫水有源,無源則流不遠;木有根,無根則枝不茂。在家族言,要維持水、源遠流長,枝繁葉茂,惟有勤修家乘不爲功也!宗族之有譜牒,猶國家之有史册。國史載治亂興衰,宗譜記世序昭穆,無家族不足以成國家,無國家不足以保宗族,由來宗譜與國史並重,有宗譜,俾先祖至後裔皆朗朗在目矣。據族史源流記載,高氏系出齊太公六世孫文公公子高之孫徯苗裔,徯公爲齊上卿,與管仲會合諸侯作戰有功,齊桓公命徯以王父之字爲氏,自此吾族奉徯公爲高氏始祖。徯公食祿於盧地(卽今山東省長淸縣西南),世爲齊...

  • 文章蕲春县农产品集锦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2期  作者:祝和忠 杜定啓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蕲春县 农产品

    本县土壤肥沃,常年日照充足,气候温暖,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适宜于苎麻生长。现主要种植大叶青、黄尖、红荪子等深根型中熟品种,年收三季;高产麻地全年亩产可逾五〇〇斤。蕲春苎麻具有纤维支数高,拉力强,色泽光洁,斑疵少等特点,原料麻及加工制品历来行销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市场。八十年代影响更趋扩大。日本大仓商事株式会社指名订购蕲州南门纤维厂加工出口的麻条,并订有长期供货合同。二、水葡萄米在繁荣的稻米家族中,蕲春县出产一种稀有珍贵的水稻品种,名曰:「水葡萄米」。经湖北省

  • 文章采菱采蓮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2期  作者:張過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蕲春县 故乡 张高湾村

    湖北是個多湖的地方,蘄春是個蕩泊縱橫的水鄕。我家張高灣,一名延壽村,在蘄春縣境東端,過河卽屬於廣濟縣。河面不寬,約十餘公尺距離,兩縣交通,全賴一道狹窄的木板橋。奇怪的是,一水之隔,兩岸風俗人情,大異其趣,廣濟縣的人性格開朗,喜歡交朋友,熱情而且文風很甚,蘄春人個性樸拙,守舊缺乏開拓精神,故有「蘄州儍」之稱,我們村莊雖然也有讀書的,比較對河的讀書風氣,總有遜色。河之兩岸,說話的聲調,也逈不相同,河西蘄春縣境,村人說話音調粗重笨濁,全無一點美感,河東廣濟縣境...

  • 文章略談蘄艾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9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1988-10-10
    关键字: 蕲艾 麒麟山 蕲春县

    拜读靑年日报六月八日,第十二版好家庭陈皇仁先生「蕲艾改善虚冷体质」大作,因蕲艾是笔者故鄕(湖北省蕲春县)三宝之一(另二宝为蕲蛇、蕲竹),故倍感亲切,唯陈先生大作有谓「台湾各地均可采集新鲜蕲艾,亦可向中药舖购买干燥艾叶应用………」则不敢苟同。我们试看下列文献有关记载吧:㈠三民书局之大辞典〔蕲艾〕「湖北」「蕲春」出产的艾草。㈡中华文化学院之中文大辞典〔蕲艾〕蕲州所产之艾也。㈢中华学术院之中华大辞典亦作同样之记载。㈣辞海〔艾〕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叶

  • 文章韓信後裔在蘄春,千古疑案得澄清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4期  作者:童德彥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韩信 蕲春县 趣闻 赵氏孤儿

    人多出韩信』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成语,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这证实在人们心目中,韩信和诸葛亮一样,被视为了不起的智囊人物和杰出的军事家!韩信在秦末汉初,群雄并起,军阀混战的局面中,『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扫秦、定魏、掠赵、降燕、破齐、灭项兴刘、统一中国、安定汉室,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公元前一九六年(汉高祖十一年(,被吕后萧何以谋反罪,斩于京师长乐钟室,夷三族。世人以为韩信无后。可在韩信死后两千多年的今天,其后裔竟奇迹般地在湖北蕲春县发现

  • 文章蘄春高氏九修宗譜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6期  作者:陳自強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蕲春县 高氏宗谱 族谱

    源遠者,流自長,根身者,葉自茂,膏沃者,光自燁,此千古不移之理也。我鄿高氏,尙父太公望姜氏之嫡裔也。尙父佐武王弔民伐罪,興周爲首功,賜履於齊,得專征伐。傳六世文公子高之孫傒公,世爲齊卿,功在社稷,澤被蒼生。憲命以王父之字爲氏,是爲高姓之始,以後名人代出,史不絕書。其最鉅者,當爲歡洋兩公,先生於渤海,後建國於北齊。迨支分派衍,族日繁盛,遂分遷遍華夏。有分族於豫章者,爲唐代四世孫逖公,逖公後五世,至宋代宣一公,以進士巡按湖廣,乃定籍於靳春。歷元明又五世,嗣緖...

  • 文章朱元璋的後裔在蘄春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0期  作者:鄭伯成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朱氏 朱元璋 蕲春县

    湖北蕲春县大同镇的大桴村、柳林村一带,百分之七十的人为朱姓。据地方史料和朱氏家谱所载,他们是大明王朝朱元璋的后裔,因而被人们称为『帝胄之鄕』。大桴、柳林位于鄂豫皖交界的大山区,出门是山,抬头见山,消息闭塞,交通不便。一代帝王之后,是如何流徙到这飞禽走兽的王国之地来的?说来话长——一、荆府西迁朱元璋登基当了皇帝,国号大明。朱元璋死后,由四子燕王即位,燕王又传位于仁宗。仁宗皇帝生有九子,第六子是朱瞻堈。宣德四年,朱瞻堈被封为荆宪王,建府于江西建昌(今南昌

  • 文章西周初期湖北蘄春毛家嘴干闌式建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4期  作者:林會承 出版时间:1987-07-10
    关键字: 干阑式建筑 蕲春县 毛家嘴

    年代:西周早期(约距今三千年前)座落:湖北省蕲春县水塘中类型:干阑式建筑特质:足以代表长江流域早期住屋形式的建筑模型比例:一比三十尺寸:一五二乘一四八(公分)材料:建筑体—树枝、竹片、棕梠基地—普利龙、纸浆、石膏、染色木屑水面—透明压克力板、赛璐璐纸、泡棉制作主持人:林会承工作人员:(主要)姜乐静、朱雅芬(协助)张廷营自古以来,中国便以秦岭、淮河为界,形成两个极不相似的地理区。秦岭、淮河以北,简称「北华」,其内又可细分为黄土高原和内蒙古两个区域,黄土高原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