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蕉岭县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逢甲生先與蕉嶺詩話(上)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丘式如 出版时间:1981-09-30
    关键字: 丘逢甲 蕉岭县 诗文

    记录起来,可以成册。当他台湾抗日失败,全家搬回蕉岭。蕉岭县东门外东山村,是蕉岭丘族聚居的地方,他全家由台湾搬回来,必经过东山村,族人听见他要到来,作盛大的欢迎会,全族父老都请他全家人欢宴。东山村座东向西,踞地一方,地方辽濶,远景优美,妇女樵采,不须经过别姓的山场,妇女出城买卖,不须经过他姓的道路,而且水圳畅流,一年都不怕旱,由全县来说,是个最好的,有个「头东山」的盛名。当东山父老欢宴先生全家人后,曾导他偕游全村,他游后,很感觉满意,表示愿在此地寻地建屋,作

  • 文章蕉岭县地理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90-03-31
    关键字: 蕉岭县 地理志 疆域 地质 山川

    一、疆域吾邑蕉岭县(原名镇平)坐落于亚洲板块东南方,在九连山与莲花山(又名揭阳山脉)间的丘陵地,在中华民国广东省的东北,韩江流域的上游。地形狭长,南北长五十一公里,东西寛卅九公里,面积约九百七十八平方公里。东面的石际鄕,高思鄕,与梅县的松源鄕和隆文鄕相邻,西面白马鄕、徐溪鄕,与平远县的东石鄕相接,南面的金沙鄕、金丰鄕,与梅县的石扇鄕、梅屛鄕及白渡鄕接壤,北面的广福鄕、石际鄕,与福建省的武平县相连。位于东经116°01′~22′,北纬24。25′1~533

  • 文章文韜武略談蕉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黃漢英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蕉岭县 人杰地灵 山川毓秀

    时代蕉岭文进士有蓝奎博士、林孔焕等计十四名、其间钦授翰林有赖以潜等二名。2·武进士徐家祺等计九名。3·文举人杨敏树等九十名。4·武举人徐勔堂等计廿六名。5·县知事黄 兴等计卅七名。6·蕉岭县籍县长王竹修等计十九名。7·蕉岭县将军,经政府任官者黄延桢等计卅名。未经政府核阶代理者刘拔青等十二名。详见下列名单:(一)蕉岭县历代文进士蓝奎博士、林孔焕、黄观清、杨方岳、林杨华、林健学、钟标锦、黄骧云、徐霭南、钟孟鸿、丘逢甲、徐德钦。钦授翰林—赖以潜,钟晏林。(二)蕉岭县

  • 文章回忆我的家乡——蕉岭县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丘式如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蕉岭县 县境位置 建制沿革 学校教育 风景名胜

    南海郡,郡设六个县,岭东一带为揭阳县。两汉时代,照行这个制度。到了三国,广东属吴孙权,南海改称广州,县名照旧。晋朝时代,揭阳县县名被取销,脱离广州的统属,在现在的潮安县设义安郡,所辖各地分设海阳、海宁、绥定、海潮、义昭五县,蕉岭属义昭县。南北朝的宋朝时代,沿用晋制。传至齐朝,把义昭县所辖的地区,增设程鄕县、义安郡乃成六县。程鄕县的辖境包括现在的梅县、蕉岭县、平远县和丰顺县。到了隋朝,义安郡改称潮州,原设海阳、海宁、潮阳、绥定、义昭、程鄕六县,取消绥定、义昭两

  • 文章台北市蕉嶺同鄉會選出第十七屆理監事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39期  出版时间:2012-03-01
    关键字: 蕉岭县 同乡会 会员大会 理监事联席会议 选举名单

    (本刊訊)台北市蕉嶺同鄉會於本(101)年元月廿八日及二月十一日分別召開會員大會及理監事聯席會議,選出本會第十七屆理事長、副理事長暨常務理監事,茲將當選名單如次:理事長:張世偉副理事長:謝森發常務理事:戴健樞、羅秋昭、徐國祥理事:鍾如海、徐孟發、黃尚榮、徐菊珍、廖漢權、陳應鑫、徐桂盛、湯富龍、林孝慈、丘亮實常務理事:曾光監事:鍾志遠、徐旺台、徐慧康、林卓璿總幹事:鍾如海暫代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