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蓬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林文忠公之楹聯(續上期)

    来源期刊:《闽聲》 第32期  作者:里人 出版时间:1969-04-15
    关键字: 林则徐 楹联 病榻

    未知得达与否,而公所惠寄之联,则早已装治完美,悬诸杭州三桥址新宅中,众目快瞻,且脍炙人口矣。少穆督部,本工为赐答之语得者往往矜为家寳,盖于称扬中,更能雅切其人,非泛泛作谀词者也,如吴中赠石琢堂前辈云。「陶镕梓里三千士,领袖蓬山二十科。」时石掌敎苏州之紫阳书院已十余年也。关中赠杨宗峯中丞名飏云,点苍南去钟英地,太白西来建节天。」杨以滇人开府陕西也。恩县赠陶访云同年镕云「河淸想见官如水,宦久眞知县是恩。」赠巡捕官吴淸士廷榕云,久许匡刘成国器,肯将屈宋例衙官。」赠

  • 文章埔里見老校長憶母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6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4-11-01
    关键字: 小学 学校教育 校史 往事回忆

    自从卅九年五月由舟囘师返台时起,即阅读象周开福、马静斋两位老先生之诗文,而「警察之友」每于图书室中阅览,未审发行人马静斋老先生,即母校鎭北蓬山小学老校长,读其诗,固先执辈人物,读其文,却年轻活泼,朝气蓬勃。本年三月一日上午,正在办公室办公,有一鄕音浓重、童颜鹤发老翁前来处理退役少校周永伟之善后,当初他向承办人表示系周之姑丈,并问有否黄影帆其人,因该项业务我办之有年,后转交同事杨君之手,奇之,离座前询,老先生持同鄕月刊乙册及张主编所书吾名,答即本人

  • 文章岛风情画 渔樵乡土歌(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6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渔樵 乡土歌 诗词 山川风土

    先生于盐官(海宁)州署,展诵之余,叹诗画兼妙,神往旧游,题跋四首,兹录其二:一声樵唱海天东,赤水丹尺幅中。忽忆秋风残照里,新霜初染桕林红。又锦篇一诵一徘徊,想见王孙绝世才。春雨挑灯还读画,引人清梦入蓬莱。邑人倪劢,其祖象占尝著《蓬山清话》一书,记邑中川、风土、掌故甚备,与《樵歌》有异曲同工之妙,感赋十二首,亦录其二:非同蜃气幻楼台,一曲湘灵缓缓来。读尽诗中都是画,数峰青映海天开。又象山山象象蟠如,卅六同名纪广舆。《清话》一编叨鲤对,土风端藉辨虫鱼。

  • 文章古驛道尋迹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9期  作者:唐靜豐 出版时间:1995-02-15
    关键字: 古驿道 舟山 传说 菜仙岛 史料

    相传秦始皇命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途经舟,曾沿舟岛上的一条古驿道到达三江口下海去「菜仙岛」……。徐福有无经过古驿道,有待专家论证。然不容置否的是舟岛上确实有条古老而又纤秀的驿道。此古驿道源起舟市马岙鄕三江口,蜿蜒至定海城关北门文化路,全长十四公里。是定海县城通往岱、嵊泗、宁波、上海等地的陆上必经之路,是民间经商、信息传递、官方文书送达等唯一的捷径要道。古驿道弯弯曲曲穿越在绵绵羣峡谷之间,地势平缓,沿途风景优雅秀丽。道旁小溪流水淙淙,靑树木

  • 文章淸代象竹枝词反映的民俗风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7期  作者:楊成■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象山竹枝词 民俗风尚 岛樵歌 迎神赛会 东门竹枝词

    在淸代民歌竹枝词兴起之时,宁波府属象县是盛行的地区之一,它在浙东仅次于鄞县(今宁波市区及鄞县)。著名的有象钱沃臣的《岛樵歌》、《岛渔歌》,沈观光的《西沪櫂歌》,陈秉元的《石浦竹枝词》,王植三的《东门竹枝词》、《彭姥村农歌》,陈得善的《东陈田歌》等等。它们无论是渔歌、櫂歌、樵歌、田歌、农歌,都是以竹枝词的曲调进行歌唱的民歌;语言表现形式都似七言绝句诗: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般都以吴语方言押韵。其内容都反映了象县海滨的民俗风尙,含有强烈的地方色彩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