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5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与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1期  作者:劉煥文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萧国 萧城 介绍

    周武王伐纣灭商,封徽子启于宋,今豫东、皖北及徐州一带,均为宋地。春秋时代,宋封微子孙大心为宰,曰叔大心。所以段赓瀛先生在县县志序文中说:「之名自鲁庄二十三年,叔朝公始见书于春秋」。,古之国也。其名称由来,见东周列国志:「周庄王十三年,宋鲁战于长勺。宋将南宫长万被鲁庄公射中右肩,扑地被俘,解回鲁国,旋释归。宋闵公戏之曰:「始吾敬子,今子鲁囚,吾弗敬子矣」。长万大渐,嗣遂弑闵公。以闵公从弟子游为宋君,尽逐戴、武、宣、穆、庄之族。群公子出奔于

  • 文章耀南传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0期  出版时间:1976-07-10
    关键字: 萧耀南

    耀南字珩珊,湖北黄冈之望族也。生颖异,读书具大志,稍长,投笔从戎,会张文襄在鄂设将弁学堂,光緖辛丑,公考入肆业,三年业成。公初入行伍,充护军左旗第二营唢官,翌年兼充幇带,并本军随营学堂敎员。丙午闰四月,奉命入都,充练兵处一等科员。明年,充军咨处第一司一等科员,补正军校。又明年,江鄂会操,记大功一次。宣统元年,调本处总务厅一等科员,旋补科长。是年冬,调充第三鎭正参谋官,始入大总统曹锟幕府前席运筹,倚重极殷。明年,本鎭校阅登录劳勋,升补协参领,又因勦匪有功

  • 文章顾冈与他的『上侍郞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顾冈 萧振 历史 上萧侍郎书

    北宋、南宋之交,平阳江出了一位著名的人物振(一〇八六—一一五七)。他字德起,幼年好学。二十岁入太学,曾因品学兼优,被推为太学「三贤」之首。政和八年(一一一八)中进士,历任地方官和京官多年,为官清廉正直,政声卓著。南宋高宗即位后,秦桧用事,曾推荐他为侍御史和兵部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副部长)。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宋金议和。丞相赵鼎,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刘大中等积极主战,受到投降派头子秦桧的忌恨。一个人有时不免要犯错误,振由于受到秦桧的推荐

  • 文章萧人萧事”——孟序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王中生 《萧人萧事》

    的行为,可分为一般性的口体之养的养身,以及爱的升华的心意之养的养志。所以对尊长以及对前贤的嘉言懿行,功名事业,能述其事而继其志,以昭于世,而励来兹,循循相因,济济不绝者,都是孝道的实践与发扬光大的无上之举。我学人王中立先生,身出礼义之门,学有专精,孝行素称于众。今则以缅怀其先令堂张太夫人之阃范懿行,并推而编辑我县前贤之功业著述,足为后人之鉴者,而著「萧人萧事」一书,藉明我人能有贤母,能有贤人,而身处于文明社会之中,幸何如之。此举可谓寄情重矣,为义深矣。繁超

  • 文章王著“萧人萧事”序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屈鳳之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王中生 《萧人萧事》

    自西元前六八一年叔建国,中历二十二朝,虽此疆彼界,分隶不常,而之名终未易,迄今已二千六百余年矣。邑境蹑丰面宿,在翼徐州,右肘砀永,哆西北而袤束南,广轮百里耳。然我先哲先贤,重视史乘,故历数千年而不爽,且被称为有史之国者,其理有自。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不独古多豪杰之士,今亦英烈辈出,文坛耆宿,屈指难数,又境内名胜古迹林立;如孔子微服过宋,曾讲学于天门山,世称圣人厂;闵文骞鞭打芦花车牛返孝行轶闻,久已传闻乡里,汉高祖曾避难于黄桑峪,今曰皇藏峪。另端木

  • 文章江蘇各縣市志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22、23期  出版时间:1972-11-16
    关键字: 萧县 方志

    县沿革古国,春秋时为宋之邑,秦置县,汉置县属沛郡,晋因之,南朝宋为沛郡治,北齐废郡,改县曰承高,隋改曰龙城,又改为临沛,寻复曰县,唐属河南道徐州,宋以河决移治今治之西北,金属山东西路徐州,元属归德府徐州,明属南直隶徐州,万历间又圮于水,始徙于今治,淸时属徐州府,民初直隶于省,旋受辖于徐海道,北伐后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胜利复员行政督察合并为九区后,属第九区。疆域东界铜山县,南界安徽宿县及灵璧,西界砀山县及河南永城县,北界铜山县及丰县,东西距五十五

  • 文章鄉諺數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祥漢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萧县 谚语 邻居

    一、遠親不如近鄰。一、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一、有錢難買早知道。一、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一、人老彎腰把頭低,樹老焦梢葉子稀。一、鄉裡人不識貨,單檢大的摸(拿)。一、寧吃飛禽四兩,不知走獸半斤。一、啞巴吃扁食(水餃),心裡有數。一、這山望著那山高(人常不滿現狀)。一、前有車,後有轍(做事有軌跡可循)。一、幹啥說啥,賣啥吆呵啥(守其分,盡其力)。一、高燈矮亮(燈高可以照到較廣的矮地方)。

  • 文章還鄉有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張忠語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探亲 随感

    反难能。因想四十多年的岁月,历尽了艰难险阻,尝遍了炎凉情伪,餬口四方,家园何在呢!年来海禁渐开,同鄕回去探亲的,省墓的,日益增多,古语谓:人情同于怀归兮,岂穷达而异心。于是便于去年九月廿五日,约同振基弟,跟随晁君孝思鄕兄的向导,经香港转南京,再乘火车,由徐州、县,终抵家门,来去十余日,眼所看,耳所听,全都非复旧观了,眞是「所见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境全变了,人已老了,抚时感事,不胜唏嘘,仅将乱离迄今,所经历的境遇,作为雪泥鸿爪的槪述,留供日后追忆回味

  • 文章县古蹟集锦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中立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萧县 古迹 简介

    城古国,秦置县。详见纪事沿革表。(一统志)在今县西北方。(方舆纪要)在今县西北十里。(北征记)城周十四里,南临汴水,方九里三十步,东南遶城有隍,西北无隍。唐时县治此城,宋时河决,又于其南半里筑新城。北连旧城亦谓之南城。明初亦为县治,城周仅四里。万历五年,圯于水,乃迁治于三台山南麓,即今治也。水经注:城南旧有石桥,积石为梁,高二丈,荒毁殆尽,亦不具谁所造也,今故址无存。古城郜邑幽邱邑杜预云宋地。详纪事沿革表。(春秋大事表)都邑下云城郜幽邱,当在今

  • 文章政海遊蹤——督察行政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王德溥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萧县 从政 琐忆

    本文为王德溥先生所著「政海游踪」中「督察行政」之部份文章。原著书成,仅送友好,未发行问世。段佑泰乡长得此书,以中有述及我县当时徐属情形者,特录之以飨全体乡亲。尤关我县部份,读之得知家乡建设,早着积效。前贤之美,足启后人。编者谨志。

共571条记录 1/5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