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菱湖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菱湖镇和《菱湖镇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10期  作者:陳學文 出版时间:2012-10-10
    关键字:菱湖镇志》 菱湖 凌波塘 水市 夜市

    菱湖镇和《菱湖镇志》:明清时期江南蚕桑丝绸重镇。菱湖镇位于湖州城偏东三十六里(亦有说四十里或四十四里),是水网密布的渔桑丝的专业市镇。菱湖古名秀溪,凌波塘、龙湖等。唐代湖州刺史崔元亮开凌波塘,植桑养菱,以多产菱芡闻名,故名菱湖。宋时多筑桥梁,交通便利,民多聚居,并设税课司。至明隆万间遂成为「东南巨都」。清乾隆间,「商贾繁辏,丝尤甲一邑」。有说「宋始名镇,阅千余年矣。」(光绪《菱湖镇志》杨岘序),亦有说建镇于「明洪武初立为菱湖镇,迄今不改。」但查宋嘉泰

  • 文章水鄕菱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2期  作者:厚民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菱湖 物产 丝绸 蚕药厂

    菱湖,是湖州市东苕溪边的一个千年古鎭,水稻、蚕桑、淡水鱼养殖各占耕地的三分之一,是个典型的「鱼米之鄕,丝绸之府」。菱湖以水为国,四面环水,鎭中市河交错,东苕溪的支流龙溪港贯穿南北,鎭围水荡星罗棋布,北靠太湖,西傍天目山,有山有水,山明水秀。鎭内有九墩十三滨七十二座半桥,河滨陌巷,舟桥连缀,水街相依,街坊楼屋高耸,市容秀丽古朴。相传古时候菱湖农家家家户户都种二角弯弯的小靑菱,故名菱湖。唐代诗人僧皎然也有「秋色起菱湖,路入菱湖深」的描写。摇钱树连着聚宝盆菱湖

  • 文章话说菱湖“饭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1期  作者:俞妹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菱湖 年夜饭 饭圆

    在一片辞旧迎新的热闹与繁华之中,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春节又来临了。一提春节,总免不了让人想起吃年夜饭。你瞧,一家十几口人,老老少少围在一张摆满各式佳肴的大圆桌边,觥筹相交、笑语满堂,再放上几个鞭炮助助兴,多么温馨热闹的场面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鱼大肉逐渐被各式各样精制的美食取代了,然而在我们菱湖人的年夜饭桌上总少不了一样传统佳肴,那就是「饭圆」。菱湖「饭圆」为什么这样受人靑睐?那还用说,当然是集美观、美味于一体了。「饭圆」的主料是肉馅。把肉刴烂拌

  • 文章旅台同鄉在安慶購屋定居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7、8  作者:高向榮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安庆三胞服务中心 菱湖公园 菱湖小区 旅台怀宁同乡会

    新建的安庆菱湖小区旅台同鄕委托在安庆购屋定居一案,经协调有关单位多方协助提供参考资料,敬请各位鄕长斟酌办理,早日答复本社,以免向隅。㈠安庆市房产局局长引导参观营建台宜「和平新村」,位置在安庆市中心区西南侧,以县下坡为中心轴,四面展开,东至司下坡,南临玉琳路,西抵玉虹街,北靠四方城、龙门口路,总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室内可平眺长江,闹中有静,交通、文敎、医药、商贸均齐备,可建别墅三十幢,每户占地,视个人需要,以一至二层为主,亦可三层,并可按客户图样施工。但需

  • 文章浙北水鄉六鎭(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7期  作者:朱惠勇 出版时间:2002-07-10
    关键字: 乌镇 《乌青镇志》 塘栖 菱湖 桑蚕

    古人称为「蜡丸」。宋代文人郭正祥有《枇杷》诗云:「颗颗枇杷味尙酸,北人曾作荔枝看。未知何物眞堪比,正恐正书寄蜡丸」。六、鱼菱大鎭走菱湖位于湖州市东南十八公里菱湖鎭,古名秀溪、凌波塘、龙湖。唐代前为荒凉的江南小村,水连水,墩隔墩,故有「九墩十三滨,七十二座半桥」之谚。唐宝历元年(八二五),湖州剌史崔元亮在湖郡南岸考察,见这里土地肥沃,水势平稳,湖底厚积淤泥,极宜植菱。他率众始筑凌波塘,造秀溪桥,故名「菱湖」,百姓始聚居塘东,从事种菱养鱼耕桑。明洪武(一三六八

  • 文章清明返鄉團受到熱烈地歡迎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7、8  作者:胡采蘋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清明返乡团 返乡座谈会 怀宁同乡会 菱湖公园住宅区 安庆市博览会

    舖,分别联络后,部分团员回家扫墓,另一部份,专车到望江招待所,次晨参观棉麻、纺织厂,规模极大。午间及晚间,由厂方和县长分别设宴款待,并与有关单位商讨推销棉花的数量及手续,与相关问题。四月十三日返宜城宾馆与有关方面安排时间,开始参观访问:㈠商业局各有关单位及产品与兴建大楼。㈡房产局局长领导参观城内各改建住宅地区及投资合作办法。㈢台办处介绍菱湖公园住宅区并设计图样。㈣参观三胞服务中心,这是退休干部继续为两岸服务的机构。㈤收集各类有关资料,带回处理。㈥接受汪先生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