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莲花洞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会同县莲花洞及岩屋古寺掠影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陳煒文  出版时间:1987-01-15
    关键字: 莲花洞 岩屋古寺 赏景回忆

    民国三十三年夏,日寇犯长衡,形势危殆,我蒙刘师长之助,出走湘西,栖会同县政府,住衞生院,适値假日,衞生院黄医师及张刘何诸女士欲作郊游,我欣然附骊尾。沿途岚影山光,野景迷人,幽香沁鼻,不久乃见巍然悬岩,下有幽壑,窈然不知其深,我辈亦不敢贸然进入。其寺依岩而筑,乃进入寺中休息,见桌上一木板!字迹古峻,写律诗一首,题莲花洞八角亭:「峭壁凌空虚半紫,江城昼夜日悠悠,斜阳夕照千峯树,皓月高临百尺楼。白鹤呜咽云外湿,黄花吐艶汉宫秋,山风夜度松林响,绝顶悬亭宿斗牛

  • 文章旧时莲花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7期  作者:孔令爐 出版时间:2009-11-01
    关键字: 莲花洞 蒋介石 励志社

    莲花洞,这个庐山北麓美丽的山庄,近代以来,由于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于清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承租」庐山牯牛岭大片土地,分号出售建西式别墅群,并斥资拓修莲牯路登山道以来,繁华了近半个世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又由于蒋介石将庐山辟为「夏都」,民国政府的政要每年都要上庐山避暑办公,莲花洞为途经休息的地方,劳工、轿工、银铺、茶馆等,各行各业悄然兴起。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更达到鼎盛时期。除了老莲花洞商店云集外,新莲花洞也是百米长街(现公交二路车终点站),生意兴隆

  • 文章吳垂昆诗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0期  作者:吳垂昆  出版时间:1975-04-02
    关键字: 阳明山 游赏纪盛 诗词感怀 涌泉寺 莲花洞

    甲寅除夕前二日偕保民作宾二兄游故宫博物院并登最高峯涌泉寺莲花洞龙潭井三修宫参观感赋古风吴垂昆神器东迁存正朔,历史文物汇海疆,稀世之珍萃故宫,巍峨建筑何堂皇?羣峯颔首花含笑,山色宝光贯碧苍。外形壮丽已如此,内蕴精华不平常,数千年前留古物,商彛周鼎凝靑霜。书画纷陈溯唐宋,岂止明淸写硬黄?虎踞龙拏骋逸少,鹤舞鸿飞羨二王,其余玉石难分辨,汉瓦唐砖隐绿芒。斑斑剥剥擧目是,杯盌酒器现霞光,更有殷墟甲骨文,髣髴蛟虬蟠雕梁,偸得余生半日闲,神游心会皆琳琅。出门纵目翠微顚

  • 文章在山的懷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7期  作者:周繼昌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庐山 禅院 中学教师 文化名流 莲花洞

    庐山是位擎天巨人,我们都生活在他的怀抱。儿时在山下,天天遥看满目胜景:群峰连绵,云蒸霞蔚,飞瀑流泉,云水洞天。一日,十岁的我,竟偷偷瞒着母亲,只身从莲花洞爬上山顶,寻找在庐山大厦作厨师的父亲。这是我第一次揭开山的面纱,第一次知道什么是洋楼别墅、舞会教堂和像乌龟一样在林荫道穿梭盘旋的小汽车。后来,全家随父投进山的怀抱,住在东谷斗米洼童话般的小木屋。门前是小河,屋后是青山,河边有条通往芦林、黄龙的石板道,道边是片原始森林,林中松柏参天,荫翳蔽日,我与几个自诩

  • 文章大先生化解廬山轎工的衝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王耀洲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庐山轿工 莲花洞斗争 陈敬伯 解决事件 斗争原因

    他们协商。当天晚上他又立即召开了商会理事会,介绍了轿工们准备在莲花洞武斗的情况,并把明天在会议上提出的解决的方案向理事们通报了,征求理事们的意见,请大家探讨,使解决的方案更加完善,不给两帮轿工带来后遗症,更不能让商会在轿工中失去威信。第二天,两帮轿工各选的轿工代表都如约到庐山商会开会,大先生立即提出把轿工排班,分1、3、5、7、9单号和2、4、6、8、10双号,本地帮轿工属单号,黄梅帮的轿工属双号,大家轮流排班走。所有轿工都应该服从轿工组组长安排单号或双号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