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莫高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敦煌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7期  作者:三毛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敦煌 莫高窟 散文 三毛

    ——本文系三毛女士去(七十九)年去大陆访问敦惶莫高窟后所写,刊载在大陆出版的某刊物上,此系「三毛」自缢后,由大陆亲戚寄来给三毛之父陈嗣庆先生者,据陈父说:此文台湾还未见过,本刊兹商得陈父同意,特转载以飨爱护三毛的乡长们。——编者识。

  • 文章䀹子與國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8期  作者:俞金鳳 出版时间:2016-07-10
    关键字: 窟顶 孝道 故事 䀹子本生 莫高窟

    「䀹子本生」的故事,在敦煌第299窟的窟頂,畫於北周時期。整個故事宣揚了對父母盡「孝」的一個重要點,這與北周時期推行孝道非常有關係,壁畫裡的人物和故事,也表現了當時的社會情形。畫中的國王,頭裹幅巾,穿窄袖圓領有褶的上衣,腳底長筒靴,乘坐在馬背上,張弓正要射鹿,而國王身後的從騎,爲國王張曲柄蓋,而池邊有䀹子身穿鹿皮在汲水,風在吹、樹在動……。我們看到了那時候國王的穿著,還有國王御用的曲柄蓋,整個故事就從畫中蹦出來。䀹子與國王(一)䀹子是一個孝子。䀹子的爹娘雙...

  • 文章絲路旅遊見聞多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0期  作者:鄧晴文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敦煌 莫高窟 张大千 壁画 丝路旅游

    敦煌壁画佛像,古代艺术宝藏敦煌古称沙洲,有高低起伏连绵的沙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鎭,汉唐时代,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形成灿烂的敦煌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蹟,有莫高窟、大佛寺、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嘉峪关等,供人们游览观光。依据敦煌硏究院一九九四年八月一日简介: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市东南,鸣沙山东麓,岩泉西岸,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三六六年),迄今保存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历时一千多年,多种

  • 文章豐盛之旅日記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72期  作者:夏漢容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秦俑 塔尔寺 青海湖 刘家峡 莫高窟

    姐弟二人幸有姨妈(内人的小姑妈)照顾,始免于饥寒,且得顺利完成学业,成家立业。现夫妇二人领退休俸,生活自在,身体健康,感人生际遇之不同,仰天长叹,在依依不舍之心情下,互道珍重,后会有期。八月廿九日 搭机飞往敦煌,下午参观莫高窟,该窟位于兰州市西北方,车行二小时中,一望无际的平原,土质不是泥沙便是碎石,沙土地称之为沙漠,碎石地称之为戈壁,若有沙土及碎石,则称为戈壁沙漠,戈壁因含碱量高,寸草不生,建筑不易,公路路基年余则龟裂,需经常修补,若是沙漠,尙可有小树

  • 文章參觀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6期  作者:沈國楨 出版时间:2002-06-10
    关键字: 张大千 摩耶精舍 台北 敦煌莫高窟

    字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生于民前十三年,民国七十二年辞世,享年八十五岁,早年曾远赴日本学习染织,返国后一度入寺为僧,对日抗战时期民国三十年夏,大千先生自筹川资,携子心智排除万难抵达敦煌的莫高窟。在敦煌以半年期间,详细纪录莫高窟的形式、尺寸、壁画彩塑位置,并逐窟编号。三十一年春,大千先生又常领子心智,姪心德、门生刘力上、萧建初、孙宗慰以及五位靑海藏族画师,再访敦煌,在艰困环境中展开了长达一年余的大规模的临摹工程,将佛像和人物绘制。三十二年五月

  • 文章竺柏岳的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9、10期  作者:竺柏岳 出版时间:2015-10-10
    关键字: 抗战胜利 中山陵 雨花台 敦煌莫高窟 屈原 诗文

    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抒怀骄阳普照忆往事,八载恶行摧吾思。日寇挥刀屠城村,鬼哭狼嚎血成池。芦沟桥边躺骸尸,南京城内哭声嘶。今日国泰万事兴,除恶务尽书靑史。谒南京中山陵钟山龙盘气冲天,苍松翠柏矗路边。四百石阶升高峰,伟业垂史诵遗篇。坐像安祥复泰然,建国大纲祭堂显。但愿华夏归一统,两岸牵手拜先贤。谒南京雨花台石雕群像耸云天,中华门外雨花台。十万头颅洒热血,卫吾中华心无愧。仰看丰碑涕泪挥,俯视百姓饶风威。伟人题词永铭胸,靑山苍苍传万载。访甘肃敦煌莫高窟戈壁瀚海夕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