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草庐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阳诸葛草庐游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吳世勳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诸葛草庐 游记 名胜古迹

    诸葛草庐。在南阳县西南七里卧龙冈。一曰诸葛庵。旧即庐为祠。元明淸三代屡葺之。祠东向。前有石坊。巍峙冈崖。题「千古人龙。」字大二尺背题「忠延汉鼎。」其西又有小坊。题「汉昭烈皇帝三顾处。」背题「眞神人。」更西而北有井深丈许。砌石建亭。相传为武侯遗蹟。井西柏桧荫郁中。红墙缭绕。三门洞辟。题曰武侯祠。门内扩为广院。中建石坊凿汉白玉为柱。晶莹悦目。前后分题「三代遗才。」「韬略宗师。」更西为殿。武侯及子瞻孙尙像在焉。气宇肃穆。令人起敬。闻系摩蜀祠像造者。绕殿后。拾阶

  • 文章邋遢道人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作者:皮大慧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邋遢 道人 草庐 垃圾 清洁工

    讥为「诗痴」。道人不以为忤,时诵其得意句:「……老夫闲来寻诗句,上穷唐宋自疯狂,神游古藉三千卷,梦逐庄生问短长。骤化鲲鹏垂大翼,上击云霄任遨翔。背负靑天九万里,飞过海峡到钱塘。钱塘门外断桥上,一枚逍遥山水郞。……天问无语客憔悴,幽谷兰蕙终不芳。台湾泥土埋我骨,天荒地老凄苍苍!」道人之草庐,绳枢瓮牖,垃圾特多,此邋遢道人名号之所由来也。道人今已六十有六,顽健尙不死。但其离咽气之时,当为期不远,故预先为之立传。道人幼不岐嶷,三年未读一经;老不著德,以做淸洁工为业

  • 文章谒诸葛草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葉秉敬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诸葛草庐 诸葛亮 历史回忆 诗文

    學政 葉秉敬君不見嵩山之高高入天,臥龍低橫一抹煙。兩山並向天中聳,草盧似在嵩山嶺。寸草斜枝拂雲際,秦槐漢栢那比肩。問渠何得高如此,武侯精忠萬古傳。天下紛紛胸了了,暫向隆中將膝抱。三顧決策三國分,六出雄風六合掃。七擒七縱渡瀘兵,一字一淚出師表。可笑曹瞞萬種欺,至死無能盜大寶。只此一着大神奇,千古英雄都壓倒。我來拜謁盧中,羽扇綸巾神矯矯。自思欲學武侯難,但願學侯心地好。

  • 文章張嘉祿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7期  作者:俞信芳 出版时间:2001-06-10
    关键字: 张嘉禄 慕欧庐 《寸草庐赠言》 经史之学 早期学习

    的情景。又征求海内名流的诗文、碑传、题跋,一一亲手钞录,共得十卷。后感到自己的道德文章难以媲美欧阳公,又以不失「寸草春晖」之情,因又改室名为「寸草庐」。名流的诗文,也定名为《寸草庐赠言》,以之记念慈母的敎诲。时人以为嘉禄取得的成就,既有自己的努力,更有慈母的督敎。同治七年,李夫人获清政府旌册表彰,事迹被编入《鄞县志》卷四十九《列女传》。嘉禄中光绪二年(一八七六)举人,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后任编修,山东、云南等道监察御史,户科、礼科、兵科掌印给事中,顺天、湖北

  • 文章悼毛翼虎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5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2004-08-10
    关键字: 毛翼虎 悼词 诗文 “天涯芳草庐

    老友毛翼虎兄,奉化人,在任职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市民革主委期间,团结同志,广泛联系两岸亲友、海外侨胞,寻亲会友,引资招商,诗文酬唱,情感交流,作不懈努力,成效斐然。七月十六日,接民革宁波市委会电话:吿知毛兄驾鹤西归,不胜哀悼。一生交谊不寻常,爱国丹心琥珀光。梓谊乡情留海外,师恩诗韵溢家乡。四明文化仰清旆,奉邑山川添异香。不老人生遗泽远,天涯芳草有甘棠。注:毛兄自题其居曰「天涯芳草庐」。附挽联:团结兴邦,爱国深情留海外。诗文名世,天涯芳草树兰旌。

  • 文章(藝文集粹)珠泉先生廖蓀畡及其詩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6期  作者:童介夷 出版时间:1988-03-12
    关键字: 廖树衡 珠泉草庐诗抄 诗歌作品 人物传略

    「固知其勤谨,但与某有儿女亲,不敢荐耳。」陈抚曰:「原则君内擧避亲矣。」相与■拊掌。公能诗,清末与王湘绮、陈三立、曾重伯诸人时有诗酒之会,屡见诸人日记,诗集中,戊戌后,陈抚去湘,公亦归田,所住地名衡田湾,有田二千余担,读书课子,鼎革后,更不复出。健飮啖,巨睨高谈,意气甚盛,产其子,倶长大美髯须,同住各爨,数十年鲜入都市。二女,一适梅,一适彭,公体素健,生平只落一齿,则年廿时驰马坠地所落也。民十三年夏,无疾而终,年八十六。公诗集已付刻,名「珠泉草庐诗抄」,丧乱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