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荆楚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荆楚漫谈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6期  作者:王希堯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荆楚历史 地理沿革

    荆楚一词,见于典籍,盖已数千年于玆矣,诗经商颂:「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地舆志:「荆,荆州之楚国也」。又曰:「楚,旧号荆」。以字面观之,当为荆州楚国之合称,不必界定其主从先后之关系。如称楚荆,亦无不可,质言之,荆楚乃互为表里,实一体之二面,有荆州之物博地大,乃有楚国之悠久历史光辉,地灵人杰,相得益彰。余幸为楚人,试略谈楚史:一、楚国经纬:昔周成王(公元前二一五年至公元前一〇九一年)封熊绎于楚,居丹阳,今湖北之秭归县,楚于春秋战国时,奄有两湖两江,浙江

  • 文章甲寅中秋放歌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期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中秋 游子 荆楚 阳明山 踏青

    孤店。省墓无人上小亭。倩女轻罗嬉扑蝶。陇烟漫草乱飞螟。依稀风物如荆楚。杜宇枝啼未忍听。嫋嫋东风抵死吹。邙山南北碧烟垂。已无异客身容地。祇有新坟泪堕碑。欲雨深林莺自语。牵情绣陌柳飘丝。旧鄕楡火萦归梦。又见前村台酒旗。定山宗长移家口号学歩原玉旧居我本懒春云。地僻门无车马纷。谁道永和风景美。市中隐遁惜逢君。鸟语花阴香雨散。莺声柳浪煖风闻。长桥南北交游遍。为问知音有几人。次慕萱词长和定山翁移家口号泗水蒋沧江曾记天台慕白云,落英画笔点缤纷。龙争虎斗思豪杰,刚健婀娜爱

  • 文章抢救「地上文物」——王盛汉老人创办荆楚民俗博物馆的故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73期  作者:邱聲鳴  出版时间:2009-10-10
    关键字: 王盛汉 荆楚民俗博物馆 地上文物

    在湖北荆州市市区杨林堤路一条幽静的小巷里,坐落着一幢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的二层楼古典式建筑,这就是王盛汉创办的湖北省首家私人博物馆——荆楚民俗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反映荆楚民风民俗的木雕、竹雕、绣品、书画、老式家俱、漆、木、石器、陶、瓷器、日常生活用品等民间文物共四〇〇〇多件,其中有不少是与民国史有关的珍贵文物。开馆六年来,已免费接待了数千中外参观者,特别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台湾客人,并与他们建立了经常性的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往来。让「地上文物」有个家今年六十八

  • 文章沮漳江汉——荆楚文化的摇篮(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9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荆楚文化 沮漳江汉 历史沿革

    《左傳·哀公六年》楚昭王說:「江漢沮漳,楚之望也」。楚昭王有病禱之,卜者言:「河爲崇」;當祭之而解。昭王認爲河在北方非楚望祭之地,指出江漢沮漳才是楚國望祭的水道。《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說:「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荆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明白無誤地吿訴我們:「荆山沮漳是楚國的發祥地,江漢是楚國後來強大發展的基礎,它們都是楚文化的中心。特別是荆山之陽,沮漳河的兩岸,是自有楚至項襄王東遷於陳以前七百年間楚文化誕生的搖...

  • 文章沮漳江汉——荆楚文化的摇蓝(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2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沮漳江汉 荆楚文化 历史遗迹

    书院,其三子孙何、孙仪、孙侑在此读书成名;南宋又有朱震朱巽兄弟在此读书成名。荆门市已发现古代墓葬七处,单独墓六处,出土珍贵文物如越王州勾剑,现按时代顺序介绍于下:⑴白胜冢 在东桥集东北约一里处,冢高11米,周长240米,传为楚平王之孙白公胜之墓。⑵古定桥古墓群在后港,方圆一公里,内有大小古冢十余座,属战国墓葬,发掘天鹅冢,出土楚国人骑骆驼灯等重要文物。⑶包山大墓位十里铺王场村荆沙铁路线上,南距纪南城16.5公里,其2号墓仅次于江陵天星观1号墓(即邸阳君番

  • 文章沮漳江汉——荆楚文化的摇蓝(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0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9-01-10
    关键字: 沮漳江汉 荆楚文化 历史沿革

    現在的沮漳河上游的沮河和漳河,以西面的沮河源流最長,發源於保康縣境西南近房縣之黑山,《山海經》稱作荊山之首的景山,「沮水之所出也」。沮河流經保康南、南漳西南、遠安西部和當陽西北,至當陽東南兩河口,東會漳河,全長二六六公里。在遠安當陽境河面寬闊,除夏季外,水流平緩,河床為紅砂和卵石,碧水清徹見底,故又有清溪之稱。自遠安洋坪以下可通木船。但在夏季降雨量大,山洪暴發,河水陡漲,經常泛濫成災,淹沒城鄉,毀掉田禾房屋,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古代稱之為濉河,取其夏季「暴...

  • 文章沮漳江汉——荆楚文化的摇篮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4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沮漳江汉 荆楚文化 古墓介绍

    在今江陵境內所發現的古墓無法統計,只在一九五三年春西北各鄕農民自發地湧現出挖地下死地主老財的地財高潮時,就挖掉一千多座古代大墓,明代遼簡王朱植的墓和遼莊王致格妃毛娘娘墓以及幾處郡王墓皆在這時鑿開毀掉。幸政府後來制止,才保留了許多。乾隆《江陵縣志》載有名可考的冢墓達七七座,現在經勘察,有高大封土堆的冢子達八八六座,其中多爲楚墓,已發現的楚墓數居全國之冠。經文物考古工作者重點發掘清理的大小古墓在兩千座以上。沮漳河順古楊水的東支流域內,其東岸和北岸順次可分爲紀...

  • 文章沮漳江汉——荆楚文化的摇篮(五)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沮漳江汉 荆楚文化 历史文物

    在以上古文化遗址和古墓群中,经过初步发掘,出土文物甚多,其中最精美的有:⑴问安关庙山出土距今约六〇〇〇余年前,以黑陶为主和少量彩陶,造型新颖,做工精细,图案鲜艳美观。1976年出土有”徐太子伯辰鼎“,原件已残,底部铭文不全。尙存”唯正月初吉,丁亥,余()太子白(伯)辰(父)乍(作)为其好妻……客于橐迎,永宝用之“。为春秋早期徐太子客居楚国,为其爱妻所作。⑵问安英雄村出土错金银车辔两套,龚家坪出土错银戈樽七件。1981年2月问安王家岗出土新莽铜砝码大小九枚

  • 文章中国书坛荆楚三王——记王遐举、王轶猛、王庆云之精湛书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2期  作者:吳克計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书法名家 荆楚三王 王轶猛 王遐举 王庆云

    文◎吴克计犹记得去年六月,我接到监利籍台湾旅美书法家王轶猛先生来信:「今年六月十六日起,舍侄王庆云在武汉举办海峡两岸荆楚三王:王遐举、王轶猛及王庆云书法联展,弟因病不克到场,不知吾兄能否届时前往参观指教,毋任盼祷之至。」(注:荆楚书圣三王:王遐举(中)、王轶猛(右)、王庆云(左),合摄于黄鹤楼前)函称指教,实不敢当。在此之前,我即接获其侄庆云先生所赠《海峡两岸·荆楚三王——王遐举、王轶猛、王庆云书法精品选》一书,先睹为快。今值轶老九秩荣辰,特撰本文以为

  • 文章古荆山荆楚的探讨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6期  作者:蔡成鼎  出版时间:1998-01-10
    关键字: 古荆山与荆楚 荆山地名释证 楚与荆山

    郦道元《水经注》:「楚子楚熊绎始封丹阳之所都也」沿袭至今,以至考古界同仁到处寻觅楚都,争论不休,有谓在湖北秭归城东数里的鲢鱼山遗址;[2]有谓在当阳季家湖楚城或磨盘山遗址;[3]有谓在浙川县下寺附近的古龙城;[4]殊不知熊绎是居丹阳,是「筚路蓝缕以处草莽」,是以狩猎或游牧为主的原始部落,我们怎能以《水经注》为依据,到处找楚都城呢?张正明《楚文化史》说「丹阳……没有城池,只是一个寨子,类似后世的所称的棘围」,颇有见地。这里必须知道丹阳地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