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荀子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荀子的政治思想(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荀子 儒学 治国理政

    四、治人儒家为政尙德治。德治就是贤人政治,由贤德的人从政,以身作则以德化民,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率以正,熟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为儒学钜子,故亦尙治人,崇德治;主张『有治人,无治法』;因『徒法不足以自行』;且治人为治法之源,必有治人,始能有良法的制订。荀子曰:「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君道篇);又说:「有治人,无治法」(君道篇)。他进而指出治人的重要说:「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

  • 文章荀子的政治思想(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荀子 儒学 治国理政

    荀子的生平事略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及刘向所撰荀卿新书序录。史记荀卿列传曰:「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游学于齐。邹衍田骈之属已死,齐襄王时仕为祭酒,嗣因被谗,乃适楚。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曾为荀卿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谶纬,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着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汉刘向孙卿新书序录曰:「孙卿名况,赵人。方齐宣王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

  • 文章布衣丞相李斯評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8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0-08-25
    关键字: 李斯 评传 吕不韦 荀子 韩非

    韩非同师事荀况(亦名卿,或称孙卿,即儒学大师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未成,即欲求仕干禄,见六国皆势弱,不足以建功,慕秦国势强,可有所施展,欲西投秦,辞于荀子曰:『今秦王欲呑六国,称帝而治,以便从事,不拘仁义,此布衣驰骛之秋也』。荀子斥责之曰:『李斯问孙卿子:秦四世有胜,兵强海内,威行诸侯,非以仁义为之也,以便从事而已。孙卿子曰:非汝所知也,汝所谓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谓仁义者,大便之便也。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今汝

  • 文章詠歷史人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庄子 孟子 温端政 荀子 鲁仲连

    李耳沖虛博大道圓純,玄著超超橐籥同。西出函關蹤跡杳,夭矯雲際一神龍。莊周漆園眞曠達,知足自無求。夢蝶浮生幻,化鵬萬里遊。保身循樸拙,抱道制虔劉。曳尾泥塗樂,至人物外悠。孟軻三遷機督育名賢,恢廓襟懷養浩然。不齒桓文卑霸道,盛稱宣聖致精虔。君輕民貴思何卓,學粹心純道益堅。歷聘諸候無可語,傳薪淑世有鴻篇。荀卿績學蘭陵叟,大醇有小疵。參天千古識,論性後賢疑。泝派沿洙泗,傳薪誤李斯。碩儒應不忝,淵博罕人知。魯仲連玉貌堂堂俶儻身,解紛排難振奇人。祗爲天下甘投海,義薄...

  • 文章荀子思想的浪漫探索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荀子 荀子思想 儒家

    责任,隆礼之目的在于「经国定分与「明分便群」。言治道以知通统类为本。统者不杂,类者有理。言统类必「尙条理,尊秩序,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诗书故而不切;「故」言其非粲然明备;故不可言说。诗书虽能兴发人,但无条理,无秩序,不足以为道贯,而不知贯不知应变。故荀子认为止于诗书之杂,是不足以学治道的。礼义可以成治道,而诗书杂不足以言治故眨抑。2.重师法:荀子儒效篇说:「故人无师无法自知,则必为盗;勇,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

  • 文章荀子的修养方法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4期  作者:許文明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荀子 修养方法 养心 德行

    荀子在修身篇与不苟篇中,谈到许多关于人格修养的话,从「修身」与「不苟」这两个名词来说,修身就是培养人格,「不苟」就是端正行为,都是为求完满人生实现的方法。兹摘其要义,简述于后:诚养心荀子在不苟篇中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这就是说人格修养最重要的功夫,便是养心,而养心则在致诚。所谓诚,就是使内心始终保持淸明的状态,不为外物所蔽。一个人的内心

  • 文章荀卿傳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荀子 出身生平 官师合一 性恶论 荀子

    游于齐,入秦仕楚,其行事托始于赵惠文王,楚顷襄王,终春申君之死,前后凡六十年。太史公作孟荀列传,谓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着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太史公致佩敬于荀子,殆深得荀子之眞实者矣。荀卿在齐,曾三为祭酒,祭酒如汉之太学,有国子监祭酒,实以大夫而兼管教事之谓。礼,食必祭先,飮酒亦然,必以席中之尊者一人当祭,后因以为官名。我国素以敬天祀先以为宗教,于天神地

  • 文章先秦諸子進賢語錄第一章 基本認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葉自清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先秦诸子语录 《论语》 《孟子》 荀子 《墨子》 《老子》

    然其所及亦有限而难久,惟若尧之得舜,舜之得禹臬陶,乃所谓为天下得人者,而其恩惠广大,敎化无穷矣,此其所以为仁也。愚按:所谓:「为天下得」者,实语重心长。第三节 荀子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县衡焉。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非可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知合于道人。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

  • 文章周冠华著《荀子字义疏证》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3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荀子字义疏证》 周冠华 学术研究

    ◎编者按:本刊编辑委员周冠华乡长在一九九八年五月廿七日一场意外火灾中不幸逝世,迄今已三周年,周冠华先生早在四十年代抗战胜利前后在故乡温州各报刊发表文章,与黄静嘉、何云凌曾被誉为「三大健笔」。来台后公余之暇亦努力于治学及写作,尤其在六十年代中期为响应复兴中华文化的号召,曾全力撰成四万字,全国第一部「荀子字义疏证」而被编译馆馆刊,郑重登载于卷首,受到国学大师钱穆敎授的重视而欣然为之作序。冠华先生生前诗文著作等身,但遗憾未及结集出版,便随这场无情大火飞灰烟灭

  • 文章荀子思想的實踐理性(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荀子思想 理性实践 荀子学说

    一、前言依据笔者读荀子学说有关书籍的理解,其思想脉络大致是:以明于天人之分为理论基础;以隆礼重法师化为方略,着重理性的实践,规范导引人性去恶向善,和谐人群关系,重建社会伦理秩序,使国家成为一国强民富的统一体。哲学家傅佩荣说:「哲学在人文科学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简单说来它有两面作用:一是经由解析概念使其回归眞实世界,以免思考成为概念游戏。这是『知』的一面。二是从事价値定位的工作,界说人性以及随之而来的规范问题,使人生之『不应该』得到合理的安排,进而使人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