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茶鼓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林逋闲对《经》忆古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5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林逋 陆羽 《茶经》 西湖白云

    经》相伴,诗人因此能写出这首著名诗。寺院「茶鼓」载诗唐宋时代,寺院盛行饮,上规模的寺院大多设有供僧人喝堂或寮,僧人们可以一边喝,一边讨论佛经,切磋禅道。寺院内演说佛法的场所称「法堂」。法堂设有二,位于东北角的称「法」,西北角的称「茶鼓」。或称左钟右茶鼓专门用于召集僧众饮所用,在唐代高僧怀海(七二〇—八一四)主持制订的《百丈清规·法器》中即有记载:「茶鼓:长击一通,侍司主之。」可见当时寺院饮风气之盛。可以说茶鼓是佛教崇的一种重要信据

  • 文章大悟县大顶山与金鼓茶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2期  作者:徐耀文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湖北大悟 大顶山 金鼓茶

    白沙土,下部油沙土,适合林木,叶生长。「大顶」「金」两村先后在中、下寺建立场,特别是下寺的「金鼓茶园」所产「金鼓茶」在全县乃至全省享有盛名。春上市各地来购的车辆络绎不绝。「金毛尖」味道醇厚,淸香可口。

  • 文章忆游山 回味无穷

    来源期刊:《闽聲》 第46期  出版时间:1971-07-31
    关键字: 鼓山 闽江 茶亭 涌泉寺

    山门,气象更新,山间夹道松林,风涛时作龙吟虎啸声,我们走了一段路程,便有一所亭,老和尙以水招待登山的游客,换取一些的布施。到了半山,我们感到有些脚软,坐在石阶上喘气,石阶一旁的岩壁上却镌刻着「欲罢不能」四个大字,使人不得不奋发精神,继续走了上去,因为要上去,要下山,都是才走路程一半的。好容易走到山上,只听得一杵钟声,山谷囘音不绝如缕,境界淸幽极了。这钟声来自涌泉寺,山的主要禅林,三千佛弟子皈依的所在,涌泉寺以山间有泉由地底涌出,因此有这名号涌泉寺建筑

  • 文章故鄉風俗

    来源期刊:《江津》 第16期  作者:鄒開富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扫墓工作 中元节 袍哥 四川茶馆

    每一个地方有每一个地方的风俗,而每一个地方的风俗往往不尽相同,因而构成一个地方的特色。譬如我们四川江津卖水果论「堆」,卖柴火论「担」,卖水论「挑」,一斗米六十斤(约四十公斤)重,都是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在从家鄕出来的老一辈的鄕长们,对故鄕的风俗尚还记得一些,可是在外面出生的同鄕,却不大淸楚了。笔者就记忆所及,先选赶场、挂靑、化袱、偏二、庆坛、围、滑竿、袍哥、馆、祠堂、拉滩、揽载等十二项,刋出后以飨鄕亲们,以后如有机会将把家鄕其他的风俗,选辑刋出。一

  • 文章馆风情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8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5-10-01
    关键字: 四川茶馆 娱乐方式 么师 打围鼓 打道琴

    馆为四川人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馆中有形形色色的各种风情。以下拟就馆中的主要人物「么师」说起,再谈谈在馆中所常见到的「打围」,「打道琴」等一般娱乐的情形。么师:么师即㑽倌,为馆之灵魂,态度要和霭,口才要便捷,脑筋要圆活,一呼百诺,耳听八方,眼观四面,对于客人,面面顾到,熟客进馆,马上大声招呼某大爷,某五哥,某先生请坐,拿几碗来等,都是自己叫,叫完自己动手。非先叫一遍不行,人多目力所不及时,一听有客呼,马上答腔,讲究动作快。收

  • 文章記金秋聯誼活動的大陸金秋之旅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1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武夷山 九曲溪 朱熹纪念馆 武夷茶 鼓山

    途中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谥文忠。著有「林文患公政书」、「信友录」等,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馆内陈列的文物中,有他亲书的楹联多幅,特抄录如下:「苟利国家生死以赴,岂有祸福避趋之」、「静坐读书各得半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师友肯临客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其中可以体认出他生平从公为国,交友处世,勤学训子的伟大情操,令后人的尊敬与怀念。2.游山名胜风景自林则徐纪馆出来,我们就到市中心,一个古时的校场,现已辟为公园的附近午餐。下午前往离市中心八公里的山游览。依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