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茶壶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凤美茶壶博物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林旭隱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凤美茶壶博物馆 茶壶艺术 参观纪行 陶瓷生产 茶壶展览

    大埔茶壶博览馆收藏丰富,与金奖西岩茶及天富茶相得益彰,爱好茶艺的乡亲,不妨亲到湖寮体会赏饮名茶也可亲睹名壶。本文的介绍,使我们深获世界名茶壶个中三昧。

  • 文章細說宜興陶器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2、3期  作者:徐椿元 出版时间:1979-09-10
    关键字: 宜兴陶器 紫泥 茶壶 制陶工艺

    宜兴陶器名播遐迩,尤以紫泥品精细别致,巧夺天工,色泽光辉,脍炙人口。尝见骚人墨客古玩风雅之士,以扫千钧之笔,写下大块鸿文,为名壶考据,为方家传诵。但于陶之所以成器,器之所以成名,则鲜见为文阐述者。忝为斯物产处之宜兴人,似有明其底蕴之必要。笔者居家,非在陶产地鼎、蜀两山,对陶场事略知梗槪,姑将所知,谨以志之。陶分三家  一般所称宜兴陶器,咸以紫泥品—特别以茶壶为代表,殊不知紫泥品仅属宜兴陶器之部份而已。试将宜兴陶器喩为『陶姓世家』,其有三位千金:老大长得

  • 文章(故鄕風光)靑龍山(續卅七期)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9期  作者:餘慶 出版时间:1980-04-01
    关键字: 青龙山 南京 茶壶

    不绝于途,所以庙内香火非常茂盛,把一座小庙,薰得漆黑,一年一度的靑龙山庙会,几长达半里路,每年正月要进城朝拜一次,盛况空前。凡是去靑龙山求仙方的人,多是十分虔诚的提一把茶壶,持一付香烛,把茶壶放在供案上,跪神前祷告一番,然后由庙祝在香炉内先取一瓢香灰倒在茶壶内,再到庙角的池塘内盛满池水,就算大功告成,病人服用仙方后,如果病体痊愈,就要备猪头三牲(猪头、鱼、鸡)来答谢菩萨,有钱的人,还要请草台班来唱一台戏,来求仙方的人和还愿的人,多是乐捐香火钱,从未闻有财

  • 图片海南·苦丁茶

    出版时间:2011-01-01

  • 文章三壺先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0期  作者:我黄山人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三壶先生 茶壶 酒壶 夜壶 趣谈

    现代人说『白领阶级』,我们宁波话是『先生们等』。此阶级的前身,在商界是学生意当「学生子」,就在此学生子的阶段即就是当「三壶先生」。一般人如此之称呼,含有其褒贬之意,以好的方面言之,可解说为此人三班正途出身,办事内行可靠的意思。若不好的方面言之,只要「三壶」二字即澈底知道不过商贾而已,前人不重商,其意不问可知。『三壶』者,即是「茶壶」、「酒壶」、「夜壶」,凡当学生子之时间,必有掌执其事。我生也晚,虽也学业三年,幸对掌执三壶之职,已非旧时之严格。就将自得经验

  • 文章郜子擧先生的革命風範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7期  作者:馬乘風 出版时间:1983-01-03
    关键字: 郜子举 北伐 补训司令 内江 保暖茶壶

    数十寒暑之中,就在这幢破旧房子之中,打发岁月。所谓「在陋巷人不堪其爱,囘也不改其乐」,子擧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国而忘私,安贫乐道的人啊!在民国六十年左右,子擧先生设计制造保暖茶壶,赚取蝇头微利,以维持家庭生活,宁愿自己劳作,决不麻烦政府。以后,子女们慢慢长大了,学业有成了,各自分头在外就职,各以其薪给,合力支持家计,奉养父母,这样子,日子慢慢的好过一点了。子擧先生有子女九人,无一不是堂堂正正的作人,规规矩矩的做事,有这一羣正干苦干的子女,孝敬膝下,就是子擧先生

  • 文章清代茶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4期  作者:周衍平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清代 茶壶 文物 古代茶具 炭盆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高六十三·三厘米,边长六十二厘米,重一百七十公斤的铜鉴缶经考古人员研究发现,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这说明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我国的能工巧匠就已发明既能保温又能储冰的冷热饮器。在饮茶风盛行的唐宋时期,又出现了瓷质的「温碗」,把茶壶放入温碗里,再注上热水,能使壶里的茶水得到较长时间的保温。明清时期出现的茶壶桶则采取隔热保温的原理,把茶壶放在竹、木、藤、草等材料做成的盒子里,中间填充鹅毛、棉花等物,阻止空气对流,达到

  • 文章細説宜陶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8期  作者:宜人 出版时间:1980-02-10
    关键字: 宜兴陶器 宜兴茶壶 陶都 紫砂陶器 时大彬

    宜兴是我国的陶都,宜兴茶壶天下闻名,而且绝难倣造,因为别处没有像宜兴这么好的陶土,宜兴出产的陶土,细腻坚致,烧出来的器物,比别处的优良得多,宜兴茶壶能够保存茶汁的色香味,夏天茶叶冲泡久了,也不会发霉,因此讲究喝茶的人,都希望拥有一只宜兴茶壶。据传说:春秋时候的越国大夫范蠡因为了解勾践这个人只可以和他共患难,不可和他共欢乐,根本无法和他合作,因此便弃官改业,他到了宜兴,看见附近一带的泥土,粘力很强,而且耐烧,他便制成陶器,筑起窰来烧造,他为了决心要尽力于

  • 文章惠山泥人鼎山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李飛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惠山泥人 制品 鼎山茶壶 紫泥

    在研究姓名学。听说李县长是灌云人,灌沭两县流亡难民散居宜兴很多。鼎山附近出产紫泥,居民都利用该土做茶壶,在京沪杭一带茶馆,可说都是使用鼎山产品,大小城鎭茶馆林立,从早到晚,坐无虚席,泡上一壶,边吃瓜子边聊天,听听说书、越剧、国剧清唱,年长者能坐到深夜方才回家。手中提着传统照明工具—灯笼,而心中又有一种趣味,也可看出泡茶馆也江南人之享受。目前在台湾市上出售淡紫色茶壶,不论是否地道鼎山品,都会有触景生情之感。

  • 文章(鄕情采风)茶苑奇葩——茶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4期  作者:周衍平  出版时间:2013-09-01
    关键字: 茶苑奇葩 茶壶 茶文化 茶具 观赏价值

    茶,被称为中国的国饮,历史悠久,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长期以来是人们必须的生活物资,被广泛种植。人们在长期的制茶、饮茶过程中,创造发明了不同的礼仪、各色的茶具,行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讲究内外协调,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除了发明不同的饮茶用具外,还创造了与其配套的辅助用具。茶壶桶,又称茶壶套,是古代与茶壶配套使用的辅助器具,既能给茶水保温,又能保护茶壶不受磕碰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