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英勇抗战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艰苦岁月忆当年——抗战初期的丰县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麟選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初期 丰县沦陷 成立抗日武装部队 军民密切合作 英勇抗战

    提高行政效率,劢行新生活运动,实行征兵制度,施行国民军,数年之间,突飞猛进,充满一片复兴气象,若能再假数年之功,国力必可大为增强。正値全国戮力精进之时,讵料发生「西安事变」,泄露建国御侮机密计画,日寇警觉侵华计画不可再延提早开启战端,此为我国最大之损失,如待国力充实,八年抗战将不至如此艰苦也。惊天动地丰城沦陷民国二十七年春,台儿庄会战给予日军以严重的打击,毙敌三万余人,国军完成战略任务后向内陆转进,诱敌深入,使日军主力使用于山岳湖沼地区,以期逐次消耗敌人,以

  • 文章李上將家鈺遺像之國殉勇英中期戰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2期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李家钰 上将 英勇殉国 抗战

  • 文章记名儒黄仿周对日抗战的义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阮君慈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黄仿周 抗战初期 日本投降 广东士绅 英勇义举

    一、抗战初期孤军奋斗与坚定的国策中国对日抗战肇端于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六月,日本军阀依照其大擧侵略之计划,先在华北丰台一带纵兵肇事,制造战端。七月七日夜,日军蓄意在宛平县之芦沟桥附近,借故挑衅,驻军以守土有责,奋起抗战,遂造成「七七事变」,亦称为「芦沟桥事变」。当时我国最高统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长故总统 蒋公发表谈话,宣告我国对芦沟桥事变之最低限度的立场,谓:「任何解决方法,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并且强调:「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

  • 文章追念豐縣唯一黃埔一期陸軍中將王敬久將軍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趙靖東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王敬久将军 英勇抗战事迹 追思哀悼

    亲临检阅,委员长曾当面嘉勉全师官兵在淞沪战役,奋勇杀敌的英勇表现,令全师官兵感奋至极。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上海抗日战争大会战,王敬久将军已升任师长,再度率领八十七师官兵奋勇杀敌,战况之惨烈,比「一二八」战役更加严重,由于全师将士用命,作起战来更加英勇,因而使八十七师一战成名,威名远播,名震中外。八一三战役结束,王敬久将军奉命率领八十七师官兵担任首都南京卫戍师,拱卫京畿,再度与日寇作殊死战,掩护中央政府各机关往武汉撤退,在局面极度混乱之中,浴血奋战达成任务。新四军皖南

  • 文章抗日烈士渠時漢傳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作者:渠敬憲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渠时汉 早年生平经历 英勇抗战事迹 人物评价 追思纪念

    渠時漢(一八九一—一九三九)字雲倬,首羨鬼莊人。公性倜儻,卓犖不群,重禮儀,睦鄉鄰,待人赤誠,肝膽照人,豁達大度,臨大節而不苟,鐵骨錚爭。幼承庭訓,立志報國。喜好讀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志士之文,且熟諳槍法。早年爲提高鄉親子弟文化素質,自籌資金,創辦完全小學。又每値災荒,輒開倉賑濟,鄉里受益匪淺。豐魚邊境,每逢澇災,山東客水南侵淹我豐北。公籌資鳩工,親率鄉民修堤三十餘里,自此北來水患遂絕,後成爲蘇北大堤。公通歧黃之術,擅婦科,所制三兔丸(兔腦、兔心、兔肝...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