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祠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眉山三苏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5期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眉山

  • 文章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4期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眉山

    眉山三苏祠内石刻家。中为苏洵,右为苏轼,左为苏辙。权眉州直牧冯会绘。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5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匾额 乡事 陈益廷

    七四、陈益廷培修眉山三苏祠蜀中山水甲天下,嘉阳而外,以眉山为最秀,老泉父子,生长其间,文章气节,冠绝今古,不独彪炳当时,抑且声施后世已。眉山旧有三苏祠,为当地名胜,年久失修,过者惋叹;民国七年戊午季秋,益廷陈公驻军是邑,下令动工培修,次年仲春,始吿竣事。内结构情形与此次培修始末,见八年仲夏所刋「培修眉山三苏祠记」一文,其中一段云:「是役也,经始于消寒馆,蒇事于喜贤堂。由堂而东,有抱月亭,有水竹轩,有东坡楼一楹。楼俯临东垣,修竹亭亭,绿阴如梦,渭川千亩

  • 文章鄉誼(調寄水調歌頭)

    来源期刊:《同安》 第50期  作者:周文梯  出版时间:1995-02-01
    关键字: 文昌鱼 梵寺 浔江

    美是乡中水,文昌鱼特珍。大轮群峰叠翠,古邑焕青春。梵寺苏祠馨香;嘉星永耀人寰,黉舍浔江滨。银城溢光彩,首聚同安亲。本同根,原脉传,梓情眞。乡谊五洲携手,扬鞭驰骈臻。宏幅丹青共展,锦绣故园增艳,四海佳音频。跃出龙门去,腾飞颂精神。注:文昌鱼:同安鳄鱼屿周围特产。梵寺:指梵天寺:始建于隋,在城东北大轮山麓。苏祠:纪念宋朝天文、药物学家苏颂的苏公。嘉星:陈嘉庚星:天文界为表彰陈嘉庚兴学育才对人类的功绩,将新发现的星命名为「陈嘉庚星」。浔江:在同安与厦门之间

  • 文章海南岛的苏公五公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6期  出版时间:1982-07-25
    关键字: 苏东坡 苏公 五公 东坡书院

    」的原址。他一住便二十多天,着手凿双泉,于东隅相距不远,可是味道全不同,因时日过久,其一已废,只剩「浮粟泉」。泉上还建有一亭,是郡守陆公飮水后在井上加盖。据说,这口泉井是苏东坡所开掘,名字也是苏东坡题的,井水淸醇,水源充沛,终年取之不涸。苏东坡留居三年,迁移合浦经此,陆公邀请苏东坡在亭铭记赋诗,并命名为「洞酌」。明万历四十五年,副使戴禧又建「二苏祠」,是纪念苏东坡及其子过的,到淸光緖十五年,观察使朱采又建「海南第一楼」纪念「五公」,「五公」就是这样来

  • 文章蘇東坡笠屐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5期  出版时间:1975-07-31
    关键字: 苏东坡 笠屐图 石刻像 眉山

    石刻像,在眉山县三苏祠内。

  • 文章四川名勝聯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5期  作者:蜀俠輯 出版时间:1974-09-01
    关键字: 四川 名胜古迹 联语 武侯祠 薛涛井 二王庙

    成都武侯联一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二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成都薛涛井薛¬■像联一巾服渐归无我相;江山如见¬■愁家。二独坐黄昏谁是伴;怎敎红粉不成灰。三石碑留艳迹;江水起哀声。灌县二王庙联一峡口开通,不逊夏时疏凿;江声莽朗,犹余秦代波涛。二史记详太守凿离堆,俾鱼梦恒占,原为蜀民开乐土;尙书载导江分沱水,是鸿濛劈破,早留禹迹在梁州。三洪水龙她循轨道;平畴禾黍足仓箱。眉山三苏祠联一门父子三词

  • 文章閒話家園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3期  作者:石孝岑 出版时间:1988-07-01
    关键字: 光阴迅速 思乡情结 沿革土产 沧浪亭 仙观晴霞 恩波亭 杨林铺 南市宋山 文庙儒学 谢墩夕照 富川楼叠山 吕洞宾传说 故事

    枋得宋朝信州弋阳人,豪爽介直,字君实,(文忠先来州,有「溪上青山三百叠」之句,谢本此意,)故又号叠山,谪署吾邑,后人思其遗爱,于治外立奉祀,其地名曰谢公墩,为县八景之一,谓之「谢墩夕照」,清季香火犹盛,有佚名题其一联云:「富水东来,莫洗当年亡国恨;宋山西峙,犹留此日故宫思。」富水发源九宫山,经阳新入长江,谢后仕江西宣谕使,宋亡死节,吴振緖有「谢墩夕照」七律云:「河洲直出水环中,万景烟波倒影空,三面山光分上下,半山日色隔西东,残霞乍映千门紫,落彩轻余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