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术创作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雅致 簡約 寧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2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10-02-10
    关键字: 谢伟强 花鸟画 艺术创作

    坐在柳浪聞鶯對面勾山樵舍旁邊謝偉強畫室裡,我一幅又一幅翻看謝偉強近年來的幾十幅新作,清氣徐來,雅韻頻生,光風霽月,讓人心醉。我驚奇的發現偉強這幾年又闖進了一個新的世界。偉強十七、八歲就師從國畫大師潘天壽學畫,前後長達四、五年,他對潘先生「強骨靜氣,意筆工寫」的畫法早已瞭然於胸。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尚在「牛棚」而沒有自由的潘先生,見這位青年人誠懇好學而由自己親授又很不方便,便偷偷寫信給自己在杭州的幾位好友,介紹偉強去他們那裡書學沙孟海,畫學陸抑非、吳茀之...

  • 文章「畢卡索晝展」觀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程石泉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毕加索 画展 观后感 西方艺术创作

    这幅画便是他自己的写照。在我们离开了「现代艺术博物院」的归途中,英格葆察觉我沉默而又失望的心境,她誓言在最近的将来,一定要来台湾,住在故宫博物院附近,天天去该院看画,并且学画。她说:「时间已经不许我们再犹疑了。凡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要去东方寻找那在西方已经丧失了的美的信念,把艺术创作当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来陶治心灵,促进生命的美满。而不是制造迎合低级趣味的商品。」我是百分之百赞同她的话,不由得向她莞然而笑了。

  • 文章我的「文字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文字图画 艺术创作 作品欣赏

    「文字畫」這個名詞,並不是我杜撰出來的,乃是甲骨文字學家董作賓先生在他那篇「中國文字的起源」裡所引用的一個名詞。他說:「金文可能是甲骨文的前身,不是文字畫,而是原始圖畫文字」。最原始的先民們,由於美慾的衝動,或好奇心的驅使,往往用有色泥土畫出山、水、日、月、鳥、獸、草木等無所謂的描寫畫。這種畫漸漸便演變爲記事的符號(文字)。一變成實用的文字,就失去原來審美的意義,到現在大約有六千年的歷史。這種原始的圖畫,自被徵召加入符號行列裡,一直就在作爲記事表意的工具...

  • 文章呂佛庭之文字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梁寒操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吕佛庭 文字图画 艺术创作 风格品鉴

    呂佛庭先生沉潛繪藝,歷數十年不懈,早蜚聲於海內外,其工力之深厚,畫境之超妙,尤素爲藝壇所推重。近年以來,更不肯以模倣爲高,欲別闢新途,直造古人所未曾有之境。於是凝心瞑思,探索鑽硏,頓悟我國文人畫至淸初石濤八大已臻極境,近人吳齊二家用筆雖尙簡放拙厚,顧猶未超出靑初八大之窠臼,故今人如仍循文人畫之老路,必難獲創新,於是專心一慮,以硏究金石甲骨文字冀從書畫源頭另開生面,其所悟如此,則創作愈勤。近將其所寫之一幅示余,余觀其所繪,誠知得於甲骨金文之筆法者至深,饒富...

  • 文章現代游俠劉其偉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刘其伟 人物事略 艺术家 艺术创作

    八十五年教師節前二日,名畫家劉其偉獲李總統頒贈華夏一等獎章及「松柏長青」壽屏,以祝賀其八十五歲華誕,這是我國藝術家獲得此項最高殊榮的第一人。劉其偉先生原籍廣東省中山縣,民國元年出生於福州的南台,他的祖上七代都在福州經營茶葉出口貿易,本極富裕,但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家道中落,乃回中山縣故居,不久即在祖母呵護下隨父赴日本。二年後,即遭遇一九二三年的世紀大地震,家產蕩然。復考得庚款公費,就讀於日本東京鐵道教習所專門部電氣科。畢業後回國,在廣州國立中山大學任教...

  • 文章水彩畫大師——李焜培教授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2卷 第2期  作者:青陽  出版时间:2004-04-30
    关键字: 李焜培 侨生之父 水彩画 艺术创作

    (注:李焜培教授(右下)及其巨構。)認識李焜培教授這位大師級畫家,是在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他獲頒水彩金爵獎之時;歲月匆匆,如今李教授受到中山國家畫廊邀請,舉辦其「七十創作回顧展」,已是藝術界最高的肯定。李焜培教授,廣東中山人,十八歲即在香港隨名師靳微天、靳思薇兄妹習畫,及後來臺升學,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五十七年返母校擔任講師,有「僑生之父」美譽;七十年起(一九八一—一九九八)爲專任教授,迄今仍受聘任美術硏究所教授。就讀師大時,他雖曾受教於國畫...

  • 文章《盛世中華書畫集》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盛世中华书画集 序文 艺术创作

    在公余之暇,还能一直埋首于艺术创作。「字是真草隶篆,画是水墨丹青。」盖因其遍历黄河大江,名山胜水,戈虽枕而笔不投,盾常磨而书益进,观山岳之雄奇,则思凝胸底;感战马之奔逐,则悟入毫端也。寿山先生初习二王及颜柳欧赵,旋复上溯秦汉殷商,下迄明清诸大家,究其流源,通其变化,出入古人,自成一家。以故其书法擅长于草隶,其水墨精专于墨虾及雄鹰。颠沛于是,造次于是,极峰迈进,精益求精。迄今已四十余年,其间于日本、韩国、台湾、郑州、福州、美国等地,先后举办个展及联展亦二十余次。尤其

  • 文章劉錫生小檔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6期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刘锡生 人物简传 书画 荣获奖项 艺术创作

    劉錫生號心白,字國賢,江西蓮花人,一九二八年九月十三日生,陸官畢,爲當代非筆書畫名家,其作品應邀參加國內外展十次,個展六次,國外個展兩次。每次均作現場示範表演,均獲好評,馳名中外。曾獲獨家報導週刊及自由時報專訪報導,並應華視江山萬里情節目現場示範播出,83年承桃園文藝作家協會推荐國家文藝奬。作品曾先後獲美展優良奬及中日文化交流展及市長奬,以至最高總裁奬,國寶級神宮奬、推荐奬、特別奬等,多項殊榮。並獲聘爲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協會評審委員。由於對藝術之熱愛,不斷硏...

  • 文章清末秦腔演員——魏長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陳紹淳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魏长生 秦腔戏剧 人物事略 妇女形象 艺术创作

    魏長生,三次進京表演秦腔與當時崑曲爭艷鬥奇,最後終於取代了崑曲的劇壇盟主地位。他把秦腔名播大江南北,促進了許多地方戲曲劇種的形成。他的美名海內外皆知,他的業績,彪炳靑史。魏長生字宛靑,行三,故名魏三兒,或魏三官。1744年生於四川金塘縣之農家,十三歲隨父親到陝西西安,次年到同、蒲一帶學戲,在渭北農村演出達十七年之久。1775年進京遭冷遇;五年以後二次進京,同行者有三壽官、楊五兒等,以「滾樓」一劇名動京師,演出達八年之久。1785年另組新班「尹慶部」,後改爲「得勝班」...

  • 文章旅台畫家譚旦冏的九江情結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胡榮彬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谭旦冏 家乡情怀 艺术创作 生平著作 文化事业

    九江 胡榮彬台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著名畫家、學者譚旦冏(一九〇六—一九九六)先生,原名義翰,號墨緣,原籍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蓮花鎭譚家坂,生於九江市潯陽區倉巷(今甘棠南路)譚家裕康錢莊。自幼愛好繪畫與文學,十三歲考入江西省立第三中學(今九江市第一中學前身),一九二四年畢業,考入北京外交部俄文法政專門學校,一九二六年與該校一同並入北平大學法商學院就讀。因生活貧困,課餘兼任《北京晚報》編輯,後任該報總編輯。一九二八年在北平創辦《霞光畫報》,一九二九年畢業於北...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