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艺人共返回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本省艺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期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人物名单 艺人

    除已故的影后林黛(賓陽)外目前尙有:影視明星:陳莎莉(蒼梧)歌星:孔蘭蕙(賓陽)歌星:托懿芳(羅城)歌星:李黛玲(南寧)歌星:黃萍(遷江)香港邵氏影星:劉永(蒼梧)歌星:羅文(桂平)

  • 文章歲月深處鼓兒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4期  作者:王燦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说书 民间艺人 农村 南阳大鼓

    小时候常听「书先儿」大伯唱鼓儿哼。鼓儿哼又称鼓儿词,学名南阳大鼓,它和评书、坠子、三弦一起,被人们称作说书。因为和书有关系,人们就称呼说书人为「先儿」。书先儿大伯是位民间艺人,虽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唱演版本是由其师傅口耳相传的,但他记忆力极强,悟性特好,嗓音韵味十足,有演唱绝活,一人一台戏,一口唱尽天下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生旦净末丑,唱谁扮谁像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的文化生活贫乏。谁家办喜事「写」台说书戏,花钱不多,事儿办得挺热闹,在村里老少爷们中也很

  • 文章妙趣橫生賣針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4期  作者:姬明富 出版时间:2015-10-01
    关键字: 宋天福 民间艺人 卖针歌

    自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起,在鄂、豫、皖、陜诸省乡村中,谈论话题中有一位赫赫有名、家喻户晓的边说唱、边叫卖钢针的民间艺人,他就是古裕州券桥乡宋庄村的小商贩宋二别子(名天福)。他所说唱的卖针歌,格调流畅,朗朗上口,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古今相融,引人入胜。尤其他的针摊只要一摆好,慕名前来买针、听唱、看热闹者风起云涌,把针摊常常围得水泄不通。其卖针歌一套套,十分惹人心欢愉悦。豫剧大师杨兰春曾前来拜访,给予高度评价。歌词(一):一人一马一杆枪,二郎担山赶太阳

  • 文章闽剧老艺人之家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6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闽剧老艺人 重阳节 盛会 演艺

    九八年十月廿八日,福建闽剧老艺人之家在福州南台唐城大厦举办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盛会。省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蒋夷牧、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林明、福州市文化局局长吕赣明、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袁荣生等与全省两百多位闽剧老艺人欢聚一堂。会上,蒋夷牧先生高兴地说了三句话:向闽剧界四十六位老寿星(黄荫雾、唐秀山、林务夏、林祯藩、李铭轩等)拜寿!希望保重身体,健康长寿;祝愿老前辈家里孙子、儿子安居乐业,万事如意,合家幸福;老艺术家们是社会财富、文艺界财富、要

  • 文章嗩吶今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史紅路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唢呐 独奏合奏 唢呐艺人 社会地位 灌云县唢呐艺人协会

    就算犯大忌,轻的不给工钱被主家臭骂一顿,撵出门外,重的还要被一顿毒打。要是主家真的遇到不吉利的事情,还要归罪到他的头上,即使是砸锅卖铁、倾家荡产还要认人家的「损失」。因此,凡是有线谋生门路的绝不会去学这种「手艺」。目前,唢呐艺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一些老艺人或技艺高超的艺人还录了唱片,灌了磁带。「唢呐」也名正言顺地排入了民间吹打乐的行列,而且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艺人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变,他们脱去了身上的破衣烂袄,住进了新房,家里烧存草,吃存粮,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

  • 文章福建省老艺人之家欢度重阳佳节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39期  作者:曲峰 出版时间:2002-10-31
    关键字: 福建省老艺人之家 老人节 闽剧老艺人 重阳佳节 老寿星

    今年重阳节,三百多位福建闽剧老艺人在福州邮电公寓海鲜楼行新世纪第二个老人节。出席,省文联副主席林德冠和秘书长朱光、戏剧家陈贻亮、原省戏研究所所长刘世今、市文化局副避长沈华奎、美国闽剧团团长黄建南。会上,朱光、沈华奎作了洋溢的讲话;福建副省潘心城在百忙中特来看望闽剧老艺术家,他说:向大家问好!希望大家多唱几名闽剧。接着,福建省老艺人之家会长杨钱城向唐秀山、林禄官、李锃轩、李旦、朱艳芳等50位80岁以上的老寿星祝福、问候,祝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午餐席间

  • 文章紮根台灣六十年板刻藝術雕人生的藍亞治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7期  作者:藍蔚台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手工艺人 板刻艺术 蓝亚治

    離開故鄉四十餘年,就這麼一眨眼過去了,在民國八十三年第一次返鄉時,藍亞治著實有著近鄉情怯的心情。由台至港,一路轉機至梅州,香港登機時,姪女春英相伴,半路上就已止不住內心的澎湃,當梅州機場見到三哥的兒子來接機時,眼眶已含滿淚水。在村子口,昔年左右鄰居蜂湧而至,且鞭炮沖天,頓感慚愧未能衣錦榮歸。最後,面對年近八十的大嫂,往事如煙,腦海裏浮現年幼時,受大嫂撫育之景,再也控制不住,淚水奪眶而出。長嫂如母,那份情、那份愛、那份蓄積傷痛,不只讓亞治激盪,當場如潰了堤...

  • 文章一代艺人阮玲玉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于婷 出版时间:1988-12-31
    关键字: 阮玲玉 艺人 人物生平

    (诗白)芳草天涯怜金粉,紫兰香径葬玉人。(的的二王)野草闲花,已非当年风韵。桃花泣血,难再深锁、啼痕。新女性、玉堂春、故都春梦、今日都已夜台、伴恨。此后寒云冷月,谁招神女、之魂。笑人生,如水月,任教旷世聪明,总是昙花,易殒。天本妒英才,红颜原薄命,任你银坛独霸。(转乙反)谁料絮果,兰因。情海中,翻波澜,鹬蚌相持,至使孤怀、悲愤。(梅花腔南音)人言可畏便轻生。一代艺人竟被情丝困。可怜玉骨葬汚尘。上苍弄人实太狠。痴心殉爱见情眞。三角形成千古恨。令侬难以取舍爱

  • 文章十三旦報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李傑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山西梆子 艺人报恩 传说故事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北京銀號皆爲山西幫商人所經營,山西人喜聽秦腔,所以梆子腔北京舞台上十分活躍。那時的梆子腔,旣不是魏長生所唱的秦腔,也不是純山西梆子,而是山西梆子向河北梆子的一種過渡,並且開始與京劇聯璧。侯俊山是當時京梆皆能的著名演員。原籍山西洪洞縣,生長在張家口。幼年時因家境貧寒而在太原一個山西梆子戲班裡學秦腔花旦,扮相俊秀文武兼能,十三歲就唱出了名,因而取藝名“十三旦”。同治九年(公元一八七〇年),“十三旦”從太原來到北京,唱河北梆子,並與京劇皮黃...

  • 文章山南山北走一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0期  作者:駱駝橋人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俚语 艺人 三北 语言 骆驼桥 音调

    阿拉慈谿骆驼桥」「阿拉后山黄牛叫」「阿拉骆驼桥开店」「阿拉黄牛叫种田」「阿拉骆驼桥开店卖货」「阿拉黄牛叫种田用屙」五十岁以上不单是宁波同鄕,即使现在旅台沪籍人氏大概也还记得曾经听过上面这样的——对科。词句虽俚俗不雅,当年传诵却很广远。民国二十年代之时,有二位名噪沪甬之际的唱滩簧艺人,一个绰号叫做「小黄胖」;另一个是「小白眼」。二人后来在上海过了气,到宁波鄕下一带来唱「八剧兑」。八剧兑不须舞台,说唱者大伙围坐在拼成的长桌旁边,先由一人表演一段敲九连锣,或

共39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