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良心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生偶得(八)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6期  作者:葉潛昭 出版时间:2010-06-10
    关键字: 人生 求己 天理 良心

    又有利于别人,岂不是「两全」。人们常说一句话叫做:「置诸死地而后生。」天下没有难事,只要身体力行,就会有好的结果。我们为什么不先求己,而冒着被人拒绝的难堪,自己能做到何尝不是自我的肯定,求人不如求己,切记「求己」,更别忘了连「观音」都是求己,不是吗?之十七「天理良心」俗称「天理良心,天下通行」,也就是说天理运行的道理,和自己心中的良知,我们走到哪里都可以行得通。我们印证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也曾经说过:「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话也刻在德国哥尼斯堡上

  • 文章聯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5期  出版时间:1990-09-10
    关键字: 良心 鸿毛 林拔 自缢 刘幼蘅

    居官不昧良心,于斯世已成麟角哭汝兼伤吾道,何一命竟若鸿毛鄕人林拔最高法院庭长,愤世忧时自缢于台北任所,其师刘幼蘅先生挽之以联。

  • 文章天地良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老康 出版时间:1982-03-30
    关键字: 人生感悟 小品文 天地良心

    宇宙之内,最公道的东西只有三样:一天;二地;三良心。天造万物,最注重平衡与补偿,造个聪明人,却往往健康欠佳;造个身体健壮的人,则又不够聪明。自古以来,身材矮小的人多半都由他的高智商来弥补他的低个子,而且五矮的人虽非个个高官厚禄,却也多半大福大寿,比起锋头出尽的儍大个子,似乎更风光些。地也公道得很。「有土地便有财富」这句话,只对勤苦耕耘的人有用。因为种瓜的得瓜,种豆的得豆,啥也不种的人,只好把良田荒废,暴殄天物,即令有土地,也创造不出财富来。良心可能是

  • 文章亦新亦舊話(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3期  作者:桂裕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运动 饮食 老年人 文章 强盗 良心

    续上期)△宇宙内事,要能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开旷之胸襟。提得起,放得下。△老年人向来作运动者,不可停止运动;向来不作运动者,不可学作运动。老人宜静,多变则忧。△我不能低声下气以事人,我不能抹煞良心谈是非;我不能东倒西歪,随波而逐流;我不能明争暗鬪,争取上游。我不能者多,故所成就者少。无已,其试编字典乎?有人劝我勿为。老矣,为之亦不能见其成也。我曰:我编字典犹嗑瓜子也,嗑一粒是一粒,不计其完与不完也。此事如値得做,我虽不

  • 文章(民情風俗)人生小語詩歌篇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3期  作者:郭祭卿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平淡一生 人类文化 好身体 坦然自得 良心责任

    ○难免没有怨恨意○针对当局不欣赏○是为一定之道理○黑暗愁怕见光明○邪不胜正为正理○虽然敢怒不敢言○暗自怀恨在心底○一旦有机之可乘○想尽办法报复你○证明好人实难为○无缘无故受委曲○要想全面落好人○的确实在不容易○再说根本不可能○良心责任大问题○任愿坏人说你坏○好人说好则可以○如果两面齐讨好○有失作人之意义○青红皀白之不分○丧失眞理和道义○尽忠职守心无愧○心安理得至安逸○人之一生到老年○历经苦辣和酸甜○从小到老活一生○不知受过多少难○尤为穷困之家庭○更是艰苦

  • 文章「王修身憶往事」自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王修身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王修身生平 参军生涯 洁身自好无愧良心 自序

    一个人作事,虽然没有可依靠的有利背景和人事关系,只要自己能努力不懈,洁身自爱,不投机,不取巧,诚实不欺,忠勇为国,一样可以出人头地,此即所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眞理。人的事业,成就是一生血汗的累积,绝非从侥幸中得来。我在军中数十年,与士兵同甘共苦,生死一之,临阵身先士卒,功名身居人后,未贪汚未舞弊,以淸白始,以淸白终,虽未能以财势夸耀于世,但扪心自问尙无愧对良心之处,故敢以作后世子孙之标榜也。这绝不是对外宣传,而是留作子孙行事为人之参考。至于在文词字句

  • 文章雛鳳淸於老鳳聲

    来源期刊:《浦東》 第61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90-06-15
    关键字: 郁慕明 父亲 去世 诗人 良心堂国药号 端午诗人节

    立法委员郁慕明鄕长的尊翁元英老先生,于四月六日凌晨与世长辞,上(60)期本刊曾报导此噩耗。元英先生是诗人,也是我们文友。他老先生出生在上海城厢书香世家,郁良心堂国药号是他的祖业,所以以「良心」命名者,完全凭天地良心,以眞材实料,公平价格为病家服务,为南市著名国药号,与姜家药店、童涵春堂鼎足而立。当时沪上绑匪盛行时期,元英兄还在学龄,由二名罗宋保镖随侍出入,那时我虽居同路,且经常到郁良心堂购药,当然识荆还无缘哩!民国三十七年来台后,订交于文字缘,幸接謦欬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