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舟山轮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定海港滄桑(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7期  作者:倪吾芳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定海港 港务大楼 舟山 抗日战争

    沈定门衜头(又称泰昌木行埠头)、益昌衜头(又称立大埠头)。有用条石砌筑成斜坡式,有阶梯式,供木帆船系缆靠泊及供旅客上下。其中以大衜头为最大,西衜头次之,中衜头最小。民国二十六年八月,日军侵占上海,沪定航线客轮停航。部分航行沪定线的客轮为防日军骚扰,改名易旗,穿山改名「哈纳」,舟山轮易名「海福」,新宁绍、益利、永川、大华等分别改名「谋福」、「利宝」、「高登」、「棠赛」,达兴悬葡萄牙旗,台州挂希腊旗,得以继续航行。民国二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日军侵占定海

  • 文章一份記載定申航線歷史的珍貴史料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3期  作者:應磊 出版时间:2010-12-31
    关键字: 定申航线 舟山跨海大桥 船期通告 舟山市交通志 舟山

    舟山地处长江口南侧,踞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与上海、宁波一水之隔,是长三角重要的海上门户和通道。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跨海大桥的相继通车,舟山至上海近在咫尺,豪华大巴畅通无阻,过去依靠客轮水路夜航一整夜往来两地的状况也已成为历史。但提起南湖、浙江八一五、浙江八〇一、普陀山、紫竹林及海星等这些熟悉的船名,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舟山人或许都耳熟能详。在舟山孤悬海外的日子里,这些铁甲巨轮是海岛人民通往大都市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

  • 文章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之舟山大撤退之回顾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39期  作者:翁性初 出版时间:2010-04-30
    关键字: 舟山 撤退 国共内战 天运

    频年战乱,山河变色,胜者为王败则为寇乃千古不移定律无可否认。光阴荏苒,岁月不再,忨岁愒日,毋复何言,在中国的历史上像舟山数十万人之大撤退根本绝无仅有,当年中外报纸就有大篇幅详情报导,不必再炒冷饭。本文所写的仅仅是撤离家园一星期内的煎熬叙述。来台一晃眼就过了一甲子,在民国三十九年也就是一九五〇年是我这一生最大的挫折点;也可说是命运最大的转捩点。出身沈家门,学成返乡,工作之余,力求表演,供人驱驰奔走,为地方聊尽棉薄;从事服务乡闾,不遗余力;虽无成绩可言,但

  • 文章太平纪念协会一月二十七日成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1期  作者:舟山 出版时间:2010-02-10
    关键字: 浙江舟山 太平纪念协会 凭吊祭祀 太平事件 《太平1949》

    一月二十七日下午两点,太平纪念协会假爱乐交响乐团演练厅(台北市济南路一段七号B1正式成立,这个很特殊的社团,是由许多太平罹难者家属及对太平事件高度关注的人士所组成。这是太平海事件六十年后,首次正式成立正式团体,未来将持续关怀太平历史事件,并扩大寻找一九四九年前后国共内战所造成的离散故事,协助完成口述,建立个人生命与家族簸迁的历史档案。太平协会成员中,有多数是多年前曾经参与过《寻找太平》,与《一九四九大迁徙》纪录片的推手,累积了许多实际经验

  • 文章追寻太平事件眞相及其含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6期  作者:陳玲 出版时间:2009-09-10
    关键字: 太平事件 太平罹难旅客纪念碑 舟山逃难 建元 追寻真相

    在基隆的海军十六号码头,矗立著一座太平罹难旅客纪念碑,这艘太平至今沉没在舟山群岛的海域里。一艘太平,有着国共内战之后大迁徙的缩影,影射著一个时代的悲情故事。一、六十年前的船难,「太平」的前世与舟山结缘一九四九年,随着国共两党局势紧张,原来每周定期往返上海与基隆之间的太平,成为上海到台湾的逃难船。一月二十七日,正值农历大年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十一时三刻,太平与运煤船建元迎面撞上,子夜,船沉没在舟山群岛海域白节山附近洋面,近千名乘客遇难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