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舟山海产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舟山海产(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6期  作者:舟山人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舟山海产 黄鱼 鲨鱼 比目鱼 带鱼

    舟山羣岛是我国最大渔场,海产全国闻名,今日台湾,吃海鲜列为最时髦的口福享受,但那些海鲜与舟山的产品比较起来,不论比质比量,都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祇是三四十年以前,人民生活没有现在那麽享受。舟山尤其崇尙节俭,烧菜都舍不得多用油,不是薄盐,就是淸蒸,更不知用其他调味品,变不出目前海鲜餐厅那麽多花样来,但其味淸纯,鲜度自然,尤非台湾海鲜所能望其项背了。爰就记忆所及,列述舟山海产名目如后:黄鱼 学名石首鱼,因其头部有两骨在脑户中,坚如石故名,鳞作金黄色

  • 文章舟山海产(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7期  作者:舟山人 出版时间:1981-08-01
    关键字: 海螺 沙蟹 舟山海产 海蜇 银鱼 鲑鱼

    种,海沙中随在都有,四时常生,鲜食盐渍味均美。其别一种雄者两螫左大右小而色赤者名拥剑,俗称红箝蟹,常醢之为酱。沙蟹 亦为海产小蟹,状似蟚蜞,产九月前后,海塘间均有,无鲜食,多用盐渍或醢之为酱。虾 舟山产虾种类甚多,有赤白靑黄斑数色,白而小者曰米虾,白而大者曰大白虾,赤色者曰红虾,甲壳坚硬双螫长大者曰强盗虾,最大长至尺余者曰王虾;亦有以时节而分者,如梅熟时捕得者曰梅虾,养蚕时捕者为蚕虾,近海各处皆产,长年不断。虾多鲜食,亦有晒干作薧者,去壳而干之者曰虾米。蛤蜊

  • 文章舟山海产的过去和现况(上)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渔场 渔业资源

    舟山羣岛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以及乌贼、三疣梭子蟹等在这个海域形成独立的洄游羣体;鲐、鲹、舵鲣、大甲骖等大洋性鱼类,也在这里大量出现。据资料记载,东海鱼类品种总数达五百种以上,分布在浙东近海的约有三百余种,而在舟山渔场常见的经济价値较高的鱼类品种,就有一百余种之多。其中以小黄鱼、大黄鱼、带鱼、乌贼的产量为最高,被称为舟山渔场的「四大经济鱼类」。鳓鱼、鲳鱼、海蜇和虾、蟹的蕴藏量也十分丰富。舟山渔场资源

  • 文章舟山海产的过去和现况(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鳓鱼 海蜇

    是「力鱼贼相,捕东北水转涨」。在舟山渔场,鳓鱼的主要产地在韭山洋、黄大洋、衢港外洋、马渍洋一带,与夏汛大黄鱼渔场相近。「大潮捕黄鱼,小潮捕鳓鱼」,就成为夏汛生产的普遍做法。年渔获量二千吨左右。岱山、高亭一带的流网作业,大都到长江口以北一带生产,羣众统称为「北洋渔场」。汛期自谷雨起到小暑结束,汛期较长。生产地点开始时在长江口海域,逐步北移到吕泗海区,小满以后,鱼发转旺,渔场就转移到大沙渔场,芒种到夏至,渔发最旺,到小暑结束。一条流网船一般汛产可达十五——二十吨

  • 文章舟山海产什记(续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7期  作者:臧祖林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传说 皇帝

    ㈤鱼那里最好吃舟山素有「带鱼吃肚皮,黄鱼吃嘴唇,鳓鱼吃鳞里,𩾃鱼吃脑髓(婿)」之说,但其他的鱼那里最好吃呢?舟山民间也有个传说哩!古时,有个皇帝请大臣们一起吃饭,当太监端上来一盘鱼时,皇帝指著那盘鱼向左丞相:「鱼那里最好吃?」左丞相说:「鱼头最好吃!」,皇帝又问右丞相,右丞相说:「鱼中间肉多,中间最好吃!」,皇帝又问兵部尙书,兵部尙书心想,皇帝听了左右丞相的回答没有点头,那一定都说错了,就说:「鱼的尾巴最好吃!」皇帝听了三人的回答都不一样,心里很不

  • 文章舟山海产的过去和现况(三)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12-15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现况 海蜒 马鲛鱼

    用灯光进行诱捕的。捕上的鱼要连夜加工处理。时间一长,就会变质。马鲛鱼马鲛鱼是舟山渔场上常见鱼类之一,常年都能捕到,资源情况比较稳定,目前,全区还没有专业生产,仅作兼捕对象,年产量只有五百到一千吨,今后开发的潜力是很大的。马鲛鱼在越冬季节栖息于中下层,主要作业渔场在浙江中南部海域。三月份进入近海,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是产卵旺期。五月中旬产卵结束,分散在附近渔场进行索饵,时而可以见到鱼羣起浮。秋季鱼羣逐渐向东南外海移动。在牠的洄游过程中,机帆船对网作业常有捕获

  • 文章舟山海产的过去和现况(四)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5-02-15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石斑鱼 黄鲇鱼

    稳产高产。石斑鱼石斑鱼又名「海鸡鱼」,是一种经济价値很高的名贵食用鱼。舟山渔场的资源较为丰富,但过去一直没有加以开发利用。一九七八年以后,才组织羣众进行钓捕,现在钓捕石斑鱼已成为中街山和嵊泗列岛渔民夏汛时的一项主要作业。目前全区年产量在五十吨左右。石斑鱼喜欢栖息在水色澄淸的岩礁洞隙,舟山各外沿岛屿的周围均有分布,花鸟、碧下、嵊山、勾奇、浪岗和中街山列岛及洋安各外沿礁岛,产量较高。石斑鱼常年都可以钓到,主要汛期自立夏开始,小暑到大暑这段时间产量最高,八月中旬以后

  • 文章舟山海产什记(续)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96期  作者:臧祖林 出版时间:2003-02-28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海蜇 黄鱼鲞 鳓鱼鲞

    公斤),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外汇。因海洋污染等多种原因,温州海蜇和本洋海蜇已多年不见踪影了。人们企盼国家加大对海洋环境的整治力度,让「海蜇」重现舟山渔场。㈣舟山传统海产食品舟山水产品加工历史悠久,有不少久负盛名的传统水产食品,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当数鲞鱼和糟鱼。鲞鱼中的佼佼者是黄鱼鲞和鳓鱼鲞。黄鱼鲞又名白鲞和勺鲞。是用整条新鲜大黄鱼开背清除内脏,漂洗干净,加盐腌制后再漂淡晒乾,营养价値颇高。经测定每百克黄鱼鲞肉中含蛋白质五十四克,脂肪一·一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 文章舟山海产什记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95期  作者:臧祖林 出版时间:2002-12-30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串鳓鱼 米鱼

    ㈠沥港𩾃鱼在东海众多的水族中,可供食用的,要数𩾃鱼最为鲜美。尤其是它的头颅,那种油滋滋,酥溜溜的味儿,越嚼越鲜。早有「宁可丢掉廿亩稻,不愿丢掉𩾃鱼脑」之说。定海区沥港鎭北面的灰鳌洋,是𩾃鱼繁衍的地方,所以有人把沥港叫作「𩾃鱼的故鄕」。𩾃鱼,别名敏子鱼,亦称作「米鱼」,属石首鱼科,为暖温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底质为沙泥的海域,一般体长四十到五十五厘米,重三到五斤,个别也有十八、九斤重的,为我国海产经济鱼类,勃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每年夏至

  • 文章瑣憶金塘特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8期  作者:•黃炳麟•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舟山 金塘 特产 水果 海产

    金塘为舟山羣岛四大岛之一,位于舟山本岛之西,周百余里,四围山谷环绕如城,北峯三仙山(当地称为仙人山)高达千公尺,发为东西二水,灌漑农田,故土肥流长,素称沃壤;岛中垦田四万余亩,禾黍登场,足资民食。俗谚有「舟山田裹山,金塘山裹田。」盖形容其沃野也。地当扬子江、钱塘山、甬江之冲,潮流交会,故海产丰富,网捕不亚于岱衢诸岛。西部历港(古称烈港),明时海盗汪直导倭寇扰浙,曾以之为负阻地,倭酋辛五郞被俘于此,勒石平倭港碑以纪其事,故又名平倭港;外有大鹏山(旧名太平山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