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舟山沿革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家的故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3期  作者:韓卓彜 出版时间:2010-12-31
    关键字: 舟山沿革 家世背景 舟山撤退 国共内战 驻守金门

    一、舟山沿革舟山亦即是定海,舟山在唐代称翁山县、明为定海厅,清初设定海县,现在改为舟山市,舟山地处太平洋西岸,是中国东南方的要津,内守杭州湾及长江口,外通太平洋,可直达世界各地。舟山是大陆东面,最多岛屿的地方,所以又称「舟山群岛」。海上交通四通八达,海产十分丰富,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更是中国富饶的鱼仓。据统计舟山共有大小一千三百三十九个岛屿,其中有人居住者九十八个,以舟山本岛为最大。现在直辖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等四个单位,舟山市已经于

  • 文章滃洲人談滃洲(十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2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6-03-01
    关键字: 滃洲 舟山 政治 沿革 警察 盐政

    麻雀封王」,俨然一派官吏架子,一副差人面孔,对老百姓眞是疾言厉色,连篇官话,老百姓以其官府公差,难免存有畏惧心理,逢事让他三分,于是小人得志,天高皇帝远,除督催粮课外,往往支配地产,包缆词讼,非法行为,俨然行之而无所顾忌。上官既不过问,地方士绅又多事不干已,大都放任心理,一般土劣,反借此自重,人民忍辱含怨,多敢怒而不敢言。因此海岛居民,至今对政府吏胥多无好感,实由来已久矣。粮丁之后又有地保制产生,滃洲县属各岛每年纳粮,必须涉洋翻山,远赴舟山县城,道路险阻

  • 文章滃洲人談滃洲(十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1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滃洲 舟山 设施 沿革 神权 柱首

    五、滃洲县政治设施及其沿革槪况㈠、槪述滃洲县辖区各岛,孤悬海外,在昔海运未开之时,认为溺水千里惟飞仙可渡」。向被忽视,宋元之世,昌国县虽有蓬莱鄕建置,计都划岙,但仍以穷山恶水视之,听其自然发展。迨至明淸之间,由于生齿日繁,地方政府,才稍加注意,却又迭遭海宼侵扰,几经内徙,又形成废地。及至海运既开,海外岛屿地位日见重要,始从事展复。后又经人民屡次报升,政府以赋课所系、才渐加重视。但专制政治设官治民,官吏为皇家做事,其政治目的,亦在确保皇家万里江山,虽其间

  • 文章舟山之建置沿革及其他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4期  作者:黃炳麟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舟山 建置 沿革 《地理大辞典》 滃洲

    沿革。据中文大辞典记载:㈠定海旧县名,即今浙江省鎭海县。五代吴越置望海县,宋改名曰定海;淸别置定海县于舟山,改原有之定海县曰鎭海。㈡定海今县名,属浙江省,明置定海衞,淸改衞为县,升为直隶厅;民国元年仍为县,三年划属会稽道;国民政府成立,废道,直属于浙江省政府。县境在鎭海县之东,独立东海中,以舟山群岛组成,县城在舟山岛上,为一良港;舟山岛之东有普陀山,为我国佛敎三大圣地之一。读史方舆纪要(淸顾祖禹撰,凡一百三十卷)谓:浙江宁波府定海县:府东北六十二里,西南

  • 文章「蓬萊鹽」——舟山人的驕傲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42期  作者:江定兒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蓬莱盐 舟山 盐场 历史沿革

    如果说舟山人向来以舟山鱼引以为荣的话,那麽,岱山的蓬莱盐则又是舟山人为之骄傲的。岱山的蓬莱盐已有近一千二百年的历史,淸朝乾隆末嘉庆初,即十八世纪九〇年代,岱山人王金帮创造的「板晒」工艺,成为我国盐业史上的一大创擧;岱盐还以其细、白、鲜成为封建王朝的「贡盐」。历史的延伸,给昔日「朝出门框碰头顶,晚归弓背短三寸」的盐民兄弟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也给古老的岱山盐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岱山盐民凭着勤劳和智慧,围海塘,改盐田,改革旧的晒盐工艺,终于吿别了「刮泥淋卤」的落后

  • 文章滃洲人談滃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6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4-06-01
    关键字: 滃洲 舟山 同乡会 沿革 表格

    一、前言记得五十二年间,舟山旅台同鄕会的同鄕先进们,为维护舟山羣岛的历史文化,以发扬我舟山同鄕爱国爱鄕之基本精神;并为将来反攻复国后重建家鄕之张本,有重印定海县志之擧,但时代递遭,变迁良多,旧志所载,类成陈绩。为求充实内容,补载翔实,并为将来修志时之参考计,后于五十四年五月间,成立委员会,以从事续编县志资料之蒐集。惟是项工作,全持博采羣议庶几集思广益,以收事功之效。因经理监事会议之决议,拟订采访问答条款,分函旅台各同鄕,就其个人所见所闻之经验,或从记忆

  • 文章舟山建制沿革(下)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2期  作者:文言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舟山 建制 沿革 定海 昌国

    置邑,唐曰翁山,宋曰昌国,元州焉,明复为县,旋废,为昌国衞,后徙衞于象山,留千户所,始以舟山名」。看来是在明徙之后,这里才被泛称为舟山。㈣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在台湾统一和东南各省的抗淸活动先后平定后,康熙三十三年(一六九四年)据《定海县志·沿革》载称:「二十六年五月,改舟山为定海山。舟山本象形而名。上谕:山名为舟,则动而不静,因易名定海,颁赐宸翰」。「二十七年建县治,即赐名定海县,而改旧定海为鎭海县」。属浙江省宁绍台道(宁波府)。定海县建立后,政府

  • 文章舟山建制史上的重大变迁——舟山市与定海区合署办公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7期  作者:江定兒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舟山 合署办公 体制 史料 建制沿革

    须经国务院批准。所谓撤销容易建立难吧,(万物大槪都如此。)故舟山市的各项政策决策者们只采取了市、区合署办公的方式,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以,说不准什么时候定海区的各个机构又恢复了,又会运转起来。但不管怎么说,这次调整舟山市与定海区党政管理体制,不能否认这是舟山建制沿革史上的又一重大变迁;如果说定海区这一建制还存在的话,它毕竟也是一个空架子了。因此,这一变迁必将载入舟山建制的史册。

  • 文章中國最東邊的小鎮——東極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9期  作者:江定兒 郭素琴 出版时间:1995-02-15
    关键字: 舟山 东极 历史沿革 地貌 传说

    ,到一九九二年五月才成立东极鎭。现鎭政府设在庙子湖南岙,距离沈家门四五·五公里。全鎭下辖大岙、靑岙、东靑、沙湾、庙子、庙里、庙西、南耀、庙岙、磨里、桃树坑等十二个行政村,共有二百二十五个自然村,全鎭总人口一千三百五十三户,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人,其中,渔业劳动力占了三千二百九十四人。经济现状东极鎭属纯渔业,所在海域为舟山渔场主要捕鱼作业区,在江、浙、闽一带素有「鱼仓」之称。这是盛产带鱼、黄鱼、墨鱼、鲳鱼、马鲛鱼及石斑鱼、梭子蟹、鯹鳗、贻贝、海蜒等多种鱼类和海特产

  • 文章舟山概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舟山概貌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舟山之最 舟山名人

    直隶厅。民国元(一九一二)年复为定海县。解放后,一九五三年六月十日,国务院批准,析定海县为定海、普陀、岱山三县,划入嵊泗县,设立舟山专区。一九五八年十月撤舟山专区。一九六二年五月再置舟山专区,一九六七年三月,舟山专区改称舟山地区。一九八七年一月,撤销舟山地区,建立舟山市,辖定海、普陀两区和岱山、嵊泗两县。于是舟山成为全国唯一的海岛地级市。历史沿革舟山市在浙江省东北部的舟山群岛。千岛之城历史悠远,文化底蕴丰厚。自二〇〇一年起,有关部门相继在舟山海域经四年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