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舟山定海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怀舟山定海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5期  作者:汪雨舟 出版时间:1983-05-06
    关键字: 舟山定海 怀念舟山 民风淳朴 纯厚真诚

    舟山撤退迄今,屈指已经三十二周年,前阅读浙江月刊「行舟」先生大作「舟山撤退杂忆」一文,对当年舟山岛的情景以及军政人物与撤退成功之记述颇详,引起了我对舟山的怀念,我似乎是特别喜欢这地方,尤其是定海县城,我曾在那儿居住过,一切都十分美好。到舟山住过的人,一定都会有宾至如归之感,在定海县城里,街道整洁,人情味十足,令人怀念。定海为舟山本岛之县城,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民风淳朴,当地百姓,除在城内大街开店经营生意以外,一般家庭,男主外,女主内,年靑力壮的男子,为

  • 文章悼袁定華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5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73-05-30
    关键字: 袁定华 定海 舟山 友谊 民俗

    下来的国军云集舟山,军需给养很多须赖地方供应,其时定华兄正任定海县商会理事长,为此出钱出力,贡献甚大。尤其对稳定币値,劝导当地商民拿出窖藏十余年的银角子和银元来作为辅币流通市面,以解决军民间的买卖纠纷等,尽了很大努力。当时浙江省政府财政厅长陈宝麟氏(已故)和定海县长吴澍霖对之都十分器重。卅八年八月间定海发生了一件震动地方的巨案,定海县籍的立法委员岳树猷,国大代表兼县议会议长宋豪士,中国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赵昌渭和各鄕鄕长缙绅数十人被牵连在内,袁定华兄受奸人诬陷,险些

  • 文章定海建筑沧桑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8期  作者:孫耀輝 譚体仁 出版时间:1996-08-20
    关键字: 定海 建筑 舟山剧院 概述

    我记得,从抗日战争爆发到解放前,舟山基本上没有造房子,当时的建筑业只是修漏补颓而已。城里的建筑大多是平房,灰遢遢一片。现在隔几个月就出现几座新的大厦,居民新村和别墅小区鳞次栉比地向着郊外延伸,市民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然而在解放初期,造一幢三层楼房便是了不得的事情。一九五六年动土兴建的舟山剧院,可以说是当时定海最令人瞩目的建筑。一九五七年劳动节舟山剧院竣工庆典的那一天,人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吿,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一时间「哇,哇!」的惊叹声不绝于耳,那种热烈

  • 文章太平军三打舟山史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8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太平军 舟山 定海 战争实录

    浙江来说,太平军是一八六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击溃了象山保甲局乡勇后,攻克丹城。至此时,浙江及宁波府(除隔海的舟山定海一地仍为清军统治)全部是太平军管辖区,渡海逃往舟山的浙江提督陈世章、宁绍道台张景渠、知府林钧等清廷残余势力,乞求英、法军政保护,负隅顽抗,力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为了肃清退据舟山的清廷余孽及祸害,太平军开始实施攻打舟山的军事行动:戴王黄呈忠、首王范汝增派遣部将张得胜,于一八六一(清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底,由附天侯王义钧(镇海人)率领太平军从甬东柴桥

  • 文章舟山群島上交通建設的另一個大功臣——逢山開路建隧道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10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2005-06-25
    关键字: 舟山 交通建设 定海 金塘岛

    码头;往西,则有晓峰岭隧道和小岭隧道,通往双桥鎭和岑港鎭。普陀区以沈家门为中心,也开凿了很多条隧道,最主要的如在一九九四年开通的穿越青龙山的东港隧道,将沈家门老城区与新扩展的东港连成一片,使城区的面积扩大了许多。从沈家门往北去的沈应线公路隧道是舟山第一条小间距双隧道,整个工程由左右两条单向行驶的隧道组成,两条隧道相距五米。隧道穿越岭陀山,长达一、一〇〇米。除了舟山本岛,金塘岛上有新建的小李岙隧道和乱石岙隧道,小李岙是金塘岛客货运主要渡口,是定海至金塘间营运

  • 文章舟山旅台同鄕定海公墓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4期  出版时间:1984-04-01
    关键字: 舟山 同乡会 台北 定海公墓

    一九九一年由台北市舟山同鄕会和洪才贤、张明煜、曾子荣、戎有本、林国璋、何松鹤、林志苗、徐央芽、杨声君、徐渭忠、林之桐等各位旅台同鄕共同捐资美元贰万贰仟元,由张行周先生多次返鄕现场观察选定地点,在定海盐仓鄕靑岭村馒头山山腰处,建造「旅台同鄕定海公墓」(骨灰墓),并由定海区台联会会同民政局殡馆所共同办理筹建。该墓地占地面积为平面山地四市亩,墓区座落形似「大座」,正面朝南偏东,又是面临对面山平面,下临水库,正是背靠山、面临水的风水福地,进口处已建成石雕牌楼一座

  • 文章定海县志例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6期  作者:陳訓正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定海 县志 舟山 目录 分类

    第一小学校平面图;县立第一女学校平面图。三、景片:定海中学校校舍,定海中学校校舍各部,县立第一小学校敎室,县立第一女学校敎室,县立第一女学校寄宿舍,公园,成仁祠及定海医院、东岳宫、奎光阁,祖师寺、普慈寺,同归城、缪公衣冠墓、姚公殉难处,普陀名胜。舆地志第一案旧志舆地纪录甚略,疆域一门仅志山川,且多属于舟山本岛中者,至如环舟山四海之数百列岛,则并其名称方位面积,阙焉未详,殊不合全县名义,又户口、水利,旧志皆附田赋门,亦属不伦,灾异为气候之一征,无须别立专志,今

  • 文章定海台胞公墓开始营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1期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舟山 定海 台北 公墓 同乡会

    由台北市舟山同鄕会与定海旅台热心同鄕捐资营建之定海旅台同鄕公墓,已在定海城郊靑岭山下完成基础建设,现牌坊、墓道、凉亭及墓区驳崁等工程均已次第完成,并已开始营建墓穴。依照原来计划,扇形甲级骨灰双穴,造价为美金四八二元,乙级四三二元,单穴三八六元,另加分担土地使用及基础工程费甲级美金一〇〇元,乙级七十元,定海管理费用美金四十元,扇形甲级双穴合计为美金六二二元,乙级双穴为美金五四二元。单穴美金四九六元。以上价格均不含由台湾运送骨灰至定海之托运费用。旅台定海鄕亲

  • 文章舟山旅台同乡会定海公墓现况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0期  出版时间:2002-02-20
    关键字: 舟山 定海 同乡会 公墓 现状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同乡会愿为乡亲服务—舟山旅台同鄕定海公墓建成已逾十年,公墓地处定海北郊盐仓鄕青岭村扇子山,正好位于定海区殡仪馆与火葬场的后方山腰,三面环山,正对山下马路(国道外环线),交通便利,风水不错。自定海城区坐车约十余分钟即达。上山筑有专用宽广水泥道路,入口处建有牌坊,石级墓道两旁有路树绿化,中间并有休息凉亭。现已开辟墓道东面七阶墓域,由下向上第一阶目前尙无建墓,第二阶已建有双穴坟三座(其中一座为本会常务理事张行周先生寿域),尙有空地可增建

  • 文章舟山建制沿革(下)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2期  作者:文言 出版时间:1991-03-30
    关键字: 舟山 建制 沿革 定海 昌国

    ㈢宋熙宁六年(一〇七三年),舟山再次建县。据元大德《昌国州图志》载:「熙宁六年,部使者以蓬莱、安期、富都三鄕,居大海中,期会不时,置尉主鬦讼之事,既而创县,县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八年,又益以定海县(今鎭海县)之金塘鄕。」属明州。在宋代,由于路、府(州)的更动,昌国的隶属也曾有几次变更。北宋元丰三年(一〇八〇年),全国分为二十三路,明州隶两浙路;宋室南渡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年),两浙路分为浙东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