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舂陵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舂陵首义·中兴汉室的汉光武帝诞辰纪念与省思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8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舂陵乡 汉光武帝 刘秀 诞辰

    迁徙封地,汉元帝允准徙封刘仁于南阳白水鄕(今湖北枣阳吴店),即以白水为舂陵侯国,于是舂陵随变成了南阳郡的一个地名;此地风景秀丽,土地肥沃,后来湖南这一枝姓刘的,就迁移到湖北来,这就是舂陵刘姓的来历。刘秀祖先曾历经太守、都尉、县令,经过中上级的官宦身份,叠次下降,迄至光武帝这一代,已沦落到为一般平民了。刘秀字文叔,生于纪元前六年(乙卯)十二月甲子夜,父刘钦,母樊重,刘钦公为南顿县令(今河南项城北),九岁时丧父;长兄縯,次兄仲,姐刘元,妹伯姬,兄弟姐妹赖叔父刘

  • 文章光武興為東漢撰後拾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現代棗陽人:楊宗聰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白水 刘秀 枣阳 古城

    成立更始,共推刘玄为更始皇帝,干网不整、两年之余,被赤眉兼并,帝死郊野,骸葬霸,刘秀自立自强,天助、自助、人助、仁德归厚矣,于更始三年六月六日在鄗邑登基,创建武年为光武皇帝,建都洛阳,史称东汉。舂陵小邑巖脉龙踞,白水乡养龙蓄士,有龙成功,则名满天下。平林生龙,养刘玄世受天命丕拯,天性不修,天德不知,居天下百姓至尊,实非易也,历史中帝王降生名邑宝地者,则多邑,而舂陵小邑虽地脊贫,然巖脉畅旺独厚刘宗,是汉治文武功、蕴育有成焉,积德后裔,始能成「光武兴为东汉」垂

  • 文章白髮惜紅顏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2期  作者:馬雲龍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佳人 美丽姿容 世道艰难

    舂陵有佳人,青春美华年,玉立见风姿,长发常披肩。嫣然露白齿,肌肤冰雪般,柳弱腰扶风,玉井常生烟。戏谑怡然语,不负结识缘,江湖多风波,舟楫恐难全。世情恶衰歇,万事随烛转,形象显清纯,那知世道艰,深情相劝勉,白发惜红颜。【编辑小语】:马云龙是《枣阳文献》常见的作者,这首「惜红颜」,字字都让人沉醉在文人爱佳人之中。

  • 文章漢光武帝誕辰紀念與省思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汉光武帝 刘秀 诞辰纪念 起义 光武中兴

    在一起,即攻下长聚鄕、唐子鄕以及新野湖阳等地;此时军中发生分财不均争执,刘秀乃命宗族所得之物,悉数分予他人,乃告平息;继之攻下棘阳、定(今河南舞阳县)、郾城等地,讵料宛城的李通,新野的邓晨两路都失败了,李通、邓晨都来投奔刘秀,聚合在棘阳,商议如何进攻宛城;南阳前队大夫甄阜破了李通阴谋后,又闻舂陵起兵,即率属正梁丘赐前来进剿,在小长安聚双方遭遇,是日漫天大雾,一场混战,舂陵子弟被打得大败,伤亡惨重,后来刘秀与其兄伯升退守棘阳。西元二十二年十二月下江兵首领,王常率兵

  • 文章劉秀與光武中興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黃梅子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汉光武帝 刘秀 起义 光武中兴

    亦有王匡、王凤揭竿而起,因起兵绿林山,故号「绿林军」,拥兵亦有十数万之众。在这种形势下,刘秀和他的哥哥刘縯,也投入了农民起义的洪流,在当时他们的居住地南阳郡舂陵鄕举起反旗,地皇三年(公元二十二年),刘縯、刘秀的军队与绿林军分支新市、平林、下江诸支起义合并,地皇四年,歼灭王莽军二万余人,斩杀新军大将甄阜、梁丘赐,声威大振,人数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这支部队自称汉军,以恢复大汉王朝为号召,故在推举首领时,众口一词要立刘家子孙。但当时皇族的后代除刘縯、刘秀外,还有

  • 文章棗陽風物三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之印 侯故城 枣阳食盐 《湖北省立襄阳师范学校二届毕业同学录》

    在元帝元四年(公元前四十五年)从零郡冷道县舂陵鄕迁到南阳郡白水鄕。印章没有书明「令」、「长」等官职,所以文、景之际,舂陵的城市大小和户口情况不可确知,根据马王堆汉代地图上所绘的方形符号来看,则为县级城邑无疑[1]。图一 舂陵之印二、舂陵原鄕舂陵侯故城原鄕舂陵是有城的,一九八一年大陆学者周世荣发表「马王堆古地图有关问题硏究」[2],一九八六年又发表「考察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古地图城邑要塞调查记」[3],报导了舂陵侯故城的现状。据他的报导,一九一七年武昌亚新地图

  • 文章讀書剳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4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地方史研究 县志考证 地方教会起源

    十二月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地图上,便有地名「水、舂陵」字样。汉代的水,就是现代的舂陵水,发源于山,大致向东南流,再折而向北流,最后入湘水。山位在今湖南省新田县的北方,舂陵鄕位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和新田县之间。汉元帝时(公元前四十八年至三十三年)因为那里潮湿,舂陵侯就迁徙到当时的南阳郡蔡阳白水鄕,分白水上唐二鄕为舂陵,仍号舂陵。「前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南阳郡载:「舂陵,侯国。故蔡阳白水鄕。上唐鄕,故唐国。」颜师古的注云:「汉记云元朔五年以零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