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自然艺术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櫻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1期  作者:席慕蓉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山樱 自然艺术 生命

    阿诺:山樱开了。这几天去山上的画室,不知道是怎么开的车。一路上去,在路旁有些开得繁茂的枝梢上,粉红的颜色已经接近到浓艳的程度,每次经过每次都不由得会令人惊呼。而那些刚刚开始,还是疏疏落落的枝桠,就会在近处或者远处的山坡上抹上一些恍惚的似有若无的淡粉,总让我要再费神去注视、去寻索,车速自然就慢了下来。在阳明山加油站之前,有几棵巨大的山樱,也一次一次地在改变着颜色和形象,昨天上去,在浓绿的龙柏树丛之后,一个转弯,喧闹的花簇开满了,忽然兜头迎面向我扑来

  • 文章黃昏的威力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1期  作者:楊煉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敦煌戈壁 秋日黄昏 自然艺术

    敦煌莫高窟的顶上是一片戈壁,在这儿我曾领略过两次截然不同的黄昏。第一次是一个秋季柔和的傍晚,遥远的沙漠和天空之间,大自然裸露纯朴苍劲的曲线,宁静充满耳鼓,仿佛有着微微的压力。河谷和树林的喧哗都已退去。西部的高原,敞开胸膛拥抱一轮落日,那乐尊和尙的落日,岑参和高适的落日,再一次从古老的传说中走来,使三危山逬发出一片红光,而我,就被这片无垠的红光提升着,超越巨大的一瞬,进入了永恒。还有一次也是秋天,但整个大自然正奉行着残暴的法则。狂风没有间歇地掀起沙石的滔天

  • 文章東安縣九龍岩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孫仲琦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九龙岩 湖南省通志 自然环境 书法艺术

    洞与洞之间均有小涵洞相通,可容人匍匐而过。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富于情趣。岩长约一千公尺,今泥沙淤塞。第二洞以下,现已不能相通。岩洞前西侧,原建有「九龙庵」(又称寿圣院,后又改称洪陵寺),内供奉有观音菩萨、龙王爷、十八罗汉、关公等神像。每逢端阳佳节,为祈雨求福,香客云集,龙、狮共舞,热闹非凡。庵内有一株丈余高的铁树,开花时,其花被视为本县人「登第之祥」。一九四四年,日寇陷境,庵被日寇烧毁,周围景观亦遭破坏。九龙岩曾被称为「书法艺术宝库」,宋代王观、余靖、陶羽

  • 文章世外桃源巴里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6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04-05-01
    关键字: 巴厘岛 自然风光 旅游观光 艺术文化 观感

    疲劳,愉悦心智,乐在其中。三、文化之宴晚餐在黄昏爱之船饮用。中型游轮,挤满观光客,大伙儿食用自助餐,其内容丰盛,菜色香美,一面愉快用餐,一面欣赏歌舞表演,心情至为轻松而欢愉。船在海湾中缓慢循环行驶,两岸灯火通明,天空繁星点点,夜色充满绵绵情意,令人着迷,而忘却尘嚣中一切烦恼。号称世界艺术场景发源地的「乌布艺术文化村」,其艺术气息及美丽的鄕野景观闻名于世,世界名艺术家也极重视「乌布美术馆」,馆中每一幅都代表尽家的内心世界感觉及思绪。此等名画在内行人的眼里,固能

  • 文章艺术焕生命 根雕著爱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1期  作者:張德和  出版时间:2005-02-10
    关键字: 艺术 根雕 审美观 道法自然 象山 竹根雕之乡

    既要努力打进去,还要拚命拉出来,这后一股力量可称之为道。换言之,法是艺术的方法和手段,而道是艺术的根本规律。法是固定的,道是变化的。以根雕而论,法的功夫在雕内,道的功夫在雕外。必须二者兼有,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艺之美,贵在自然,道法自然,殊途同趋。如能举治根之法合乎根艺之道,举根艺之道合乎自然之道,就能达到随手刻去,似乎刀刀无法,细细品来,实为处处有道,这样就进入根雕艺术的自由王国了。再谈「雕与不雕」,即对根材何处该著刀,怎么运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