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腊会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起會與搭會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13期  出版时间:1972-01-15
    关键字: 起会

    次彩的。第二种是六会,每年六月及腊月各行一次,(因六都在收成之后)。这种会大致除会头外,会脚计有十人,会金有每脚五元的,有十元的,也有二十元的,而腊月的会通常都提早于冬月即十一月里举行的,因为腊月将要过年,各人事情都比较忙,而冬月最为淸闲,所以十九都提前行会,免得忙在一齐。六会又称赵公会,意义何在,已难查攷,按其性质,又可分为伸缩会与寳塔会二种,伸缩会得会者所收之数,始终不变,如第二会收会金一百元,收末会也是一百元,所不同的收第二会的人,到付第三会时除

  • 文章無錫特產簡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4期  出版时间:1996-10-20
    关键字: 特产 惠山 金刚肚脐 烧片 泥人

    ㈣惠山金刚肚脐、烧片金刚肚脐、烧片,本是明代宫廷中的点心。明末清初,明宗室中有一支南渡到无锡,在惠山定居。第一代朱圣论为了谋生,就把宫中这两种点心传入民间,在惠山设坊制作。故经营此业的以朱姓为始。往昔惠山街著名的老店有朱德昌、朱永昌、朱顺兴、朱源泰四家。民国以后才陆续有他姓生产。1951年,制造金刚肚脐、烧片的店家共有11家,年产金刚肚脐3万斤。金刚肚脐原名重油酥饼,系选用上等白面粉加豆油拌和再酿进椒盐馅心,撒上芝麻制成,椒盐馅芯的原料以前亦及面粉

  • 文章故鄕憶舊之六(四)童年舊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7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冬天 象棋 食品 肉包子

    面快速的推过去,形成宝塔形的水花,技术最高的可达到瓦片落下弹起穿进穿出在二十多次以上,这也是比较腕力的竞技。有时用纸折成鸟形或飞箭形,折时都很简单,纸鸟是用四方纸,纸箭是用长方形纸。折成纸鸟后,利用其两翼的浮力,轻轻向前送,顺着风势,可以飞得很远。纸箭是利用投掷力量其尖头穿越空气向前推进,也可投得很远,此两种简单玩具也是玩者以远近来比输赢的。有些恶作剧,现在想起来,也很滑稽。我们那里有熟肉店,出售烧食品,是用竹丝小笼,用干荷叶衬在里面,然后以熟肉或其他烧

  • 文章匆匆故鄕三日夢(九)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2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7-06-20
    关键字: 无锡熟肉 野味 三凤桥 红烧肉

    总是以为老二会带着鸡囘来看她的,而事实上,因种种原因,无法囘来,她抱憾而终,所以我一定要准备鸡,明知祭而丰不如养之薄,聊尽心意而已,又家父在生时,每天晚上都喜欢小酌,而以向烧店购买熟肉下酒,所以也准备他喜爱的菜,无锡熟肉,几十年以前是很有名的,以大市桥和黄泥桥两处熟肉店最出名,他们挂的招牌是燻野味,保留有几十年以上的肉卤,就是每次煮肉的卤,留到下肉羼和了用,继续不断的保留下来,现在那两处熟肉店都没有了,只是三凤桥有一家熟肉店,名称为三凤桥熟肉店,其实

  • 文章苏门答的星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7期  作者:俞振華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南洋群岛 苏门答腊 印尼 棉兰 马达山

    南洋群岛——南洋一辞,国人耳熟能详,明成祖朱棣为宣扬国威,另一说为寻觅建文帝下落,于永乐宣德年间(一四〇三—一四三五)敕三保太监郑和七下南洋,足迹遍及占城、爪哇、苏门答、暹罗、钖兰山等卅余国,更远至红海海口、非洲东岸,此不仅为国人航海史上之盛举,也是国人踏上南洋,开拓南洋的先驱,可无疑。抗战期间,南洋华侨巨擘,胡氏兄弟、陈嘉庚氏等在南洋从事实业致富,大力支持祖国抗战,名噪一时,南洋群岛椰风蕉雨,长久以来,一直为国人所津津乐道。在毫无「预警」的状况下,承

  • 文章龙陵邦「神汤」有「三奇」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5期  作者:何德尊  出版时间:2005-12-25
    关键字: 龙陵邦 温泉 景观奇特 医学价值 科学价值

    朋友,您到过中国云南西南边陲小鎭龙陵 吗,她介于龙川江和怒江之间,与缅旬国有一九·七一公里的国境线相连,在二八八四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汉、僳僳、彝、傣、阿昌等二十三个民族,二十五万人口,全境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地热资源遍布全境。在县城东北角一一·八公里处,有一条山涧小河自南向北流入龙江,名曰香柏河,河两岸青松翠柏,满目苍翠,在被称为「邦掌」的地方,沿河两岸生就一热矿泉群,被美誉为「神汤奇水」。谓之曰「三奇」,一曰:天生景观奇,二曰

  • 文章過年的囘憶

    来源期刊:《江津》 第17期  作者:何貴華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龙门滩 扎花灯 王爷庙 礼佛祭神

    桠枝来烟燻半天,然后悬挂在灶头上去烟燻,在家鄕猪嘴、猪耳、猪肝、猪腰,是下酒的盘子菜,眞是美味可口,家家必备。四、麻糖果子落花生:过年时大部份家庭都要打麻糖(即没有放猪油的米花糖),麻糖是用糯米先泡、蒸熟、晒干成阴米、用热砂炒泡加白糖、芝麻、花生米、核桃等混合压成,果子是用糯米先泡、蒸熟、用对窠打成糍粑,为了美观,加上红、黄、蓝各色,压平成条切成细丝晒乾,用热砂炒泡后加白糖压成,麻糖、果子,都切片片分成约四十平方一份一份,亦有麻糖果子混合者,那就更好

  • 文章(旅遊)金洲懷古(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3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1996-12-10
    关键字: 金洲 苏门答腊岛 巴塔克高原 室利佛逝 三佛齐

    第五大岛金洲,古南海中一岛屿名,唐高僧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有「毕志南海,共赴金洲」句。据史籍记载其地产金,土著不知珍惜,竟至用来制作狗炼猴圈。近人考证金洲就是现在印尼苏门答岛(Suma-tra),该地扼麻六甲海峡,为太平印度两洋之咽喉,故义净走海路赴天竺求经,这里是必经之地。八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我们第二十八次出国旅游,经新加坡转机,傍晚飞抵苏门答之棉兰市(Medan),再驱车直奔海拔一、六五〇之巴塔克(Batak)高原投宿。一路上并未见到有金制狗

  • 文章缅甸戌侨敎概况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唐光第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缅甸 侨教概况 海外文教事业

    祖国观念,此乃归功于广大侨胞群策群力,在各侨居地兴办侨校之丰功伟绩所得之成果。戍为缅北交通枢纽,商业重鎭。云南籍侨胞定居该埠者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多以经商、种植、开矿、交通运输为业。在民国四十年左右,曾在市区内创设华文学校四所,其时全缅各地,无论城市村鎭,仰赖侨胞之热情支持遍设华文学校,以发扬中华文化为职志,首都仰光,且开办至高中,华文敎育,欣欣向荣,一片大好形势。孰料世局多变,缅甸于西元一九六二年发生不流血政变,实行社会主义,全国各大小私营企业收归国有

  • 文章寧波草蓆銷四方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6期  作者:楊古城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宁波草席 席草 《浙江通志》 《真风土记》 日内瓦会议

    甚众。」宁波草蓆从此称为「滑子」。宁波草蓆集中产于宁波西鄕。宁波地方志载:「蓆业为吾甬著名手工业,亦为普通之家庭工业,尤为出口货之大宗。鄞西、黄古林一带普遍种植,鄕人编织成蓆,负至市集,再由行商转销各埠。」元代元贞二年(公元一三二六年),温州人周达观随使团去柬埔寨,归来时在明州上船,他写的「眞风土记」中记载,明州之草蓆是与柬埔寨贸易商品之一。淸代嘉庆三年(公元一七九〇年),宁波设有蓆行二十三家,年销百余万条,曾有诗:「平野离山可十里,擧村出蓆动千金。」赞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