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古共返回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寧波慈城發現中國最早的木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4期  作者:東文 兆良 出版时间:1994-04-10
    关键字: 慈城 木屐 考古 南越

    木屐,俗称木头鞋,又叫木拖鞋。因它具有制作简易,穿着凉爽等优点,所以在生产力水平并不太发达的古代社会,很早便成为居住在温暖多雨地区的南方人最为盛行的鞋具。是因地制宜的产物,更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它曾伴随着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地走到今日,谱写出辉煌的篇章。然而,追溯历史,发明创造木屐者正是良渚文化原始先民,是浙江先民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一九八八年浙江考古工作者在宁波市慈城鎭西北角的慈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遗址的第四层(即上文

  • 文章「甌」「閩」「台」比鄰同根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胡牧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新石器 考古 闽越

    我说的瓯、闽、台本是同祖共源的一家,有两层意思:三地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的同一文化区。在新石器时代,三地创造了相同的文化;自西周以迄西汉,瓯、闽都属东越,而闽人迁台未曾间断,闽是台后续居民的始祖地。先说第一层意思。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南方有一种很有特色的文化,叫做几何印纹陶文化。这种几何印纹陶文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陶器表面有很规则的各种几何形图案;二是这种图案不是用彩绘或刻划的方法,而是用拍印的方法装饰上去的。这种几何印纹陶,产生于距今五千年前,直到

  • 文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郭中一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台湾 历史 考古 中华文化

    的累积,而无历史的意识。我们当知,所谓汉民族,实际并非人种学名词,无论大陆或台湾,汉民族的种族组成其实都极为复杂,欲明其义,谈其历史发展,应在文化层面推求。主其事者也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如果现在谈中华文化,不谈河姆渡文化等,已成笑话。诚然,依据考古资料明白显示,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份绝非只有黄河流域,浙江河姆渡的越文化和四川七星堆的蜀文化都是这文化有机体中的重要部份。未来的考古发掘及史料研究中,势必还会继续发现其他古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于中华文化中的贡献。要谈

  • 文章永嘉汪氏兩代三進士 一門二尚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4期  作者:谷尚寶 出版时间:1997-08-01
    关键字: 永嘉 文物考古 汪应辰 汪应龙

    日前我县文物部门同志到屿北考古,从墓志铭、祠匾和谱牒中查实,与北汪氏始祖汪应辰、汪应龙及二世祖汪逵(应辰子)三人皆荣登进士第。汪应辰于南宋绍兴五年(一一三五)便中状元,当时他才十八岁,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年状元郎。汪应辰、汪逵父子二人皆官拜吏部尙书,汪氏大宗高高悬挂特授『世尙书』巨匾。汪应龙仕至奉议大夫。时值金兵入侵,宋室南渡,秦桧擅权,力主和议。应辰、应龙兄弟二人,秉性刚正,冒险上疏,反对和议,得罪秦桧,遭贬,『引疾辞归,黄冠野服,变姓名,避居永嘉菰

  • 文章四千年前夏代的匋文草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永嘉馬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匋文 草书 考古 古文字

    永嘉馬 輔

  • 文章溫州朔門發現古城遺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2期  作者:蔡鋼鐵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温州 古城墙 考古发现

    日前,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完成对温州市区朔门古城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护得重要发现。该遗址是去年八月下旬城建部门在市区解放北路北端路口施工时发现的。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接讯后即赴现场勘察,认为这是一处古城门遗址,随即组织考古人员进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历时五十天,于日前结束。此次发掘对古城主体位置进行全面揭露,发掘面积二〇〇平方米,发掘出城门两侧遗存墙体及基础,并发现保存完好的道路。经研究考证,此城门建于晚唐五代时期,属温州古城的北城门,是温州市

  • 文章纸上考古汉东瓯王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程灝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汉东瓯王 考古 殁亡时间

    十岁前后,就读城内周宅祠巷保禄教会学校两年。十七至二十一岁间,先后在郭溪区署、瑞安县政府、永嘉县政府、永强区署、枫林区署、永嘉县田赋粮食管理处工作。兴起东瓯王墓祠纸上考古之念!先将有关史事摘录,史记越王句践世家「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史记东越列传「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吴王子子驹亡

  • 文章一百萬年前就有“浙江人”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8期  作者:曹北海 出版时间:2010-08-10
    关键字: 一百万年 浙江人 考古 遗址

    你知道吗?一百万年前,浙江的土地上就有人类在活动了!这不是在拍〈阿凡达〉,而是刚被证实的,浙江所不为人知的「前世今生」。日前,浙江旧石器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称:通过近八年时间的考古调查,我省共发现了八十三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点,其中长兴七里亭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标本,更像是一张迟来的「录取通知书」,告诉每一个浙江人:一百万年前,我们脚下这块土地就有祖先在繁衍生息了。要知道,在此之前,能为浙江的旧石器考古光宗耀祖的,仅有一九七四年建德乌龟洞采集到的一枚古人类犬齿

  • 文章學壇「二閥」沈君默與馬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2期  作者:沈寬 出版时间:1994-02-10
    关键字: 沈君默 石刻 考古 学阀 马衡

    太先生晚年抱恨谢世于浩劫的岁月,但他的俊秀之气,郤始终旋荡于艺林,而雪泥之鸿爪,稍一疏忽,则不免会有随风遗逝之憾。因此,笔者特向各位介绍太先生的一页法书,及沈、马「两阀」之学、艺与交谊。郭沬若先生称:叔平太老师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见《凡将斋金石论丛》序),太老师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西冷印社社长,毕生致力于我国金石考古之学。他「继承了淸代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而又锐意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中国金石博古之学趋于近代化」(同上)。然而,太老师并不满足于书斋里

  • 文章太湖文化包孕吳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1期  作者:方南波 出版时间:2001-11-10
    关键字: 太湖 泊湖 吴越 考古 经济

    的中原文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越地与吴相比,则显得偏僻,《汉书地理志》云:「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其保护国楚,亦自称蛮夷,不与中国同。因此,在文化发展的序列上,吴明显要先进于越,甚至有文野之别。首先从考古发掘来看,太湖至宁鎭的苏南地区之吴人与太湖至杭州湾地区之越人的炊器演变。分作三个时期来考察:西周时期、春秋早期、春秋晚期左右。在吴地,第一期多见鬲、鼎,无釜,且多数的鼎带有角状的把手或钩状的装饰。到了第二、三期,釜取代了鬲,而且连鼎也釜形化了

共43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