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古文物共返回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和氏璧新發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考古文物 和氏璧 中华文化

    和氏璧是國家之寶,數千年來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失之國家紛亂,得之則國家統一。相傳楚人卞和得璞玉於楚山中,獻之厲王,玉人相之,曰石也,王以爲誑,則和左足;武王卽位復獻之,玉人相之,又曰石也,又又以爲誑,則和右足;及文王卽位,和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盡,繼之以血,王使人問之,和曰:「非悲刖也,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名節爲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人理其璞,果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此璧由楚入趙,由趙入秦,秦傳於漢,三國時爲孫堅所得,此後卽不知...

  • 文章走近秦始皇故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4、65期  作者:晚報西部 唐光明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秦始皇故里 考古文物 历史资料 礼县

    犬丘」之称。经文物的发掘鉴定,礼县依西汉水一带为西犬丘,秦之发祥地。故称秦为「西秦」。站在西垂陵地上,望着经变迁的犬丘之地,不禁感叹:西垂陵园虽然发掘,但是由于大多数珍贵文物依然流高外地,甚至国外,使内专家对前秦时期的文化、工艺、冶铁技术留下许多难以解释的谜,也给考古事业造成极大损失。遗留至今的双辕车在礼县有关人员的带领下,记者目睹了与现代相距数千年,而工艺制作精美的古墓出土文物。县博物馆展览室进门的左侧有一组九件套的秦编钟,挨个挂著,大的约三十厘米高,小

  • 文章百越札記(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5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02-02-10
    关键字: 百越文化 札记 考古文物 铭文拓本 民族语言

    越這一族稱,在竹書紀年、春秋、史記、漢書等古籍中,分別寫作越或粤;而從歷年出土之越王矛及劍所刻鳥篆銘文,及長沙仰天湖楚墓遺册竹簡記述,再得戉、、等多種不同寫法,但皆與「戉」及其發音有關。句踐劍銘文拓本鳥篆銘文今釋「戉」之意義戉從戈 ()聲,形聲字。是初民用堅硬石材打製並磨出刃口,在日常生活中供砍劈之利器。虢季子白盤銘文「賜用戉,用征蠻方」,就成了兵器。青銅器時代改用銅製致寫成鉞。尙書牧誓:「(武)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旌以麾」,這時成了權杖。有些青銅器上...

  • 文章岐山出土西周銅器銘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8期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文物 铜器 考古

  • 文章湘乡出士的文物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文素心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湘乡 考古 文物

    绳纹等纹饰,足见当时制陶已达相当水准,其中一件红陶规鬲,是古代炊具,为我国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代表器形之一。整个岱子坪出土的文物属于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龙山文化。人类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靑铜时代,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在我国约为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封建社会到汉代已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我县城郑鎭可心亭汶墓出了大量的铜器、铁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有农具,有日用器皿,有装饰品,还有陶制的谷仓、猪栏、井、灶、楼阁等模型器,这些

  • 文章中原文物与台湾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5期  作者:劉衍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中原文物 台湾 文物考古 民族历史

    中原文物对中华民族之奠基与发展具有极深远之意义。我国远古史或史前史可归纳为三部分的资料:㈠人类形成资料,㈡人种形成资料,㈢民族形成和发展资料。人类形成早在旧石器以前,人和猿猴在形体上相像,非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学家合作不能分辨人和猿的化石。这一人类形成阶段称为维拉佛朗察时期Villafram ch-ian stage,地质学家推算在七十万年前至二百万年前之期间。我国河北桑干河谷,山西南部西侯渡以及西南边区云南开城一带都发现过这些原始人的遗迹。旧石器时期约当

  • 文章夾紵漆器——福州夾紵漆器馳名中外兩百餘年,沈紹安功不可没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0期  作者:劉萬航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夾紵漆器 文物 历史考古

    因干缩而导致裂纹。再者,其颈部最为纤细,制作时为免影响线条之美,可能仅贴一层麻布,而大士的头部及胸部均厚重,干缩时颈部受上、下拉力之影响而开裂。现在故宫展览或储存所藏文物都给予适当的温、湿度,温度为摄氏二十五度左右,相对湿度为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已开裂的漆器不会干燥而使裂纹扩大。夹纻漆器是以麻布涂漆重叠制成胎体,非常结实,不会因搬动或振动而使裂纹扩展。以往对漆器的裂纹还很讲求,称其为断纹,并分牛毛断、乱丝断、壳纹断、龟纹断、梅花断、冰裂断、蛇腹断、荷叶断等

  • 文章先秦探古——秦穆公墓到底在那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李靜  出版时间:1986-01-15
    关键字: 考古 历史 秦穆公墓 文物

    讀蘇東坡誦秦穆公的詩說:「橐泉在城東,墓在城中無百步,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識公墓。昔公生不殺孟明,豈有死後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齊之二子從田橫。古人感一飯,尙能殺其身,今人不復見此等。乃以所見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傷。」。這首詩冷僻艱澀難懂,是因蘇東坡借誦穆公墓,寫他對秦穆公的爲人和感想,我們平時對穆公缺少研究,致覺此詩深奧,假若我們知悉穆公一生作爲,讀該詩則甚平易。陝西簡稱爲秦,雖不是因秦穆公而來,但秦穆公的個性與爲人,恰如現在...

  • 文章銅汁澆鑄地下宮·秦陵探秘引遐思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90期  作者:周野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秦陵 文物考古 兵马俑

    座珍禽异兽陪葬坑和一座大型马廐陪葬坑,内有九十匹眞马的殉葬。位于马廐坑以东四百公尺外则是目前出土、举世闻名的三个兵马俑坑。据此,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一组规模巨大的武士群雕,正是代表了秦始皇的守灵衞队。诚然,有「自古帝王都」之称的西安历史名胜不少,但若与秦始皇陵和兵马俑比较,却相形失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到陕西来,无论是作考古还是参观名胜古迹,仍是以看兵马俑者最多,而靠这些名胜古迹吃饭的宾馆、饭店、旅游、出租车、文物店、出版业以及服务业等,就不下数百万人。睹物思古

  • 文章随县出土的古代文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随县 考古 古代文物

    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楚国形象,只在「左传」「战国策」和「东周列国志」,这些古人编列的典籍与说部中略窥端倪。楚国自周时鬻熊受封子爵开基以来,所谓「筚路褴褛,以启山林」,在古舆地图上,楚地只是一片不毛的蛮荒之地,直到近代史中,仍习称楚地为南蛮地,楚人在北方先期开化民族的眼中,是被视为落后民族的。但在近年楚地随县,却发掘出一座曾候乙墓,墓中蕴藏了代表高度文化的大批文物,考证其文字记载,埋藏时间为两千四百余年以前,其价値的高贵,堪称人间至宝。因此,我们曾不惮烦琐,遍

共80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