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翁同龢纪念馆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翁同龢纪念馆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5期  作者:吳明湖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翁同龢纪念馆 翁同龢 采衣堂 高雅景点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熟市老城区漫步,刚走到一处名叫「翁家巷门」的短街,一座粉墙靑瓦黑漆门的大院户便映入你的眼廉。看惯了高楼大厦的人们,不由得会瞩目起这座别具一格的古建筑群来。走到它的门口,高大的八字墙好像是这所院落忠实的司阍,显得别有一番神态。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馆员爱新觉罗·溥杰题写「翁同龢纪念馆」六个大字,特别醒目,翁氏后裔兴庆所写的「翁氏故居」则以砖刻砌入大门的上方。踏进大门,跃入眼帘的是一块金光耀耀的刻有龙凤的「状元第」匾额,这是翁氏

  • 文章清末愛國先賢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期  作者:蘇懷一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翁同龢 翁同龢纪念馆 爱国先贤

    去年十一月一日,近代著名政治家,淸同治、光緖两朝帝师翁同龢纪念馆在常熟隆重开馆。常熟市各机关首长和文化部门、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翁氏后裔二百多人出席了开馆仪式。翁同龢字声甫,号叔平,又号瓶生,晚号松禅老人。淸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元一八三〇年五月十九日)生,一九〇四年七月四日病逝于原籍,历任工部、户部尙书、总理衙门大臣、协办大学士,曾两入军机,参与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等重大决策;支持台湾军民的抗日鬪争、支持光緖维新变法,终被慈禧太后罢黜囘籍,是我邑一位为官

  • 文章翁館內的黃楊根雕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8期  作者:沈愈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翁同龢纪念馆 黄杨木根雕 来历 笔者 文物

    翁同龢纪念馆有座黄杨木根雕,吸引著众多参观者的眼球。此物通高七十厘米,根围三二七厘米,七十四支根须状如珊瑚,盘根错节,上面雕刻着虎、牛、马、猪、羊、狗、兔、猴、鸡、鸭、龟、蛙、蟹、雁、鹤、蝠、枭、蝎、壁虎、象鼻、蛇头、人手以及荷叶、豆荚、树叶、花果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惊叹激赏。这件根雕出自常熟严家。笔者近日拜访了严氏后人严家治先生,记录了这根雕的来龙去脉。严家本系常熟书香门第,世居塔后街。当初塔后街有三座大宅院,相邻毗连;东起严家弄(今改称后塔弄

  • 文章翁同龢的手杖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7期  作者:胡燮敏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常熟 翁同龢 纪念馆 手杖 来历

    短文给《常熟日报》,呼吁有关部门及行家重视此事。事隔十年后,钱文辉老师与翁同龢纪念馆馆长朱学礼谈及此事,朱学礼馆长很感兴趣,朱学礼对钱老师说:「钱老师,翁同龢纪念馆的修复工程即将竣工,翁同龢纪念馆中陈列的文物中陈列的文物中,书画、古籍较多,日常生活遗物极少,若能得到翁同龢手杖,眞是件有意义的事。」于是两人相约,又一次去兴隆寻访,见到的第一人还是陈振威。朱学礼馆长提出,希望能把三段手杖接起来,捐赠给翁同龢纪念馆。陈振威当即表示同意,并说:「我弟弟振球那段

  • 文章翁同龢纪念馆将进行扩建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6期  作者:吳明湖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翁同龢 纪念馆 扩建 常熟 翁氏故居

    古城常熟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彩衣堂暨翁同龢纪念馆二期工程已被列为二○○○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为了尽力恢复翁同龢故居的原有面貌,充实馆内陈列内容,使其更好的发挥文物的作用,这次扩建范围从原来的翁家巷门二号向北直扩到山塘泾岸之北,需要拆迁的户数达四十五家之多,使这常熟地区现有规模最大的一座明清官僚邸宅建筑群形成一体。翁同龢纪念馆扩建后,将比现有面积扩大五倍。扩建工程除了进一步整修彩衣堂外,还将整修恢复后堂楼及下房,后院楼和厢房等处,并将在翁家巷

  • 文章纪念翁同龢逝世一百周年活动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0期  作者:仲偉行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翁同龢 遗墨展 宰相 大臣 张謇纪念馆

    内容丰富 意义深远二〇〇四年是晚清政治家翁同龢逝世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对中国近代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江苏省文化厅与常熟市人民政府于九月下旬共同在南京、常熟两地组织系列纪念活动。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和江苏等地大学和社科院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纪念座谈会,一起参观了南通张謇纪念馆,又到常熟拜谒翁同龢墓,并为几十年来首次系统亮相于常熟博物馆的「翁同龢遗墨展」剪彩,当代常熟籍书法家创作的「纪念翁同龢逝世百年书法展」同时揭幕,吸引了广大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