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美鱼共返回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舟山的传说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5-08-15
    关键字: 舟山 传说 渔场 墨鱼

    舟山羣岛是我国最大渔场,千百年来渔岛上流传许许多多有关的传说。例如「梅童成亲,虾笑掉了下巴」、「咬尾巴带找银剑」、「东海龙女嫁渔郞,献出双目为船眼」等等,这些来自渔民的捕生产实践,加以想像和创造的类故事,既是丽动人的传说,又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里选用两则嵊泗民间传说,以飨读者。吴王夫差赞「美鱼」在嵊泗渔鄕,有一则「美鱼为鲞」的传说。从字面上看,是把字和字合写,美鱼晒干即为鲞。由此却把食自然地融汇到文化中。故事说的是,相传

  • 文章在江南(上)

    来源期刊:《浦東》 第8期  作者:孟梓 出版时间:1977-04-15
    关键字: 吃鱼 草鱼 鲢鱼 鲤鱼 鲭鱼 故乡美食

    古代的三江口,江南地区素称为米之鄕的太湖流域地区;北边滨靠着长江,南面横列着太湖、淀山湖等湖泊,在这地区中间,像晨星似列布着许多许多的湖泊沼泽,而江河塘滨,则又是像蜘蛛网似的,密布而且四通八达。早年在交通方面,车马远不及舟楫方便;鄕村农家的房屋,都靠着河水建筑的,所以人们的出入,多是用小船代步。那里的水,除长江里面的,是带点微赭黄色外,都是澄淸无比。出产的虾,丰富鲜;当年家中饭菜,虾螃蟹,每餐皆备,现在囘想起来,犹觉垂涎。还有,像台湾地区,

  • 文章吃在寧波(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2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宁波 美食 乌鲤鱼 概述

    :鲤似鲫而大,嘴边有二条须状物,大的鲤鳞呈金色闪闪有光,肉不如鲫鱼鲜美。鲤普通重三五斤,甚至有十余斤,活的用红纸贴在眼上供神。江鳊:是淡水中最肥嫩鲜,红烧淸蒸均宜。土鯆:土鯆又叫塘里,头部较大,红烧肉鲜,在冬天与冬笋胶菜同炒略加醋,是下酒佳品。鲵:鲵嘴吧濶濶,嘴旁有二条须,据说小孩吃了能消食去积。昂爽:昻爽形态略似鲵,有黄色花纹,宁波有这样一句话:「有须是鲵,无须是昻爽。」撑:撑是一种三五寸长的小,夏天时随涨潮

  • 文章吃在寧波(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1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3-10-01
    关键字: 宁波 美食 黄鱼肚 带鱼 鲫鱼

    这二条须状物与眼睛相连,但也可假做的。鳇鲟胶胶质重是贵重的补品。鳓:鳓略似刀,普通重一二斤,鳞粗濶无色,鳞下呈银白色闪闪反光。是宁波常吃海中骨刺最多的。所以有:「黄头大,鳓骨头多。」这句俗话。新鲜鳓加猪板油淸蒸再加酱油,虽不能同鲥比,味道还算不错。红烧抱盐均可。咸鳓象山港的比舟山方面好,鳓三抱后放在缸中,压上石块上盖辣蓼可贮放多时。三抱鳓卤与黄酒同煮除去浮末,淸淸如水亦无腥味,用来沾鸡肉味道更,沾海蜇也好。带:带狭长如带故叫带

  • 文章在江南(下)

    来源期刊:《浦東》 第9期  作者:孟梓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吃鱼 河豚 鲈鱼 鲫鱼 乌鱼 鳜鱼 鳝鱼 故乡美食

    河豚:河豚也是长江里的产品,在五月间出产,河豚肉鲜无比,肉不带骨头,切起来,是像猪羊肉一样,一方块一方块的切,每块瘦肉带肥,肥瘦适度,肥的部份,并不像一般油脂,而是像烧烂了的牛筋一样的胶质,所以吃起来总是大块文章,不同平常肉一样杂碎。河豚肉不能随便吃,外鄕人到江南吃河豚,决不可以自卖自煑,因为不懂得洗割烧煑方法的,吃了会中毒死亡;所以在江南有一句俗话,说:「拚死吃河豚」,就是河豚虽好吃,吃了可能会损失掉性命,你要吃,就不要顾到性命。外鄕人到江南吃河豚

  • 文章我在中原雜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2期  作者:易大德 出版时间:1980-12-25
    关键字: 杂记 鲤鱼 太太 洛河 美食

    七、洛河鲤诗曰:「岂其食,必河之鲤」;可见黄河之鲤,自古有名;而洛河之鲤,尤为世所共称。凡客之入洛者,必吃鲤,餐后莫不津津乐道。予在洛三年,无论人请我请,席必有洛河鲤。宰夫恐疑其非鲜也,则持鲜示客,掷于地,毙而后烹,烹分三吃,各有共味,味皆鲜。其炸后佐以椒(辣椒)醋者,既酸且辣,最悦赣湘人之口,其名曰「太太」。问其由,则以前某主席夫人,为西江籍,嗜此,宰夫仿作之,以飨各地食客,众皆好之,于是「太太」之名,传遍中原焉。予离洛而后,不食此

  • 文章故鄉之食

    来源期刊:《浦東》 第2期  作者:時霖 出版时间:1975-08-15
    关键字: 故乡美食 虾皮豆渣 蒸馒头 油炸银鱼

    少许,隔水蒸熟后,放入熬好猪油几滴,吃时用筷挟出一尾,入口用舌头轻括其身上的肉,鲜绝伦,笔者多年来遨游四方,足迹遍中外,除家鄕外,从未在他处发现类似的大头小,怀念家鄕口福,几已每饭不忘。油炸银系海产状如毛笔杆的小,柔嫩娇弱,出水即死,其骨骼极为纤细,身带银白色而无鳞,大量淸洗干净后,泡入酱油内,加糖与茴香末少许,浸三小时,取出放竹丝盘上晾乾,然后入热油锅中干炸,如炸油炸桧般用长竹筷搅拌,俟其蜷曲熟透,盛于碗砂锅加盖,可历久不变味,有如五香燻

  • 文章捉灘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郁廣北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滩虎 技巧 美味佳肴

    就表示滩虎已出来,用手去轻轻的将它捕捉了。滩虎全身灰黑色,体型不大,仅二三两重而已。吃法:有红烧、煮汤等多种,但以煮汤最佳,不必用其他配料,仅用姜片、盐即可,其虽黑,煮汤颜色洁白,火候到家,其味更,实一道稀有海味也。

  • 文章·望潮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章鱼 望潮 美食 海鲜

    报载,温州滨海泥涂上望潮旺发,菜场上这种奇货可居的海鲜,纷纷端上平常百姓家的餐桌。世人和不少文章皆把望潮和章混为一谈,《辞海·章》也说『章别称望潮』。其实两者是堂兄弟,都是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属头足纲,章科。该科有百余种,北太平洋的大章足长三五米,伸开八只脚直径十几米,重达上百公斤,长足能把船上的人卷下海。我国南海的小章只有几公分长。澳洲的蓝色斑纹小章有剧毒,能毒死人。温州近海的章和望潮,形态和栖息地迥异。望潮生于海涂,多见于春秋两季

  • 文章家乡味生虾虮盘边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3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美食 菜肴 鱼生 虾虮

    生虾虮,成家道理」这句俚语告诉大家,过去生活水准低,勤俭的当家人总要拿它们作常备菜,使家庭开支量入为出,细水长流,成为治家理财的格言;就是现在生活不断改善了,为了家庭的长远利益,为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德,生虾虮所含的勤俭节约的内涵更具新的含义了。两年前,笔者曾给一位当父母官的友人写过一首绝句:「生虾虮成家理,勤政清廉公仆心;宝马华堂君后得,汗青长忆鞠躬人。」生虾虮的哲理又从持家拓展到从政治国的大世界、大社会中去。为官一方,不首先考虑自己一家的宝马

共62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