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缅甸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與我(一)移花接木——突破滇緬公路封鎖秘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2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04-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缅甸 滇缅公路 潘其武

    本文記述八年抗戰始末,可說是作者張鄕長的囘憶錄。由錢汝侃、楊宏農二位鄕長先後寄來的,原載臺灣日報,他們要讓我同鄕們大家知道,在抗戰期間,我們無錫人中,有這樣一位出生入死的英勇愛國志士。孫子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但亦要全靠情報準確,才能穩操勝算。張鄕長在八年抗戰中,從事情報工作,厥功之偉,同鄕與有榮焉。本文共分四篇,一、「移花接木」,二、「抗戰期中間諜戰實錄」,三、「藏本英明失踪秘錄」,四、「揭開桂河大橋之迷」。將陸續轉載,以饗同鄕。

  • 文章抗戰與我(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7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缅甸 习俗 和尚

    当年中缅边境的缅境腊戍(LASHIONSS),英国人称为北禅邦,此原本是我大中华民国版图在元、明、淸初时代,放逐犯人之地故取地名曰腊戍。属于滇省,只因淸廷昏庸、英人处心积虑、当地土司受不了利诱、军阀政客不注意边疆土地,慢慢地被统治缅甸的英国蚕食,才几十年时光,数万平方英里国土不复为我所有。英国人利诱的办法极为简单,缅甸原有疆土在眉苗,而眉苗以北属各个土司,每位土司辖地仅仅百十或数百平方英里,均属当年吴三桂部下浙江士兵封赠者,持有云南省省政府给予三寸见方

  • 文章抗戰與我(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8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88-10-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和尚 缅甸 化缘

    放对儿厮杀,同志和尙有心而来,出其不意,初时倒也得手,未料那两个歹徒和尙,却不是省油灯,自幼练得一身柔道,高手过招,胜败立判,中国和尙有备而来,深具国术根底,短拳长腿,看他不打上身,专攻腰下,不一刻功夫,围观的华、缅、洋、夷多色人种无数,除了若干华侨同胞看出苗头,日本和尙已吃了暗亏外,人人都替中国和尙叫寃,因为三两下总给日本和尙摔倒,实在是特务学来柔道高手。中国和尙吃的是明亏,因为缅甸僧袍是半露上身的,不免皮肉出血,而日本和尙虽在气喘而无伤痕,事情闹大

  • 文章抗戰與我(二十)揭開「桂河大橋」之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5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桂河大桥 泰缅铁路 缅甸

    当时笔者经介绍参加走私商人之象队结伴而行。我同商客,共是五人,结成一个「五人帮」。所带货物以布匹为大宗,另有细软杂货药品等合雇大象八匹,象伕八人,中有一印度人,记得名叫强尼,其余均系泰非土著,强尼略谙缅甸语,据称他自幼生长在缅北育象之家,因父病死流落泰国,笔者所坐之大象,正属此人所有,恰巧我也通达缅甸语,一路交谈甚欢。自泰中心脏地区彭世洛西行,渡湄滨河至TAK鎭,以后便是深山丛莽,崎岖山道。这些商人把一切货物,用四角形籐筐盛装,安放于象背之上,反面左右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